关于灵魂伴侣的迷思
人的生命有四种层次:
一是四大假合的身体。这个身体需要吃喝,需要保暖防寒,需要互动、呵护、性爱、滋养、生儿育女以传宗接代。
二是被色、声、香、味、触所纠缠而忙碌不已的「多情体」。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伦流值班,是多情体的特色。
三是讲究逻辑理性的「学问体」。它的生存形态是读书考试、拿文凭头衔、获取成就,以及平衡名、利、权、情。
四是无染、无依赖的源头心灵母体。
前三种生命层次的进化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到有。
最后那个心灵母体也叫「灵魂」,则是反向进化,最后只剩下一颗摩尼宝珠,一道凤凰灵光,一股神仙龙气!
身体需要伴侣,而且不止一种伴侣。你喜欢打网球,就会有打网球的夥伴,而如果你的婚姻伴侣只对打麻将感兴趣,那么,你去网球场,她就去麻将间。然后,你在网球场见到一个与你志趣相投的人,她的网球身材和特质让你产止生某种「浪漫」的冲动情绪,这种感觉可能会让你背离婚姻,但她不会是你实质的灵魂伴侣。
多情体也需要伴侣,因为情感需要被聆听、被抚慰,最喜欢被接纳和同情、被随声附和。这时候,恰好出现一个人,他不但接纳、理解,还伴以泪水和礼物。于是,浪漫、温馨及互相认同促成了一段关系,但这也不是实相中的灵魂伴侣。
知性的学问体同样需要伴侣---互相切磋研究的学术同好,共同创业的生意夥伴,一起打拚的朋友或配偶。有句老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桃园三结义就是几条好汉为共同的理想和志向奋斗的故事。
这三种生命层次是在互相认同、互相肯定的基础上结交夥伴、朋友和配偶,都是以欲望为条件---第一种层次是性欲,第二种层次是情欲,第三种层次则是功利欲。然而,人类历史处处充满朋友反目成仇、夫妻移情别恋、同行因嫉妒而互相伤害等「背叛」行为。因此,人们把追求完满和谐及全然信任的美梦寄托于「灵魂伴侣」。
但事实上,灵魂本身并不需要伴侣,它需要的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回家!世止没有任何事物像灵魂一样独往独来,正如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宣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独尊」指的就是不攀任何外缘的灵魂特质。
身体、多情体和学问体这三种层次的生命,一生下来就进入关系之中,所有的运作都是人找人,而人找人是为了证明自己。关系中有对比、有纠缠,有合作、有动力,靠的就是「关系」的人气---在「人气」中发展,在「人气」中得名、得利、得肯定,另一方面却也为了「人气」奔波劳累、绞尽脑汁,剪不断理还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灵魂本身则更喜欢「观自在」,喜欢无关系、无对待、无纠缠。灵魂的清醒觉知缘起性空,空中妙有见三千大千世界当中那个「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情无倩皆是灵魂伴侣,而气、脉、明点更是伴侣中的极致精品。灵魂更觉知感情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要慎重明智地选择关系,随缘不随欲,因为随缘是为了了缘了业,而随欲是造作新的业力。
各类「伴侣」在灵魂旅途中先后应因缘出现,这个「因缘」是个体生命的兴趣和专注力有意无意「求」来的,而求来的关系扮演著镜子和外师的角色,共同的使命是要帮助主体放弃外求。当人全然承担起自己的生命时,就会有内求的品质,一个不承担的人才会外求。现在人们之所以渴求所谓的「灵魂伴侣」,其实是因为不想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是因为承担的能力愈来愈小,而自我幻相愈来愈大。另外一方面,以「灵修」为包装而玩「性」消遣、性取悦,也是现代人的通病。
因此,如果一个人喜欢不假外缘而静静独处,可以和自己平静舒服地在一起,就是最美好、最温馨的恋爱,是最浪漫的情人。这时如果再遇到另外一位喜欢观自在的人,两个人于内在深处心心相印,那是一件值得祝福和赞赏的美事!
这并不是要你反对和拒绝关系,而是要透过关系进入自己,透过身体的经验、情感的经验和理性的经验,让灵魂觉醒、挣脱,自由自在地飞舞!
本文作者:源淼
本文出自:<姥姥的灵悟天书:生命大觉醒的智能(随附梵唱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