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罗经(25—37)

罗经(25—37)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4 更新日期: 2016-03-16 12:55

第二十五、二十六层 禄马贵人

【详解】所谓禄,即天禄,又名岁禄。出于日家,是岁干临官方。如甲禄在寅,甲的帝旺是卯,临官是寅,临宫是初旺而至旺,旺期长久。帝旺是旺极而至衰,旺期不长,所以以临官为禄而以帝旺为刃。在罗盘的二十四山中,即以八干的前一位是禄,后一位是刃。如甲禄寅,甲刃在卯,乙禄在卯,乙刃在辰。

所谓马,又称天马,也叫驿马,《协纪》寅午戌月以申,亥卯未月以巳,巳酉丑月以亥,申子辰月以辰为驿马,而以寅月为午,辰月为戌,午月为寅,申月又为午,戌月又为戌,子月又为寅。卯月为申,巳月为子,未月为辰,酉月又为申,亥月又为子,丑月又为辰,称为天马。因此:

寅宫,驿马申天马午。卯宫,驿马巳天马申。

辰宫,驿马辰天马戌。巳宫,驿马亥天马子。

午宫,驿马申天马寅。未宫,驿马巳天马辰。

申宫,驿马辰天马午。酉宫,驿马亥天马申。

戌宫,驿马申天马戌。亥宫,驿马巳天马子。

子宫,驿马辰天马寅。丑宫,驿马亥天马辰。

贵人,天乙贵人有阳贵和阴贵,阳贵起于子而顺推,阴贵起于申而逆推,辰戌为天罗地网而不入贵。又贵人诀: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甲,阳贵未阴贵丑。乙,阳贵申阴贵子。

丙,阳贵酉阴贵亥。丁,阳贵亥阴贵酉。

戊,阳贵丑阴贵未。己,阳贵子阴贵申。

庚,阳贵丑阴贵未。辛,阳贵寅阴贵午。

壬,阳贵卯阴贵巳。癸,阳贵巳阴贵卯。

推定禄马贵人宫位于下:

甲子坎卦 上四 戊寅 戊辰 戊午 戊申 戊戌 戊子

禄马 马




丙子困卦 下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丁亥 丁酉 丁未









戊子师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癸丑 癸亥 癸酉









戊子蒙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丙戌 丙子 丙寅







庚子解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壬子解卦 上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乙丑涣卦 上二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丁丑涣卦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己丑未济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丑未济 下六 戊寅 戊辰 戊午 己酉 己未 己巳







辛丑渐卦 中九 丙辰 丙午 丙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癸丑艮卦 上三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禄 贵



六 五

丙寅小过 上八 丙辰 丙午 丙申 庚午 庚申 庚戌


马 马 马

五 四 五 一

戊寅谦卦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癸丑 癸亥 癸酉


马 贵


七 六

庚寅旅卦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壬寅旅卦 下三
九 八


壬寅旅卦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甲寅艮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丁卯无妄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己卯颐卦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丙戌 丙子 丙寅





辛卯随卦 下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辛卯随卦 下六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卯震卦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乙卯屯卦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戊申 戊戌 戊午


马贵




戊辰噬嗑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贵 禄


五 九

庚辰震卦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禄 马


六 五

壬辰复卦 下七 庚子 庚寅 庚辰 癸丑 癸亥 癸酉







壬辰升卦 下八



甲辰巽卦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辛卯







丙辰升卦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癸丑 癸亥 癸酉



贵 贵



七 二

己巳鼎卦 中一 辛丑 辛亥 辛酉 己酉 己未 己巳





辛巳大过 上四 辛丑 辛亥 辛酉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巳巽卦 下七 辛丑 辛亥 辛酉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巳
下八


乙巳恒卦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庚午 庚申 庚戌







丁巳蛊卦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丙戌 丙子 丙寅


贵贵






庚午丰卦 中二 己卯 己丑 己亥 庚午 庚申 庚戌







壬午家人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辛未 辛巳 辛卯



贵 贵



五 六

甲午离卦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甲午
上九



丙午明夷 下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癸丑 癸亥 癸酉







戊午既济 中三 己卯 己丑 己亥 戊申 戊戌 戊子





辛未革卦 中二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未离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乙未革卦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未兑卦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贵 贵


二 一

己未晋卦 下四 乙未 乙巳 乙卯 己酉 己未 己巳







壬申观卦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辛未 辛巳 辛卯



贵 贵



六 五

甲申坤卦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丙申否卦 中二 乙未 乙巳 乙卯 壬午 壬申 壬戌

禄 马




丙申
上一



戊申萃卦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丁亥 丁酉 丁未









庚申坤卦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酉竞卦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乙酉归妹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马贵




丁酉中孚 上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辛未 辛巳 辛卯

丁酉
上七

己酉归妹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禄马马




辛酉履卦 下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甲戌兑卦 下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丙戌履卦 中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马 马


一 六

丙戌履卦 上六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禄贵贵
马 马



七 三

戊戌
上五 六 二
六 二

庚戌大有 上五 甲子 甲寅 甲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壬戌需卦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戊申 戊戌 戊子







乙亥大有 下三 甲子 甲寅 甲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马贵





丁亥大壮 中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己亥夬卦 中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马贵



己亥
上五 五

辛亥泰卦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丑 癸亥 癸酉

马贵贵






癸亥乾卦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壬午 壬申 壬戌

马贵








第二十七层
正针百二十分金

【详解】所谓百二十分金,就是将平分六十龙,即六十分金的每组甲子重复一次,共计为百二十甲子,称为百二十分金。其甲子在正针,应起于正针壬中。在中针,应起于中针壬中。在缝针,应起于缝针壬中。以丙丁庚辛为旺相分金。其余甲乙戊己壬癸为孤虚龟甲。可是《解定》和《透解》所起甲子各不相同,现代香港九龙皇家路所产罗盘,其中针百二十分金甲子却起于戌中,相差千里,就无法论丙丁庚辛为旺相了。特别是《解定》论什么生死旺衰克泄,如:

子宫,甲子金泄,为下。丙子水旺,为上上。戊子火胎,(火局墓戌,绝亥胎子)为中下。庚子土旺,为上。壬子木败,为中下。是毫无义理的。

首先谈一下《解定》所述生死旺衰克泄立成,只有子宫的甲子金注记了“泄”,其余都是以长生十二宫论生旺衰死,没有论及克泄,由此亦可说明撰者罗国桢是不懂得地理术的。

注记的生、旺、养、胎……是长生十二宫,上、中、下是分金的好坏等级,上上最好,上是次好,中又次之,下为不好。

甲子金的墓库是丑宫,因而子宫是甲子金的死宫,应注记“死下”,以示划一。

丙子水,子宫是水局旺宫,所以是上上的好分金。

戊子火,火局墓库在戌,绝宫亥,胎宫子,所以子宫是胎位,为中下等。

庚子土,土局同水局,所以子宫是水局的帝旺,为上等,因为他是同水局,只够一个上字,这是罗国桢的看法。

壬子木,木局长生在亥,所以子宫是沐浴宫,在地理术一般又称败宫,因而为中下等。

先天十二支的其余各宫,以此类推。

百二十分金若与先天十二支宫论长生十二宫的生旺,那么,十二支子宫的分金,只有丙子、庚子为上。戊子、壬子为中下等,甲子金是下等。子宫是戊子火局的胎位,胎,一般是秀宫,不可以称中下等。因此,二十四山四十八局(原来是六十局),在子宫就废除了三局(戊子,壬子,甲子)。

再以百二十分金与十二支宫论克泄,甲子金生子宫水为泄,子宫克戊子火为死,子宫水生壬子木为相,庚子土克子宫水为休,只有丙子水与子宫水是比肩是旺局,因为,子宫在百二十分金,只有丙子旺、壬子相二分金是吉分金,其余都是主凶。

上述二者就产生了矛盾,壬子木分金论长生是败,论克泄是相。到底壬子分金是吉?还是凶呢?

“昔人谓分金不可以克坐穴,坐穴不可以克龙神。”坐穴是指七十二龙,龙神是指透地六十龙,坐穴与龙神,如此正针三七分金,坐穴与龙神完全是一致的,那坐穴甲子,龙神也是甲子。坐穴丙子,龙神也是丙子。所以没有什么克与不克的问题。只要正针二百四十分分金准确,一九、四六、二八都是坐穴与龙神一致,只有八干四维的一九分金,才是龙神对坐穴的大空亡。由此可见,除郭杨曾古法地理术外,其它地理术的经典,绝大部分都是没有通过实践,闭门造车的胡扯。

以分金不可以克坐穴而言,坐穴丙寅火对分金辛丑土,坐穴生分金,凶。

坐穴戊寅土,对分金丙寅火,分金生坐穴吉。

坐穴壬寅金,对分金庚寅木,为坐穴克分金吉。

坐穴甲寅水,对分金丙寅火,为坐穴克分金吉。

坐穴丁卯水,对分金庚寅木,为坐穴生分金凶。

坐穴己卯水,对分金丁卯火,为分金生坐穴吉。

坐穴癸卯金,对分金辛卯木,为坐穴克分金吉。

坐穴乙卯水,对分金丁卯火,为坐穴克分金吉。

坐穴戊辰木,对分金辛卯木,为比和,主吉。

坐穴庚辰金,对分金丙辰土,为分金生坐穴吉。

坐穴丙辰土,对分金丙辰土,为比和,主吉。

坐穴己巳木,对分金庚辰金,为分金克坐穴凶。

坐穴辛巳金,对分金丁巳土,为分金坐穴吉。

坐穴乙巳火,对分金辛巳金,为坐穴克分金吉。

坐穴庚午土,对分金辛巳金,为坐穴生分金凶。

坐穴壬午木,对分金丙午水,为分金生坐穴吉。

坐穴丙午水,对分金庚午土,为分金克坐穴凶。

坐穴戊午火,对分金丙午水,为分金克坐穴凶。

坐穴辛未土,对分金庚午土,为比和,吉。

……

百二十分金,在地理术理气方面,主要是作用于分金的旺相,目的在达到乘旺盛的生长。包括内乘龙气和外接堂气。龙气,即内气,是根本是内因。堂气,即外气,是环境,是外因。《葬书》说“外气所以聚内气”,所以主要还是聚内气。采取的手段,首先就是格龙。格龙,是通过观土察水察识来龙的生气情况,根据生气情况决定乘生气的方法,即所谓坐穴和定向。坐穴的精确度,在杨筠松本人是依赖于二十八宿的周天分度。后来他的徒裔根据周天分度和《周易》的九六冲和,创设了二百四十分并相继创设六十分金和百二十分金。因而坐穴,二百四十分的正针三七、缝针二八、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以及周天分度,都在一条分金线上,严格的控制了乘生气的准确性。

因此:

正针三七,就是缝针二八,也是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和二十八宿的坐度。三七、二八、百二十龙的丙丁庚辛龙同名“分金”,顾名思义,百二十分金是专为十分金而设,不宜于其它的地理术作用。

第二十八层
百二十分金配卦

【详解】慎庵氏,是《钦定罗经解定》的作者胡国桢,清朝人。《京房卦》也称《六爻卦法》,是西汉易学家京房制定的。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因好钟律,推律自定为京氏。著有《京诚易传》等多部易学著作,即易学中著名的一派“京氏易”。最大特点是纳甲,把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爻都配上干支,并确定卦的五行属性和规定了世爻和应爻。

慎庵氏在本节的按语说得很对,非但归藏,辟卦供选择之用,凡属卦例,如九星翻卦、排卦法,对以客观自然为对象的地理术都不能起作用,都不符合(葬书)乘生气的主旨,本书为保留中国地理术的历史客观真面貌,对中国罗盘原有的主要层次,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供读者能认识中国地理术的“庐山真面貌”。

百二十分金是原六十分金的重复,百二十分金的配卦,也是原六十分金配天元人元即连山,周易二盘卦的重复,这里我不必再作解释了。

今将百二十分金配卦列下:

甲子,比,解。
丙子,剥,涣。

戊子,复,未济。 庚子,颐,师。

壬子,屯,困。
甲子,比,解。

丙子,剥,涣。
戊子,复,未济。

庚子,颐,师。
壬子,屯,困。

乙丑,益,讼。
丁丑,震,蒙。

己丑,噬嗑,小过。辛丑,随,渐。

癸丑,无妄,旅。 乙丑,益,讼。

丁丑,震,蒙。
己丑,噬嗑,小过。

辛丑,随,渐。
癸丑,无妄,旅。

甲寅,明夷,谦。 丙寅,贲,咸。

戊寅,济,遁。
庚寅,家人,蹇。

壬寅,豆,艮。
甲寅,明夷,谦。

丙寅,贲,咸。
戊寅,既济,遁。

庚寅,家人,蹇。 壬寅,豆,艮。

乙卯,革,震。
丁卯,同人,益。

己卯,临,噬嗑。 辛卯,损,复。

癸卯,节,随。
乙卯,革,震。

丁卯,同人,益。 己卯,临,噬嗑。

辛卯,损,复。
癸卯,节,随。

甲辰,中孚,无妄。丙辰,归妹,屯。

戊辰,暌,颐。
庚辰,兑,恒。

壬辰,履,巽。
甲辰,中孚,无妄。

丙辰,归妹,屯。 戊辰,暌,颐。

庚辰,兑,恒。 壬辰,履,巽。

乙巳,泰,鼎。
丁巳,大畜,升。

己巳,需,大过。 辛巳,小畜,姤。

癸巳,大壮,井。 乙巳,泰,鼎。

丁巳,大畜,升。 己巳,需,大过。

辛巳,小畜,姤! 癸巳,大壮,井。

甲午,大有,蛊。 丙午,夬 ,谷。

戊午,姤,家人。 庚午,大过,明夷。

壬午,鼎,萃。
甲午,大有,蛊。

丙午,夬,丰。
戊午,姤,家人。

庚午,大过,明夷。壬午,鼎,萃。

乙未,恒,同人。 丁未,巽,济。

己未,井,贲。
辛未,蛊,豫。

癸未,升,观。
乙未,恒,同人。

丁未,巽,济。
己未,井,贲。

辛未,蛊,豫。
癸未,升,贲。

甲申,讼,晋。
丙申,困,萃。

戊申,济,否。
庚申,解,比。

壬申,涣,剥。
甲申,讼,晋。

丙申,困,萃。
戊申,济,否。

庚申,解,比。
壬申,涣,剥。

乙酉,蒙,归妹。 丁酉,师,中孚。

己酉,遁,睽。
辛酉,咸,临。

癸酉,旅,兑。
乙酉,蒙,归妹。

丁酉,师,中孚。己酉,遁,暌。

辛酉,咸,临。
癸酉,旅,兑。

甲戌,小过,履。丙戌,渐,节。

戊戌,蹇,损。
庚戌,艮,大壮。

壬戌,谦,小畜。甲戌,小过,履。

丙戌,渐,节。
戊戌,蹇,损。

庚戌,艮,大壮。壬戌,谦,小畜。

乙亥,否,大有。丁亥,萃,泰。

己亥,晋,夫。
辛亥,豫,需。

癸亥,观,大畜。乙亥,否,大有。

丁亥,萃,泰。
己亥,晋,夫。

辛亥,豫,需。
癸亥,观,大畜。

第二十九层
中针二十四山向

【详解】中针二十四山向,据地理术界传说是宋朝赖文俊添制的,根据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经典,如《青囊奥语》、《天玉经序》的实践所使用的罗盘,也不需要中针,这种传说是很可靠的。

赖文俊,字太素,江西虔州人,有说是江西定南人。曾在建阳为官,因为好相地之术,弃职浪游广东东北一带,自号布衣子,所以世称他为赖布衣,以撰《催官篇》著名。

《催官篇》论龙穴砂水,都是主于二十四天星,即:壬山天帝星,子山阳光星,癸山天道星,丑山天厨星,艮山天市星,寅山天培星,甲山天死星,卯山天命星,乙山天官星,辰山天罡星,巽山太乙星,巳山天屏星,丙山天微星,午山天马星,丁山天柱星,未山天帝星,坤山天钱星,申山天关星,庚山天汉星,酉山少微星,辛山天乙星,戌山天魁星,乾山天厩星,亥山天皇星。

这二十四天星的名称,不知从何而来,可能是赖文俊编造的。诸地理书所载也有所不同,如巽宫太乙星,有称为天乙星的,《催官篇》是称太乙星。酉宫,《催官篇》和诸书所载都是少微星,而《透解》是天微星。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子宫的阳光星,一定是北极星,因为北极星是中针的正北方。中针的方位,即是极星方位,他的南北子午线是与白道垂直的。

在晴空的星夜,要找北极星是很容易的,只要向北边的高空一望,很快就会发现北斗星。北斗,在大熊座的边缘,由七颗明朗的星组成。形象好似一把杓,在杓的最后两颗星的延线上,以最后两颗北斗星距离的五倍,有一颗在延线上的星,就是北极星。再由延线上望过去,还可以望见仙后座,仙后座的形状,很像英文字母的M,所以仙后座又称为M星。而且北极星又是小熊座的最亮的星,小熊座和大熊座一样像一把杓,北极星就在小熊座杓柄的末端。

中针又名人盘,原本也是缝针,他和天盘缝针一样,二十四山的每一山正对正针的界缝,所以也是缝针,为了与天盘缝针区别,同时他位处正针和缝针的中间,因而另名中针。

中针、正针、缝针三者的关系位置,正针是罗盘的主盘,是磁针方位,即是指南针所指的南北向,一般称为子午针。中针和缝针是中国罗盘的附盘,在地理术方面的作用,是为正针服务的,中针的正北正对北极星,所以中针是极星方位,他的子宫偏于正针子宫的右边,古人称为“先至之气”。所谓先至,是指方位而言,就是说在正针子气尚未到来的时候,就已经称为中针的子气了。总而言之,以罗盘二十四山向顺时钟方向左旋的顺序去读,中针的正北是先于正针的正北。也即是说,北极星的位置在指南针所指正北的位置的右边。这一磁针所指方位,即正针方位与极星方位,即中针方位就成了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现代称之为“磁偏角”。

缝针的子午正对正针的子癸和午丁的界缝,也即缝针的子宫位于正针子宫的右边半宫。近代地理术称之为“后至之气”以顺时钟方向去读二十四山向,是缝针子宫后于正针子宫,古人称为“后至之气”。

中针之所以名为人盘,古人以天地人称为三才,缝针居罗盘三针之外,以上为天,所以称为天盘。正针居罗盘三针之内,以下为地,所以称为地盘。而中针位居中间,以人居于中,所以称为人盘。由于中针是赖文俊创制的,所以名为“赖盘”。正针和缝针是杨筠松创制的,正针和缝针又名为“杨盘”。

中针二十四山向是赖文俊所创,所以赖文俊的“舍刃就禄”的《催官篇》地理术,无论是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立向,全部都是使用中针。《解定·天地盘十》云:“杨公以正针为地盘,而子在缝针之先,以缝针为天盘,而子在正针之后,赖公以正针为天盘,而子在缝针之后,以缝针为地盘,而子在正针之先。”这是胡扯,什么是先,什么是后,都会弄糊涂。“杨公以正针为地盘”,是指明以缝针为天盘。“而子在缝针之先”是指明了正针的子,“在缝针之先”是不错的。“以缝针为天盘”,指明以正针为地盘。“子在正针之后”,是指缝针的子在正针之后。都是以时钟方向顺读二十四山向,先读为先,后读为后,是正确的。其云:“赖公以正针为天盘。”也指明以缝针为地盘,“而子在缝针之后”,当然是说明正针的子在缝针之后,这就把罗盘正针的方位与缝针的方位对调了,或者说把正针的子,移向缝针的左边,等于在缝针之外圈再加一个没有方位的二十四山向,也称之为正针,岂不是把什么是先,什么是后都弄糊涂了吗?由此也可证明近代地理术经典大都是闭门造车,乱说一通。

从《透解》介绍的二十八宿五行消峰,就可证明,赖文俊是用他自己创制的中针。

二十八宿五行,子午卯酉甲庚丙壬是属火。正针卯宫是二十八宿氐土貉属土,非属火。缝针酉宫,是二十八宿胃土雉亦属土,非属火。唯独中针二十四山向,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属火,寅申巳亥属水,辰戌丑未属金,乾坤艮巽属木,因此,二十八宿五行消峰只可以用中针,正针和缝针都不符合二十八宿五行。

赖文俊《催官篇·评龙章》云:“催官第一天皇龙,博龙换入天市东,少微阳旋左关局,廉贞起祖峰崇崇。右关廉贞降枢兑,变换太乙东南雄,穴乘阳枢乘生气,工更受穴天皇宫,天皇太微为正向,阳枢穴癸为上龙,四神八将应位起,三火并秀三阳冲,三阳详朝入震庚,食邑开府应三公,更出仙翁与佛子,蓬莱真境超凡尘。”

天皇龙即亥龙,天市龙即壬龙,天皇驳换入天市,即亥龙起祖驳换入壬龙。

天枢、阳枢均指艮宫。天皇太微为正向,即以亥壬为正向。廉贞,是九星之一,廉贞起祖,即亥龙起祖。

由此看来,赖文俊地理术,无论是格龙、消砂、定向都是使用中针,所以称中针为赖盘,是名副其实的。

二十八宿五行消峰,以坐山为主,是说明主宾问题,其实二十八宿五行,坐与向是一致的,如甲山庚向,甲山属火,庚向也是属火。辰山戌向,辰山属金,戌向也是属金。

消砂的方法,以比我者为旺,为比助,生我者为相为印授,我克者为财,克我者为煞。

例如:甲山庚向的阴宅或阳宅。甲山属火。庚、丙、壬、子、午、卯、酉朝应峰属火,火与火为比助峰,旺,主吉。

寅、申、巳、亥朝应峰属水,水克火为煞峰,主凶。

辰、戌、丑、未朝应峰属金,火克金为财峰,主吉。

乾、坤、艮、巽朝应峰属木,木生火为印授,相与旺同看,主吉。

乙、辛、丁、癸朝应峰属土,火生土为泄峰,主次凶。

二十八宿离我们地球太遥远了,天文计量用光年,光速每秒钟运行三十万公里,一个光年就等于六万三千二百四十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一亿五十万公里)。像这样遥远的二十八宿,非但古人是用肉眼,就是今人用天文科学器械也是不可能知道它的五行属性,因此,以二十八宿五行来衡量地理术的峰砂,吉凶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中针,对人类居住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在生活上影响最大的是阳光和磁场,在地理术方面,即是以日景方位的缝针和以磁针方位的正针。以极星方位的中针来说,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或者说作用是非常的微小。只可以作为天文学的参考,在中国罗盘的注记,只能表明三针的关系,保留作为地理术历史的记载。

第三十层
中针二百四十分

【详解】二百四十分是郭杨曾新法地理术者,为严密准确分金,根据原杨筠松地理术二十八宿坐吉度而增设的,与平分六十龙,百二十分金同为一个目的。将二十四山每山平均划为十个等分,即每山划为十分,二十四山共计二百四十分。并以每山的正中,称为十分,左右自九分递增减为八七六五分,五分在相邻二山的界缝。即本山的九分是邻山的一分,八分是邻山的二分,七分是邻山的三分,六分是邻山的四分,五分是相邻二山的界缝。

二百四十分的分数,是标示二十四山每山生气的旺衰程度,十分为最旺,一分为最衰。以正针而言,取三七为九六冲和。以中针缝针而言,取二八为九六冲和,因此正针必须是三七分金,而中针缝针也必须是二八分金,才是二十八宿的吉度和吻合丙丁庚辛分金,否则,就是孤虚关煞。所以近代地理术者所谓“兼三分”是不合法的。

所谓兼前三七,兼后二八,这是一句很奥秘的话,我在第四章解释《天玉经》中已经说得很明白,只有少数郭杨曾地理者能弄清楚,近代地理术者是不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句话是从《天玉经》套出来的,没有把它说明,这也是郭杨曾地理秘传的奥秘,使局外人不可以理解。所谓前兼或兼前,是指正针。后兼或兼后,是指缝针。即是说正针是三七,缝针就是二八,也即是说正针兼前是三七,即是缝针(包括中针)兼后是二八。而不是正针前兼是三七,正针兼后是二八。

例如:正针前兼壬兼子,是七壬三子。在中针是子兼壬,是八子二壬。在缝针是壬兼亥。是八壬二亥。

正针后兼壬兼亥,是七壬三亥。在中针是壬兼子,是八壬二子。在缝针是亥兼壬,是八亥二壬。

正针前兼子兼癸,是七子三癸。在中针是癸兼子,是八癸二子。在缝针是子兼壬,是八子二壬。

由此看来,正针前兼,在中针和缝针是后兼,正针后兼,在中针和缝针是前兼。正针是三七分金,在中针缝针是二八分金。三七二八是共一条分金线,所以正针的三七,就是中针缝针的二八,所以三七、二八是一码事。

万伯韶分金诗说:“更加三七与二八,莫与时师说短长。”就是说明三七二八没有什么长或短。

自宋代起,所有近代地理术者,全都弄不清楚什么是三七二八分金,真正是笑话,还要著书立说,高谈什么地理术理论。

明代王彻莹、清代赵九峰的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称为“兼三分”。中国罗盘盘面,那来的每山有两个三分呢?二十四山每宫十分,如果从右到左,兼后有一个三分,兼前那就是六七八九分,没有三分可兼。如果从左到右,那兼前有一个三分,兼后就没有三分了。又如果从每山的正中往两边排,相邻两山的界缝是五分,那更没有什么三分了。

《解定》认为三七分金不能迎合就加为二分金不能乘气,就减为三七分金,把三七、二八分用作加减,视为不相同的二线分金,那更是笑话。

《透解》说:“如甲子透地则本龙得四分之数,居中为主,左右添足三分,两足三兼四,凑成十分之数,都得七分在壬,三分在亥。”

不难理解,透地甲子龙是起于正针壬初,“本龙得四分之数”,透地六十甲子,均分二百四十分,每龙各得四分。“左右添足三分”,甲子分金四分加左三分,不错,是有七分在壬。右边添的三分,也不错,是在亥。但是不能称为七壬三亥,只能称为“甲子分金的七分在壬,三分在亥宫。”

又说:“如子山午向丙子分金,则本位分金得二分之数为主,左右各凑足四分,两个兼二凑成十分之数,却得八分在子,二分在壬,所以丙子分金为八子二壬。”

丙子分金得二分之数,一定是正针子宫下面百二十分金的丙子。左添四分是至庚子,右添四分是至癸亥。不错,是八分在子宫,二分在壬宫。也不能称为八子二壬。化了多少精力添足十分来找出三七与二八的数字,可是一在透地龙,一在百二十分金,都不是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与二八。如果追问一句,透地龙戊子分金,那就五分在子,五分在壬,不是三七,而是五五分金了。














第三十一层
中针百二十分金

【详解】设在中针下面的百二十分金,就称为中针百二十分金,和正针百二十分金一样,是六十甲子的双甲子排列在中针下面。

百二十分金,以甲壬阳而孤,乙癸阴而虚,丙庚阳而旺,丁辛阴而相,戊己则龟甲空亡。

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与正针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中针缝针二百四十分的二八,以及二十八宿吉度是相串的,即是所立山向是正针二百四十分的三七,就是中针缝针二百四十分的二八,也就是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和二十八宿的吉度,因此,中国地理术的分金,在中国罗盘盘面可以酌情简化,不必要有许多的重复。

有许多不必要的重复,都是郭杨曾新法地理术,或冒杨公地理术搞出来的,其它地理术也随之附和,其实其它地理术是用不上的。例如净阴净阳法,只要求阴水来阴水去立阴向,凡阴向、阴砂、阴水是为吉,阳砂阳水都为凶。凡属阳水来阳水去立阳向,阳向、阳砂、阳水都为吉,阴砂阴水都称为凶。要什么分金坐度呢?

又如舍刃就禄的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只要求向上迎生接旺舍刃就禄,不可以破旺冲生,就称之为吉,也用不着分金坐度,就是用了也是多余的事,事实上他们也不懂得二百四十分,《透解》、《解定》就是一例,所谓“兼三分”,罗盘上那里有什么三分四分二分呢?二百四十分有四分三分二分一分都在相邻的二宫之内,本宫是没有的。

第三十二层
中针平分六十龙

【详解】中针平分六十龙,即中针六十分金。平分六十龙设在正针之下,称为正针六十分金。设在中针之下,称为中针六十分金。设在缝针之下,称为缝针六十分金。

“分金”这一术语,诸说不同,有的以金银的金为金,是至高至贵的意思。把金分开来,取最贵至好的一线。也有以“金水日月”,四吉相逢的金为金,分金,就是金水日月自相逢。实质上就是指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与二八,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二十八分宿的吉度。因此,穿山七十二龙和透地六十龙称为分金是不恰当的。

《解定》提到的起甲子问题,并不是复杂的问题。中国罗盘的三大针,正针,即地盘,是开山立向的基本盘,地理术就是为开山立向的,罗盘盘面所有的圈,都是为正针服务,而正针二十四山向,其核心就是先天十二支气,所以无论是七十二龙穿山,六十龙透地,平分六十龙,百二十龙分金,其甲子都应该起于壬中,正针所属起于正针壬中,中针所属起于中针壬中,缝针所属起于缝针壬中,这样才能标示各针与六十甲子的关系,才能显示正针、中针、缝针相互的方位及所有地理术关系。才不会打乱正针中针缝针各针十二支气的宫位。

透地是郭杨曾新法地理术格龙用的(古法用七十二龙),就应该设在正针之下。有许多罗盘把透地六十龙设在中针之下,起甲子于中针壬中,是不对的。因为格龙格的丙子水或戊子火气,而坐甲子金穴是不可以乘气的。还有把透地六十龙设在缝针之下(台湾罗盘就是设在缝针之下),而起甲子于缝针亥中(即中针壬中),那就更加错误了。

再提到三七二八的问题,本来《解定》说了“甲子起于正针壬中,是谓正针分金,即三七针也,其甲子起于缝针壬中,当先天子支五分,是谓杨公缝针,即二八针也,”是很正确的。后面又说:“取七乾三亥,丁亥分金,此三七正针之用也,其或砂水登应略有未合,则移八乾二亥分路上,正当缝针庚戌分金,此二八缝针之用也。”这样把阅者就弄糊涂了。正针的七乾三亥,平分六十龙的丁亥,就是缝针百二十分金的庚戌,正针的七乾三亥,就是缝针八乾二戌,不是八乾二亥。因说明问题,拉扯远了,言归正传。

中针平分六十龙,和正针缝针的平分六十龙一样,在地理术方面,是没有作用的,既不能坐穴,更不可格龙,也不宜分金。只能把二十四山向平均区分为六十段,每山向下面五段命名吧了,要说作用,也不过供京房卦指示位置吧了,如“甲子颐卦”。

第三十三层
二十四天星

【详解】上述天星介绍主阴龙为贵,是出于净阴净阳法,即《入地眼》。

中针和二十四天星是赖文俊所创,所以称为赖盘。

赖文俊二十四天星的名称是:

壬山天帝星,子山阳光星,癸山天道星。

丑山天厨星,艮山天市星,寅山天棓星。

甲山天死星,卯山天命星,乙山天官星。

辰山天罡星,巽山太乙星,巳山天屏星。

丙山天微星,午山天马星,丁山天柱星。

未山天帝星,坤山天钱星,申山天关星。

庚山天汉星,酉山少微星,辛山天乙星。

戌山天魁星,乾山天厩星,亥山天皇星。

地理术对天星的名称是很紊乱的,以北斗七星来说,第一星称为天枢星,又称贪狼星,也有称生气的。二十四星的名称同样是很多的,如:

壬山,天帝星,天辅星,阴灌星。

子山,阳光星,天圣星,太阴星。

癸山,天汉星,阴光星,遥光星,北道星。

丑山,天厨星,牵牛星,牛金星。

艮山,天市星,阳枢星,天枢星。

寅山,天棓星,功曹星。

甲山,天死星,天怨星,天统星,阴机星。

卯山,天命星,阳衡,阿香,天理,磨贞。

乙山,天官,骑马,驿马。

辰山,天罡,亢星。

巽山,太乙星,阳旋。

巳山,天屏星,明堂,天堂,赤蛇。

丙山,天贵星,太微星,阴枢星。

午山,天马星,阳灌,天广,炎精,太阴,游魂。

丁山,天柱星,南极,寿星,阴豆。

未山,天帝星,太常,儿金。

坤山,天钱星,阴玄,玄戈,老阴。

申山,天开星,传送。

庚山,天汉星,阴衡,天黄。

酉山,少微星,阳豆星。

辛山,天乙星,阴旋星。

戌山,天魁星,类金星,鼓盆星。

乾山,天厩星,阳机星,亢阳。

亥山,天皇星,紫微星,天门星。

中针及中针二十四天星是赖文俊创制的,应该以赖文俊《催官篇》二十四天星的称谓为标准。

第三十四层
二十八宿五行消峰

【详解】一、二十八宿是什么?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人对星空的划分,它们的起源很早,远在周·秦以前,将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四象是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各分为七段,称为“宿”,四象共二十八宿。即

东方苍龙之象,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北方玄武之象,含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西方白虎之象,含奎、娄、胃、昴、毕、咀、参七宿。

南方朱雀之象,含井、鬼、柳、星、张、翌、轸七宿。

每一宿都以主观定了五行,以禽定了名,即,角木蛟、亢金龙,氐土骆、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鸟、咀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翌火蛇、轸水蚓。

二、二十八宿五行

二十八宿五行消峰,是南宋赖文俊(1131—1162左右)所创,他以所创的赖盘(中针)的二十四山向,对应的二十八宿五行,为中针(人盘)二十四山向的五行属性,即

甲、庚、丙、壬、子、午、卯、酉八山向属火,即

甲,对应尾火虎。庚,咀火猴。丙,翌火蛇。壬,室火猪。子,对应尾火虎。午,翌火蛇。卯,心月狐。酉,昴日鸡。

乙、丁、辛、癸四山向属土,即

乙对应氐土骆。辛,胃土雉。丁,星日马。癸,虚日鼠。

辰、戌、丑、未四山向属金,即

辰,对应亢金龙。戌,娄金狗。丑,牛金牛。未,鬼金羊。

寅、申、巳、亥四山向属水,即

寅,对应箕水豹。申,参水猿。巳,轸水蚓。亥,壁水猿。

乾、坤、艮、巽四山向属木,即

乾,对应奎木狼。坤,井木犴。艮,斗木獬。巽,角木蛟。

三、二十八宿五行消峰法

二十八宿五行消峰,江西诸法,除郭杨曾风水术外,大部分都采用。其消峰法是以二十四山向与堂前峰峦所对应的二十八宿五行论生克比和关系,即,

比我者,为比助身强,即旺向旺山。

生我者,为父母印授,即相向相山。

我生者,为泄,为子媳,即泄向泄山。

我克者,为财禄,即主财禄。

克我者,为休囚死,即为煞峰。

诸家“风水”术,用地盘立向,而用人盘消峰是错误的,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地盘二十四山向所对应的二十八宿五行不一样。即甲庚丙壬,子午卯酉不一定属火。辰戌丑未不一定属金,寅申巳亥不一定属水,乾坤艮巽不一定属木,乙辛丁癸不一定属土。如:卯为氐土骆,不属火。乙为亢金龙,不属土。巽为轸水蚓,不属木。寅为翌火蛇,已为翌火蛇,亥为室火猪,都属火而不属水。正反映了中国“风水”的复杂性和欺骗性。

第三十五层
九星

【详解】所谓九星是指在太微西北的北斗。北斗本来是七星,即第一星天枢,第二星天旋,第三星天机,第四星天权,第五星天衡,第六星豆阳,第七星遥光。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杓,合起来就称为斗。

北斗七星加上洞明隐光二星共称为九星。除九宫掌要用九星外,排山掌只有八卦。所以只用八星,也称之为九星。

北斗七星来源于历法,汉代出土的司南盘面就已经有北斗七星的注记。九星的名称是源于唐代以后的近代地理术者,即卦例地理术。杨筠松《青囊奥语》也有文曲、廉贞、武曲、贪狼的名称,但他不用于翻卦,而是以九星五行来命名水火金木四局。

九星的名称是很多的,在各家地理术书上常见的有:

第一星,天枢,贪狼,生气,紫气。木

第二星,天旋,巨门,天医,五鬼。土

第三星,天机,禄存,绝体,延年。土

第四星,天权,文曲,游魂,六煞。水

第五星,阳衡,廉贞,五鬼,祸害。火

第六星,阳豆,武曲,福德,天医。金

第七星,遥光,破军,绝命,绝体。金

第八星,洞明,左辅,本宫,伏位。土

第九星,隐光,右弼。

第三十六层
三元紫白

三元紫白,无法究其源,据《四库全书·钦定协记辩方书》载:“《黄帝遁甲经》曰:三元者,起于九宫也。”以休门为一白,死门为二黑,伤门为三碧,杜门为四绿,中宫为五黄,开门为六白,惊门为七赤,生门为八白,景门为九紫。《通书》云九宫者,神龟负文于背,禹因以陈九畴,即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数居中,纵横斜皆成十五者是也。河图则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先儒有除十用九之说,所谓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者也。东汉张衡变九章为九宫。从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分三元六甲,以数作方,而一白居坎,二黑居坤,三碧居震,四绿居巽,五黄居中,六白居乾,七赤居兑,八白居艮,九紫居离,是为九宫,静则随方而定,动则依数而行。”

由此可知,九宫是由东汉张衡(公元78—139)由九章变为九宫。三元紫白,即是以三元的八门配九宫而定吉凶的一种术数。

(一)年家、月家、日家和时家三元紫白:

一、年家三元紫白







元上

元一

白九紫八

白七

赤六

白五

黄四

绿三

碧二





元四

绿三

碧二

黑一

白九

紫八

白七赤六白五黄

下元七赤六白五黄四绿三碧二黑一白九紫八白











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

癸酉甲戊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

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

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上元甲子,中宫起一白,中元甲子起四绿,下元甲子起七赤,三元一百八十年而一周。

如甲子年中宫起一白,乙丑年中宫起九紫,而其实甲子年一白在中宫,乙丑年一白则在乾六,故九紫在中宫,似逆向实顺也。以其年所值星入中宫,顺布九宫,如上元甲子年一白入中宫,二黑在乾,三碧在兑,四绿在艮,五黄在离,六白在坎,七赤在坤,八白在震,九紫在巽。余仿此。

二、月家三元紫白

子午卯酉年月



份正



月二



月三



月四



月五



月六



月七



月八



月九



月十



月十一月十二月

紫白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绿三碧二黑一白九紫八白七赤六白

辰戌丑未年月



份正



月二



月三



月四



月五



月六



月七



月八



月九



月十



月十一月十二月

紫白五黄四绿三碧二黑一白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绿三碧

寅申巳亥年月



份正



月二



月三



月四



月五



月六



月七



月八



月九



月十



月十一月十二月

紫白二黑一白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绿三碧二黑一白九紫

月家三元紫白,甲子年,正月起八白,因年前十一月甲子月为一白,十二月乙丑月为九紫,故正月丙寅月起八白。三年月数与紫白九可度尽。

三、日家三元紫白(与年三元紫白同)

四、时家三元紫白(与月三元紫白同)

(二)三元九运的三元紫白

此一紫白,是明末蒋大鸿在年、月、日、时三元紫白的基础上,整合六十四卦,定为三元大玄空“地理”术所创立的,本源起于八门,后归纳为银河系的北斗七星加隐光洞明二星,合称为九星。

一白,原为休门,演为贪狼,指北斗天枢星,方为坎卦。

二黑,原为死门,演为巨门,指北斗天旋星,方为坤卦。

三碧,原为伤门,演为禄存,指北斗天机星,方为震卦。

四绿,原为杜门,演为文曲,指北斗天权星,方为巽卦。

五黄,原为中宫,演为廉贞,指北斗阳衡星,方为中宫。

六白,原为开门,演为武曲,指北斗豆阳星,方为乾卦。

七赤,原为惊门,演为破军,指北斗遥光星,方为兑卦。

八白,原为生门,演为辅星,指北斗附隐光星,方为艮卦。

九紫,原为景门,演为弼星,指北斗附洞明星,方为离卦。

三元大玄空紫白,是复卦九星法,共一紫白星,分为三元九运,每一运有所谓运星,山星和向星,都是由紫白星分布九宫以定吉凶。名之为“九宫正星”。

运星,三元九运,上元为一二三运,中元为四五六运,下元为七八九运,所谓运星,即是以紫白星依照运程,顺布九宫的当运星。如一运、一白入中宫,顺布九宫。二运,以二黑入中,顺布九宫,三运,以三碧顺布九宫……九运,以九紫入中,顺布九宫。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一运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

二运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

三运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


……

山星,以当运的运星为令星,依阳顺阴逆山顺向逆山逆向顺,由所立坐山,布于九宫,就称为山星。

如一运壬山丙向,壬山为地盘(三般卦)属阳,当顺循九宫(运星、山星图)。

丙向


5 4

九1
9

五3
2




4 3

八6
5

一8
7




9 8

四2
1

六7
6




壬山

向星,以当令运星为当令令星,依阳顺阴逆,山顺向逆,山逆向顺,从向上起星,布于九宫,称为向星。

如一运壬山丙向,丙向属阳当顺循。因壬山也属阳,山顺,则向逆循。(运星向星图)

丙向

6

九1

五8



7

八5

一3



2

四9

六4




壬山

一运壬山丙向,运星、山星、向星图(左山右向)

丙向


5 6

九1
1

五3
8



4
7

八6
5

一8
3




9 2

四2
9

六7
4



壬山

要加以说明的,三元大玄空产生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中国风水大紊乱,趋于江湖化的时期,即二法以上,多法混杂无定性法的时期。俗语说的“一个地理一个穴”的时期,因而三元大玄空,虽有一些蒋大鸿改撰和自撰的理论,都是无法逻辑和系统化,就其三元紫白而论,创立的运星、山星和向星。其起星除运星是统一的以紫白九星,按运程分别顺循九宫外,其山星和向星的起星就是混乱的,没有统一。香港《风水天地》仅以四十期至七十期而言,所刊登的运星、山星、向星图,就是多种多样,共一个山向,就出现数种的起星法。以上述一运壬山丙向而言,有以令星起于山的,有以令星起于向的,更有以山向的令星同起于山和同起于向的。……

其实,所谓“九宫飞星”,是飞不得的。若飞,也只能飞一次,飞两次以上,就要乱套。如上述一运的运星盘。

一、运,运星盘。

九五七

八一三

四六二

盘面说明:

一运运星,中宫一白,乾宫二黑,兑宫三碧,艮宫四绿,离宫五黄……。

二运运星,中宫二黑,乾宫三碧,兑宫四绿,艮宫五黄,离宫六白……。

三运运星,中宫三碧,乾宫四绿,兑宫五黄,艮宫六白,离宫七赤……。

……四运,五运,六运,七运,八运,九运,类推。

飞了这一次运星就可以了。山星、向星,绝对不可以飞。飞了就不合逻辑。更不可以分什么天地人三般卦,一卦三山,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天父、顺子、逆子。

例如,一运的坎山离向,坎山的山星是六白,离向的向星就是五黄。离山坎向,离山的山星是五黄,坎向的向星,就是六白。

其它的山星、向星,都应该仿此,就合逻辑,就不会产生矛盾。如果你把山星和向星去飞,问题就多了。你飞到其它宫去。其它各宫,也会飞到你这里来。这样每一运的每一宫,就产生了八个山星和八个向星,若加上顺子、逆子的飞星,那就更多了。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罗经(38—46)
下一篇文章: 罗经(21—24) »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