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五行针
黄远大/文
在网上看到有针灸里手者,曾经在国外,运用中华医学的法宝针灸术为国增光。可是,不幸,自己也患病,却无能为力。看到此处,内心很是同情。于是,决定把这无形的五行针灸术,传给世人。使之流传于世,造福人间。
“针灸”者,以银针穿刺进入人体之内,运用“实物”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病的效果。此技术自远古以来,已经流传千年。针刺之功效,远非其它方法能与之相比。但,世人只知有“银针”,却不知有“无形”之针。其功效又远在银针之上。恰恰是进行自我治病疗伤的法宝。
“无形”者,无物也。什么实物都没有。只是一手而已。“五行”者,五个手指也。运用五个手指即可治病。当然,此手指非同平常耳。但又绝非“圣人”之手,当然也只是普通平常人之手,只是需要进行(通过)相应的训练。这种方法就公布在我所阐述的博客文字之中。其它任何能够具备了在体内“运功(内力)”者,其实都能具备这种功能,或许只是他们不知而已。所有这样的人士不妨试试。经过不需要多大的“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开发出这种功来。
此种手法原本应当属于我后文关于“生命场”的论述内容,现在为了让这些针灸大师们,能够尽快掌握这项技术,于是,提前发表。愿所有的“针灸里手”们,在给别人治病的同时也能自我保养好。
具体的训练操作就是前文中所有关于“觉识体系转换”的方法介绍。人们只有完成了这种觉识体系的转换,方才能够懂得(掌握)这种技术。当人们一旦完成了这种转换之后,即可进行伤病的自我诊疗。
具体方法如下:身体的姿势可以采用站立、坐盘、仰卧,都可以。当进入“作用态”之后,把意念集中于患处,右手(左撇子为左手)移动并对准病痛之所在的相应部位,左手也相应移动,空虚“握(拢)”住右手五指,右手五指则自动运行,把内部所“生发”之“劲力”,“发(射)”到病患部位。五指所有的动作(指法),是捻转,屈伸,还是‘轮指’,均无需意念的指导,意念只集中到病患(疼痛)“点”。
在病患“点”处能够感觉到相应的“感应”效果。疗效是即时的。立即见效。此种手法,穿着衣裳也没有问题。但是,注意,只能给自己治疗,不要给别人治疗。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相当于作用“频率校准”的原理(由)。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作用“谱”。暂时只能用电器设备中这种相应的名称(概念)来(比喻)说明这种“意义(内涵)”。
再做更详细一些的说明。具体步骤大体分为三步:其一,聚能阶段;其二,激发阶段;其三,封固阶段。
所谓“聚能”即在刚刚进入“作用态”,不是急急忙忙就立即进行“诊治”,而是要做一些能量的存储与聚集。具体方法是,把意念集中于使呼吸生发的源头,或采用(下腹正中的)逆腹式呼吸法,把凝聚态的作用以急剧方式实施作用转换,转换到作用的弥散态。待作用的能量足以启动双臂
所谓“激发”即双手以意移动到病患部位,左手虚握,成环形(不握拢),造成环形的生命场;右手则五指捏(撮)合,对准病患部位(左撇子反之)。意念也集中于此。在这种状态下,右手会出现自动的动作,或者伸缩,或者拧转,或者有如撮绳……。待过程结束,动作自然变换到下一阶段,
所谓“封固”即双手叠合,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撇子反之),掌心相叠,对准激发部位。意念依旧对准该处。此时,但觉内部隐隐约约有旋转等等感觉。此时之效应即使“激发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作用转换成本身的作用。
待封固阶段结束,整个诊治过程亦完了。
应当说明的是,意念的应用其实是非常灵活的(意念击中在病灶,为“泄”;以意念击中在手指或源头,为“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切不可拘泥于一种。此外,作用强(力)度的大小,也很有讲究。在不同的状态(情况)下,应当有所不同。人们必须细心。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