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六神断语中的典故故事

六神断语中的典故故事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 更新日期: 2016-01-28 14:22

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庄子戏妻的故事
话说庄周隐居南华山苦苦修炼十八裁,终于功成正果,得道成仙。但他凡心未泯,每每静坐修炼之时,不免萌发思乡之情,他的师傅老子念其思乡心切,遂应允庄周回乡,了却思亲之情。
初春的一天,风和日丽,庄周肺舒心爽,归心似箭,阵阵清风伴他,不觉返回故乡青莲寺。“啊,我的贤妻玉娘,你粗茶淡饭,孤灯清冷十八载,芳心有怨否?有变乎?你的夫君回来啦!你难道不会感到意外吗?”此时,庄周思绪万千,一任感情的泪水尽情奔泻。
庄周走着走着,忽见有位年轻少妇,跪在路旁一口泉水边,用扇子扇什么东西。庄周不免好奇心起,问道:
“少妇人,你用扇子扇什么呀?”
“这是一眼回归泉,我的夫君离乡多年,听人说用扇子把泉水扇干,我的夫君就会回来啦!”
庄周听后,更觉奇怪,一个凡夫俗女,怎能把泉水扇干呢?我还是帮她一把吧!”
庄周深施一礼,说道:
“少妇人,我帮你扇好吗?”
这位年轻少妇见眼前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顺手把扇子递去。庄周接过扇子,对着回归泉扇了三下,泉水真的干涸了。这少妇人惊喜万分,说道:
“啊,有仙人相助,俺的夫君要回来啦!”
此时,身人仙界的庄周方看清眼前这位少妇人竟是自己的妻子周玉娘,庄周惊呆啦!玉娘更惊呆啦!继而两人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夫妻双双回到家中,庄周不免顿生疑窦。我离家时住的是三间草房,怎会变得楼堂瓦舍,不是有人暗中相助,一个青衣女子怎会改变我家中乾坤?他想了想,决定试试妻子玉娘的心。晚饭之后,庄周托故上床小憩,玉娘便支起纺车在床前纺起纱来。不一会儿,屋外凉风骤起,旋即把庄周身上的被子掀在地上,玉娘急忙用手把被子盖在庄周身上,却见庄周手脚冰凉,归天长眠。玉娘呼天唤地,痛哭自己命运不济,十八年孤居刚刚结束,想不到换来的竟是寡居的‘生活。啊,我的命太苦啦!还不如一死了之。说着,一头往墙上撞去。也是玉娘命不该绝,这时一个白面书生来到屋里,没待玉娘开口,这书生便自我介绍说:“我是先生的弟子,晚生孙怀周,请师母受晚生一拜!”此时,玉娘仍在痛哭,对这书生的问话全然没有人耳。这书生继续说道:“师母,人既已死,哭也无用,眼下操办后事要紧。”这时,玉娘方止住哭声,遂邀村人把庄周人碱。丧事完毕,已过去三天。孙怀周殷勤料理师傅的善后事务后,这天晚上坐在房里同师母闲聊,言谈之中,极尽关怀。突然,孙怀周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这时,玉娘惊呆啦!多好的弟子呀!为了师傅,竟心力交瘁,累病而死。顿时,玉娘泪珠纵横,双手用力把弟子抱起。她哭啊,哭啊,泪水终于哭干了!也许是玉娘太累啦,她怀抱着孙怀周竟呼呼地睡着了。一觉醒来,不见了弟子孙怀周,却见夫君庄周躺在自己怀里。此时,她羞愧难言,顺手把夫君庄周推起,旋即走进内室,扯起三尺白凌,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庄周见妻子死后,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
庄周大笑一声,将瓦盆打碎,笑声中,突然雷声大作,从天上飘下一块黄绢,上书四句笺言:庄周戏妻,触犯天理。罚为半仙,不得上天。

陶朱简介
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冯妇搏虎的故事
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瑴、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
  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攮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
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寤。

杨贵妃吃荔枝患牙疾的记载
贵妃喜吃岭南荔枝,玄宗命人骑马疾驰南方,星夜兼程,为她采摘新鲜荔枝急运到长安;贵妃患有牙疾,玄宗赐以玉鱼儿含在口中疗治。
传说中国历史上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的杨贵妃曾有一幅画,名日“杨妃病齿图”,并有诗为证:“齿痛自颦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马嵬时”。此为吴草庐所作。另一位叫冯海粟的诗人讲的更率直,他所作《题杨妃病齿图》云:“华清宫一齿痛;马嵬坡,一身痛;渔阳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郭巨埋儿的故事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