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八字讲座B 五行论的基本原理

八字讲座B 五行论的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 更新日期: 2016-01-22 10:40

十天干的所属方位

  浩易刚才看了一下帖子,发现只讲了天干的相生、相克、相合,没有讲相冲,在讲相冲之前,先讲讲十天干的方位,本来这是准备同十二地支一起讲的,可是现在如果不讲十天干的方位,天干相冲就会搞不懂。

  十天干配四季和方位

  配四季方位:甲乙木配在东方,因此东方属木,东方属于春天,丙丁火配在南方,因此南方属火,南方属于夏天,庚辛金配在西方,所以西方属金,西方属于秋天,壬癸水配在北方,北方属水,水冷,所以北方属于冬天。戊己土位居中央。
  十二地支所对应的方位

  十二地支所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偏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偏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正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偏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偏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正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偏西南方。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偏西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正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偏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位居偏西北方。


十天干的相冲

  什么是相冲?相冲同相克比较,就是相冲是双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分不出高低,
相冲与相克相比,发生的非常急,非常快,在看事上面就是表现的非常突然。

  相冲:

  甲庚相冲、乙辛相冲、壬丙相冲、癸丁相冲。

  天干相冲只有这四个,所以也叫四冲。观察可以发现,四冲里面没有戊己土,这是因为戊己土在中央,所以不冲。

  甲属阳木,为东方,庚属阳金,为西方,阳与阳相对,金与木相克,而且二者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方位截然相反,所以相冲。
  丁癸相冲,一个南,一个北;一个火,一个水;一个南,一个北,同属阴。
  依次类推。

  所以相冲的双方属于同性,就像两个男的相互打架,或者两个女的相互打架。


  除了相合、相冲,剩下的才是真正的相克了,

十天干的相克:

  甲戊相克,乙己相克,丙庚冲克,丁辛相克,戊壬相克,己癸相克。

  相克的含义是一方可以制约另一方,一方强势,一方弱势。



时辰


  时辰,我们的先人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先人是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的。这是时辰的表格,要把每个时辰对应的现在的北京时间背下来,不能搞错。
  
十二个地支配十二个时辰:

  时辰 北京时间
  子时 23:00~1:00
  丑时 1:00~3:00
  寅时 3:00~5:00
  卯时 5:00~7:00
  辰时 7:00~9:00
  巳时 9:00~11:00
  午时 11:00~13:00
  未时 13:00~15:00
  申时 15:00~17:00
  酉时 17:00~19:00
  戌时 19:00~21:00
  亥时 21:00~23:00
  
在排八字的时候,夜里23点开始,要算第二天的日子了,这点要特别注意。  
十二个时辰相对应的十二个动物的表现,这个时辰相传就是根据它们的表现得来的,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时辰 相传动物的表现

  子时 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 牛,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
  寅时 虎,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 兔,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时 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 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 马,是阴类动物,这时候最享受。
  未时 羊,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 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 狗,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 猪,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十二地支配月份

  十二地支在十二个月的分配是这样的:

  寅是正月 ,卯是二月,辰是三月,巳是四月
  午是五月,未是六月,申是七月,酉是八月,
  戌是九月,亥是十月,子是十一月,丑是十二月。

  这个要背下来,不能搞错。

  这里要注意:
  1、这里的月份是农历,也就老百姓说的阴历,不是阳历,千万不要搞错,有告诉你阳历出生月份的朋友,你要查万年历给换算过来。
  2、正月不是从子开始,是从寅开始按顺序往下排的,子丑在最后的两个月。月份上的地支是固定的,无论哪一年,寅月都是正月,二月都是卯月,以此类推。
  .
  还有一点要注意,通过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所以有一、二月为木,四、五月为火,七、八月为金,十、十一月为水,三、六、九、十二月为土的说法。
  你可以在本子上面画一个圆,像手表一样标上时间,然后再把对应的十二地支写到相应的位置:
  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子为十一月又为11点至1点 方位正北
  丑为十二月又为1点至3点 方位东北北
  寅为正月又为3点至5点 方位东东北
  卯为二月又为5点至7点 方位正东
  辰为三月又为7点至9点 方位东东南
  巳为四月又为9点至11点 方位东南南
  午为五月又为11点至13点 方位正南
  未为六月又为13点至15点 方位西南南
  申为七月又为15点至17点 方位西西南
  酉为八月又为17点至19点 方位西
  戌为九月又为19点至21点 方位西西北
  亥为十月又为21点至23点 方位西北北

  由此可以看出,四个正方向是:

  东方为卯、南方为午、西方为酉、北方为子


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四季:

  寅卯辰是春季
巳午未是夏季
申酉戌是秋季
亥子丑是冬季
  

地支的生克制化关系

  在地支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中,并不是像天干那样按照五行生克关系的公式简单的套用进去就可以了,所以,八字运势不是科学,是一门玄学,如果拿学校里面的学科来打比方,八字运势不是数学课,它更像是一门舞蹈艺术课程。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派,对地支的解读也各不相同。

  在古书当中,十二地支极少有提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关系是这样分类的:相合、相会、相冲、相刑、相害等关系,不好理解,也难以记忆,容易使人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加以简化,形成容易记忆。

  地支相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木生火:寅卯木生巳午火。
  火生土:巳午火生未戌土。因为辰丑土是湿土,需要转化,特殊情况下才能生成。
  土生金:辰丑戌未生庚辛金。有人认为未戌不生庚辛金,认为未戌是燥土,燥土中藏火,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很多矿藏是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才生成的,地壳运动火山爆发的岩浆也是燥土。再说,未戌不仅仅是燥土,更多的是干土。
  金生水:申由金生亥子水。
  水生木:亥子辰丑生寅卯木。因为辰丑是湿土含水分。
  
地支相克:

  水克火:亥子水克巳午火。
  
火克金:巳午火克(生)申酉金。注意,因为金能生出纯身,都得益于火的提

  炼,所以火对于金而言,可能是炼狱,也可能是生身父母,这一点要在八字当中看清楚。

  金克木:申酉金克寅卯木。

  木克土:寅卯木克辰丑未戌土。寅卯木也巩固辰丑土,存在相互依偎关系,要看情势而定;寅卯木克未戌土,如果八字中火旺,则寅卯木不克未戌土。

  土克水:辰丑未戌土克亥子水。因为辰丑土是湿土,有时候起了不让水泛滥的作用,所以辰丑不克子水帮子水。

  两个要点要强调的,我认为非常正确:

  1、辰丑土晦巳午火。因为辰丑是湿土,含水。

  2、辰丑土与未戌土相冲突。虽然四个都是土,但是因为辰丑是湿土,未戌是干土,燥土


地支相互关系中,地支的六冲很重要:

  子午相冲
  卯酉相冲
  寅申相冲
  己亥相冲
  辰戌相冲
  丑未相冲
  关于相生相克的观点,都是根据大自然的规律而得来,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看似完美的条条,并且在实际运用当中非常好判断。
  拿火克金来说,金得火才能成为真金,不过要看这火旺还是不旺,不够温度只能对金造成伤害。在过去看八字当中,也有解释金被火克好的,但是具体原因却说不清楚。如果一个人八字当中日主是金并伴有旺火,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历尽艰难终成大业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废人,也可能是一个大起大落的人。这要看他的八字应对他的大运、流年以及他的名字、住所一系列的问题。

  关于木生土,传统观点都认为木克土,按照相克的概念,木不但对土形成制约,木本身也应该减力,但是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却是土能促使木生长,给木增添力量,实际就是土生木,所以我说地支当中的湿土像水一样生木。如果是沙漠类的燥土再加上烈火似的阳光,我想不但不能生木,木也可能化成土了,所以八字当中如果是干土又遇旺火,是不生木的。

  第一个提出土生木、火生金并且应用到实际当中的人,这种说法并不是否定了先人的学说,而是在先人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局部补充和完善,四柱八字学说几千年来在传承当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完善优化。


  本来它们之间按五行的说法是相克的关系,但是在地支当中不这样讲,是势均力敌的关系,拿子午相冲来讲,所谓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如果画个方位图,会发现,它们之间的位置是相对的关系,也就是对立的关系。



天干和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

  前面讲了天干之间的生克关系,也讲了地支之间的生克关系。天干和地支是一个组合,一个组合称为一个柱,一个人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就得出了四个组合,所以叫四柱,因为总计是八个字,所以也叫八字,也有叫四柱八字的。
  既然天干和地支是组合的,那么天干和地支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那么他们是怎么发生关系的呢?关于天干和地支之间有没有关系,有说不能发生关系的,说天干只能和天干发生关系,地支和地支之间发生关系,天干地支之间不能发生关系;也有说能发生关系的,天干和地支之间可以发生关系,但是在天干和地支发生关系的派别里面,也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说天干和地支之间可以相互作用,有的说地支只能作用与天干,有的说地支只能作用本柱的天干,等等,不能说谁对谁错,也相信各个派别的理论都有绝技在里面,不然不能生存。
  我认为传统的算法当中有的过于笼统,有的又比较繁杂,随意性很大,新手很难掌握,没有个几年功夫是不行的。所以倾向与新派的算法,认为比较有道理,也好做出判断,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略微有些改进。
  既然按照新派的方法改进而来,就要讲讲天干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

  天干和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

  一、地支作用与天干,天干不能作用于地支。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就乱套了。为什么这样规定?认为天干是树干,地支是树根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说法自古就有,无论老派新派都承认。树根只能给树干提供养分,树干作用于树根的力量很小,况且以日柱的天干代表本人来运势,从《渊海子平》就开始了,日柱的天干既然定为人,那么其他的干支关系都是影响日主的因素了。我们要看的是这个人会受到什么影响,会出现什么结果,而不是想看这个人影响了谁。所以,地支作用天干,天干作用地支完全忽略掉。

  二、在天干与地支的作用关系当中,由于天干的戊己土不分干湿,因此地支的辰丑未戌土也不能分干湿,地支要从天干,只能以土论。这也是同先人以前的观点相合,不发生矛盾,同先人在关于十神、用神上的观点、关于天干土与地支土之间的关系吻合。而有的新派理论当中,用地支的干湿土同天干的不分干湿土以及金、水、木、火来论,与先人的理论发生了很大冲突,这是不妥当的。这又是特色的创举,是务实灵活的外交手段的体现:两相权衡取其利,准确最好、简化最好。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相克关系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木克土:寅卯克戊己
  土克水:辰丑未戌克壬癸
  水克火:亥子克丙丁
  火克金:巳午克庚辛
  金克木:申酉克甲乙

  讲到这里,通过排八字,寻找到改变命运的方法。  五行学说重大发现——五千年前的谜底终于揭开

五行学说的起源可能被找到!

  最新最科学的五行起源解读。

  五行学说传承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影响深远,有人说它是科学,有人说它是唯心、是迷信,至今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对五行理论的质疑,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医,有人甚至认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沙漠上的大厦,更有甚者建议废除中医。

  五行学说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揭开的谜底,古代的人们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用什么方法和原理创造出五行,一直是现代人迫切需要弄清的重点问题,当人们怀着解惑的心态翻阅古今典籍,试图找到产生五行来源的原委时,遗憾的是没有能明确可信地说出创造五行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的记载,虽然现在人们对五行的成因有诸多的猜测和解释,但是都无法解决五行学说存在的观点相互矛盾,模糊不清的理论问题。

  要想探讨五行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对五行的普遍解读,是古代人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将天下万物分为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论的基本原理:

  相生关系,并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克关系,并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生克的基本含义可以归纳成“对我有利、对我有害、我对其有利、我对其有害”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把这个模式中的“我”用五行中的“火”来表达,那么对火有利的物质就是木,对火有害的物质就是水,火对土这种物质有利,火对金这种物质有害。有利或有害其实就是相生相克的同义语,并认为现实中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这种矛盾利害关系,所以人们认为五行生克制化模式是时间万事万物之间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

  五行学说的基础是根据自然规律创造的吗?

  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五行学说,几千年来虽然在很多领域广泛的运用,也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但是一直以来也伴随着质疑。对五行的争议和质疑,主要是五行学说是根据自然规律创造的说法无法证明,依照自然规律来反证五行学说会发现其存在的很多问题解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五行生克关系到底是不是来源于自然法则,如果不是,那是根据什么得来?至今无人能够解释清楚,其主要疑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五行学说认为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这个观点对吗?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把空气视为重要物质,古印度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风组成,客观地看,他们的讲法看起来似乎更科学,现代人都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果没有空气会是什么样子?可是先人的五行学说当中并没有空气这个重要物质,如果按照五行归类,空气应该是五行当中的哪一“行”呢?是水?不是。是木?也不是。是金?更不是。木没有空气不能生存,火没有空气不能燃烧,金没有空气不能冶炼。空气既然不能归类到其他五行当中,那世界是不是应该说还存在“六行”、“七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五行学说就是错误的或者说对五行学说的解读是错误的。

  2、如果说五行学说是先人根据自然规律发现的,那么在对金这种物质的解读当中明显地是人为因素创造的,金是经过人工冶炼出来的一种新物质,比如对金克木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把这个金解释成器具,器具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制作的。这与水、火等属于自然存在的物质明显不同,这样来看,五行理论至少不是源自纯粹的自然规律理论。退一步说,为了维护五行论是来之自然规律的说法,把金看成是纯天然的金属矿石物质,那么实际上它很难同木发生自然运动关系,金的常态是一直存在在“土”里的,古代的先人估计也很难观察到在自然环境下的金与木发生关系,在自然环境中,金影响物质环境变化的作用很小,远远比不上空气的作用。与其他像木、火、水、土之间的时常发生的接触关系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3、在五行相生当中,有木生火,其中有一种解释是钻木取火的意思,钻木取火严格来说是人为的结果,有人的劳动成分在里面。有金生水,这个金生水到底怎么解释?有说是被火融化的金属为水,可是这个水显然不能生木的,融化的金属水也不能成为常态存在,此水非彼水,并且这种用火融化的金水显现出来的是人劳动的痕迹,不是自然的行为;有的解释说是金的物体上冷凝的水珠,古人就认为是金生水,这个说法首先一点证明的是这里提到的金属这种物质是人工提炼出来的。如果世界上的水都是因金生出来,会需要有多少金存在!也有解释说是用金属器皿盛水,就是金生水,这种解释就表明是人类的行为了,不是自然现象。在自然环境当中,金属被水侵蚀会生锈烂掉,是自然现象,为什么不说水克金?。在古代,我们的先人还不能解释下雨的现象,为什么不说天生水?遇到干旱,人们为什么向老天求雨不向金求水?现代科学也证明水并不是金生的,单凭这一点,说五行相生是来自自然规律的链条就要断裂开。在金克木的解释中,几乎完全是金属工具对木的砍伐,在这个动态中,既表明了金是经过人加工出来的工具,也有人通过金这种工具”伐木”的这种劳动行为,从而也证明了不是纯自然现象。

  4、在五行相生当中,为什么是水生木?不说土生木?树木都是扎根在土地上生长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没有哪种树木是在湖面或者海面上生长的,这个现象先人应该看的很清楚。关于土生金,也是先人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吗?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矿藏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土生金是先人的主观解释还是另有含义?

  5、在五行相克中,出现了木克土,后人大多解释的原因是木的生长能使土变“瘦”。在自然界当中,大水能冲走泥土,使山体塌方,相对于木克土,水对土的这种危害更大,为什么不说水克土?可是在物质相克当中却出现了土克水,这是为什么?现代人已经意识到,在自然环境里林木对水土保护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木与土是相互偎依的关系更多。还有火克金的观点,如果在自然环境当中,火对木的破坏力更大,为什么不说火克木?在相生关系中却出现了木生火?我们的先人这样编排的原因是什么?

  6、五行当中为什么只有木是有生命的物质?世界上有生命的物质除了木还有与木区别很大的生命存在,就是动物,为什么五行里不设置动物?

类似这样的疑问有很多,从古至今人们对五行论的成因做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并因此涌现了各种流派学说,可是没有一种解释能把这些矛盾和疑问说清楚。有人为了论证五行理论的正确性,避开这些矛盾,另辟蹊径,做了各种的变形解读,如:五行指的不是真实的物质,只是五个符号,如果真是符号的话,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字?偏偏是这五种物质?显然没有道理。也有的把五行学说说成是时空论,更是把五行理论复杂化,等等,有的关于阐释五行原理的理论似乎接近了真相,但是细细考量,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而通不过去。其实,这些理论只不过是依照五行学说变相衍生出的近似理论而已,并不能替代五行学说本身,也远远不能同五行学说的深奥和精妙相提并论。


  既然从历史记录当中找不到关于五行学说起源的原始证据,无从考究,做引申演绎也无法解开谜团,我们只有再回到五行学说的本身去寻找去探寻,看看能不能寻出一些踪迹。

  解读五行学说的第一个大问题,不是去证明它的正确与否,也不要因为解读而去牵强附会,真正的解读,是尽可能复原五行论的原貌,哪怕它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先人的五行学说里面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内容?

  第二个问题是要想探寻五行学说的真谛,首先要明确的是应该从哪个方向来入手,从对五行学说的一些难解的疑问开始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五行学说到底是不是先人从客观地观察自然关系得来的?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就从这个问题来探寻。
  从上面列举的对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存在的疑问会发现,五行论表现的相生相克关系不完全是自然环境发生的关系,既有客观自然关系的存在,其中也明显掺杂了一些人为力量的因素,也就是人类劳动的痕迹。

  这是最关键的发现,那么,先人的五行学说为什么会出现客观自然关系和有人类行为参与的五行论呢?这很难令人理解。

  如此,不如再换一个角度,如果确定五行论不是反映客观自然环境下的物质关系的话,那么先人的五行理论描述的生克关系是不是全部都是纯粹的人类的行为呢?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想法。

  要想证明究竟是不是纯粹的人类行为,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五行生克的这些转化关系人类当时都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当时的先人完全已经掌握!五行生克制化既然在自然环境下不可能顺利实现,也解释不通,而当时先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做到,那是不是人类的主观行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五行生克理论被认为是客观自然规律的观点是不是后人的误读呢?先人最初写下的五行生克关系是不是对自己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真实写照呢?

  为了求证五行理论是人类主观世界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战胜自然,为人服务的思想,我们再以人为主角,来参与五行的生克制化,看看会有什么答案?

  先拿五行相生关系来检验,让我们重回远古时代,那个时期还是刀耕火种的时期,我们的先人在告诉他的后代,地里的庄稼需要浇水才能生长的更好(水生木),庄稼秸秆和树木的枝杈可以燃烧生火做饭(木生火),把野地里的荒草烧掉就有了种庄稼的土地,烧成的草灰也是土啊(火生土),在后山那边挖开的土层里边有金属矿(土生金),把这挖出来的矿石用火煅烧可以造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工具把水引到家的附近,也可以打井出水,我们也可以用造出来的器具盛水(金生水)。。。。。。

  用人的行为来解释五行相生理论,一切概念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原来我们先人的五行理论最初并不是在讲客观的自然规律,而是在告诉我们人类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为我所用的方法。因此发现,我们的先人创造五行理论最初的意图不是讲自然规律,是在讲人类的劳动,讲人类应对自然的方法,是人类主观利用自然的智慧,其中更有令人惊奇的发明创造(像把金属矿石冶炼后做出器具,就是发明创造),先人把自己应对自然的经验和发明创造记录下来,告诉后人,传授给后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理论体现的是先人学会掌握利用自然的力量为我所用、对我有益的主观思想,因此我们知道了先人为什么说水生木,而没说土生木的真正原因,先人告诉我们的意思是种植的庄稼需要浇水才能长得更好,他这里(水生木)最关注的是庄稼(木)而不是水或者土,水生木是先人传授给后人的一种种植技术手段,这里的木才是人的利益所在。

  在五行相克关系当中,我们因此明白了先人为什么说木克土,先人的意思是种植过庄稼的土地需要施肥才行,这里,土成了关注的目标,如果是纯自然的环境状态,不以人的利益为目的,先人一定不会这么说。我们明白了先人为什么会说土克水,先人的意思是用土筑堤坝可以使水按照我们的意愿流淌,用土来“规范”水从而对人有益,我们明白了先人为什么说水克火,先人的意思是如果遇到火灾,可以用水浇灭,我们明白了先人为什么会说火克金,先人的意思是用火可以融化坚硬的矿石制作工具,我们明白了先人为什么会说金克木,这是先人在告诉我们用刀具来收割庄稼。


根据五行延伸出来的其他理论,如:五行正克、反生为克、泄多为克、反克,我们还会有惊人的发现,先人还告诉我们,光知道了相生相克还不行,还要认识到,刀具虽然能收割庄稼,如果拿着它去砍山后的大树,大树木质坚硬,刀具也会掉牙卷刃的(“金能克木,木硬金缺”。五行反克)。庄稼能使土地变瘦,但是施肥过多,庄稼也会夭折(“木能克土,土重木折”。五行反克)。土能挡水,但是如果水太大的话,土坝会被水冲垮(“土能克水,水多土荡”。五行反克);水能浇灭火,但是用旺火也能把水烧干,阳光太烈,土地里的水也会蒸发了(“水能克火,火旺水干”。五行反克);火能炼矿石,但是火不旺没有用处,矿石多了也能把火压灭(“火能克金,金多火熄”。五行反克);只有火旺,才能铸出工具。山后的大树,可以需要用刀锯修剪才能长成我们盖房子用的栋梁(“木旺得金,方成栋梁”。五行正克),水虽然能使庄稼生长,但是雨水多了或者发大水淹了庄稼,庄稼就会飘起来或者淹死(“木赖水生,水多木漂”。反生为克);火能生土,用土覆盖也能控制火势(“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反生为克)。。。。。。

  虽然这些延伸的理论可能是后人所为,但主要思想也都是以人类的利益在谈,知道了我们先人创造五行学说的初衷和立场,一切疑惑就都迎人而解了。《左传》里面对五行的说法是,“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把五行称作五材,意思是自然界存在和产生的这五种基本物质是百姓生活必须的,也是从人的角度来阐述的。


  站在人的立场,我们理解了先人的五行学说当中为什么没有空气,作为当时来讲,空气还不是劳动的标的物,因此也可以说明,五行物质是人劳动的对象,这五种物质恰好在人的作用下相互转化为人所用。说成是先人把五种物质看成是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也是误读。

  我们还可以从天干地支的解释当中去寻找踪迹,在解说天干甲木时,不但只有大林之木,还有无根无枝,栋梁之木的说法,这显然又是在为人的利益在说话,不是为自然说话,这一结果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的,因为在自然界,抛开人类的需要,栋梁之木和枝枝杈杈没有什么区别,燃烧了之后都一样成土灰。在对庚金、辛金的解释中,庚是斧钺,斧钺是工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自然环境没有,辛是首饰之金,也是人类劳动获得的产品。

  我们还可以从五行纳音中找到人类活动的答案,在纳音五行当中,有城墙土、路旁土、屋上土、壁上土,有金薄金、白蜡金、剑锋金、钗钏金,有石榴木、松柏木、杨柳木,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不是自然环境下生成的物质。

  我们的先人当时已经学会掌握了用火,学会掌握了用水灌溉,学会了种植庄稼,不再以狩猎生存,所以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五行当中只有木,没有动物的原因,那很可能是在农耕时期,我们的先人甚至学会了冶炼,开始使用金属制造的工具,应该是距今5000年左右。我们的先人把这些都用五行记录下来,这个“行”字,不止是解释成变化,可不可以也解释成方法呢?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先人学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先人不是在研究组成世界的物质,而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些物质。我们的先人怎么会想到,他的后人利用五行学说当中隐藏的不断创新精神创造出的今天的大千世界,早已经今非昔比。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