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干支显示疾病(下)

干支显示疾病(下)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4 更新日期: 2015-12-23 22:24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物观象,以象明理!
1, 伤灾信息:
金主刀刃等金属的刑伤;水主溺水;木主悬梁自缢;或遭毒蛇猛兽侵噬;火主夜眠颠倒、蛇伤、汤火伤、毒品;土主山石崩压、泥陷墙崩。

2,天干与内脏腑相关。有诗为证:
甲肝乙胆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是膀胱癸肾藏。
天干、地支与外肢相关。有诗为证: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藏胁己属肚;
庚系人脐辛为股,壬胫癸足自来求。
子疝气;丑肚腹,寅臂肢,卯目手,辰胸背,巳面齿,
午心腹,未脾胸,申咳疾,酉肝肺,戌背肺,亥头肝。

3,另外还可以从字形去取象比类人体内外的各个部位:
巳形象四肢的各个关节;卯形象头部发两个耳朵;寅形象人的头脑;子形象男性的生殖器官;丑形象男性的颈脖;亥字形象女性的生殖器官;酉形象头部的鼻与口; 未形象人的2个眼睛和眉毛。
4,九宫八卦包括的地支位置依据人体而取象:离头震兑手巽坤肩膀艮乾两腿脚。
病位(是指:人体的内外各个部位)、病机、病症(八纲辨证:阴-坤、阳-乾、表-震、里-巽、寒-坎、热-离、虚-艮、实-兑)。
五行学说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标明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间和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旺衰力量(太过或者不及)引起的乘(乘:欺凌、倍克之意,极旺的土克极弱的水)侮(侮:欺侮、反侮或反克之意,极旺的水反克极弱的土)[克]和[生]母子相及(连累之含义,母腑病波及子腑;子脏病牵涉母脏)来阐释人体器官组织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心象征火、肝取象木、肾比喻水、肺类似金、脾犹如土——五脏与无行联系在一起。
六腑:胆木、胃土、膀胱水、三焦火、大肠和小肠金。
奇恒之腑:胆、脑、髓、骨、脉、女子胞这6个器官。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也存有不同观点。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导致后世医家争论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关于有无实质形态的问题。此外,近来有人根据三焦概念应用的广泛性,而提出“脏腑三焦”、“部位三焦”、“经脉三焦”、“辨证三焦”之说。
三焦与心包络有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
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又称胞宫、子宫。
女子胞与肾和冲脉、任脉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生殖机能由肾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当女子发育到一定年龄,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足,女子胞发育完全时,月经开始按时来潮,具备了生殖能力,受孕之后,女子胞有保护胎元,孕育胎儿的作用。如果肾气衰弱,冲任二脉气血虚少,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病症。妇女至50岁左右,随着肾中精气和冲任二脉气血的衰退,出现绝经,受孕终止。此外,女子胞与心、肝、脾亦有密切关系。因为月经的产生,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当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时,均可影响女子胞的正常功能而出现月经病或胎孕病症。

五脏的特点是: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脏者藏也。五脏藏精、神、气、魂、魄者也。
六腑的特点是:传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腑者佛也。
因奇恒之腑属阴,又藏而不泻(有脏的特点);同时,又“府”中空的形态特征,与五脏六腑皆不同,所以,称为异常之府。
例如: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脉象和缓有力的这些现象就显示心脏功能正常!这个案例就表明八纲辨证的其中以表察里的常见思路。

5, 运用阴阳特性和五行规律以及八卦的演变原理来指导:临床分析病理、综合诊断、立法制方、施药和服药,取得一定地成效!对人体的中医看病要求四诊:望色泽、形态、闻声音、问病人的病情发展状况、脉象、药物的色、味以及四气:寒、凉、热、温)体察身体病变的主因和牵连部位以及病情的发展速度和面积大小以及影响的程度深浅。治疗身体(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来指导--组合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推测疾病转归以及预后的保健情况。
6, 君臣佐使学说是中药方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制剂原则、方剂结构、方剂形式等方面,由此奠定了后世处方学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制方原则]气(脏位)有高下,病(腑气)有远近(心肺为近、肝肾为远、脾胃居中。),证有中外(表里),治(药用)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单方为奇);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复方为偶);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上者不以偶(少数人服之),下者不以奇(多数人服之)。(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肾服一)[方剂形式:根据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数量的不同而有奇、偶、大、小、缓、急、重等七方之区别]“补上治上治以缓,补下治下治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又讲:“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小方细剂之含义);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还说:[方剂结构]“主病(主要病症的药物)之为君,佐君(辅佐君药发挥作用的)之谓臣,应臣(协助臣药相应作用的)之谓使。”大抵养命之药多君,养性之药多臣,疗病之药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复斟酌之。
在运气之中,分为五运六气。五运为木、火、土、金、水五运,分为大运、主运、客运。六气为风、寒、君火、相火、湿、燥六气,分为主气、客气。这里,运气为主者述常,客者述变,客主加临,变化乃见。客气的变化,主要为司天、左间、右间、在泉。其中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各主:三气之时。如果说:运气用药偏重于外,而脏腑补泻则偏重于内。脏腑补泻是药物的气味随入五脏之后所呈现的补泻作用。五味配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等等;酸主收(能收缓敛散)、苦主坚(能燥湿坚软)、甘主缓(能缓急调中)、辛主散(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咸主软(能软坚),淡能利窍。
由于五脏中五欲不同,五志不同,五伤不同,五过不同,五禁不同,所以五脏的气味补泻也不相同。
对于肝与胆则是四气之温补凉泻,五味之中运用辛补、酸泻。
对于心与小肠则是四气之热补寒泻,五味之使用咸补、甘泻。
肺与大肠则是四气之凉补湿泻,五味之酸补辛泻。
肾与膀胱则是四气之寒补热泻,五味之苦补咸泻。
脾与胃则是四气之温热补寒凉泻,五味之甘补苦泻。所谓各从其宜。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