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青囊經全篇.第三部

青囊經全篇.第三部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6 更新日期: 2015-10-26 11:20

青囊經全篇.第三部
山洋指迷原本卷三
太 祖
经云:“只要源头来得好,起家须是好公婆”。故论祖宗者,必以出身之太祖始,天干龙,太祖在数千里之远,特起名山跨州连郡,高大插天,万派之山,皆祖于此,所谓权星是也(权星,大抵多是土金之体,盖惟土金方能绵直,若水木火星体,流动卓立,而分形多作近祖)。
凡一省一郡,各有权星,仙佛王侯卿相之地,必本于此。小干龙太祖在数百里之远,亦必特达高压众山,或成龙楼宝鸾、琼阁诸形。所谓尊星是也。正干正结之地,必本于此。枝龙太祖,即大干龙之分枝,亦有远至数百里数十里者,贵分台屏帐盖。其次大面星辰,再次小面星体。所谓雄星是也。太祖虽远近不同,均须开极大之势。大八字、大护带亦多行度处,辞楼不作降势,或但有牵连之形,两边护从冈阜少者,为旁龙贱格(此在太祖分龙处辨其优劣)。缪仲淳曰:“山分八面,出各有枝,势之所向,其结必多”。又曰:“众皆趋跄,我独张扬”。皆辨贵贱正旁之捷诀。盖出身处关系最紧,前途虽远,莫不预定于斯。管氏曰:“远夺天地踪迹,已形于此”,出脉正指此也(此篇因太祖而兼及分龙)。
分 龙
分龙即出身处(分龙者,太祖山之出脉,前去龙身自此分出也),杨公谓之源派,定祖宗,穷本源,察长短,辨真假,审力量,莫不于分龙处观之(分龙与分枝不同,分枝者,从大小干分出也)。
未分龙以前,虽有高峰大岳,乃众山之祖,本山太祖,必以分龙处为是,故以之定祖宗。
未分龙以前,虽有千溪万壑,乃众水之流,本山水源,必以出身处旁分两水,夹送龙身,渐以成大会于局内,与外明堂者为是,故以之穷水源。
未分龙之前,虽有千里之龙,乃众山所共,无与本山之短长,必以分龙处来历千里,便知有千里之龙,故以之察长短。
未分龙之前虽有至贵之龙,无关本山之真假,必以分龙处开面出脉者,为真龙。否则是假,故以之辨真假。
未分龙以前,有至美之龙,如祖父富贵,可以福庇子孙,然必分龙处星辰开面,肖其祖父,方承其荫。若开面不美,祖宗虽美,意必他属,纵有结作,小地而已。
又如未分龙以前,有至粗之龙,如祖宗贫贱,不免贻累后裔。若分龙开面星辰,仍显祖宗之粗蠢者,方可限之。如变粗出嫩,前去定结美地,故以之审力量。
是以分龙处要开好面之大星辰,子微曰:“分龙要起大星辰,其位最尊,不起星辰气不生,要蝉翼护带”。董德彰云:“出身处有蝉翼护带,前去必结大地,要线脉行鹅顶,而不顾人”。蔡氏曰:出身处线脉鹅顶,方见来历之真(线脉者,出脉细软,鹅顶者,山头如鹅顶之突出,线脉于顶下胸腹间也),要翔舞自如。杨氏曰:“真龙屈典不朝人,挺然直出势最尊”,要有屏帐。卜氏曰:“出身处列帐,要蜂峦成座”。子微曰:“龙无星曜低低去,此是贱龙出身处”。要盘旋曲折。又曰:“龙行身直不回翔,此是死龙多不祥”。故龙之贵贱生死,只在分龙出身处定之,出身美而到头不美,必有闪结,到头乃其伪气。出身不美而到头美者,必是小结,不悠久也。
                中出偏出
  山龙中出偏出,凡开帐落脉高大星辰,皆富并论,惟太祖出身处为最重,此面中出者,前途所出皆中,即行度处,偶有偏闪,其大势自然不离于中,力量自重。此面偏出者,前途所出皆偏,即行度处,间有中出,其大势自然不离于偏,力量亦轻,其所以偏出者,气禀之有厚薄也。禀气厚者,正而不偏,或先正而后偏,其力轻重可知。禀气薄者,偏而不正,即间有正出,或偏重而正轻,或偏真而正伪,其间不可不辨,今人薄偏喜正,大都不顾其伪重轻,曷不以中出偏出之间,视其开面之有无,衡其优劣。
应 星
应星者,太祖前之再起星辰,以证应其所受之真假贵贱也。盖太祖尚是分派众共之龙,惟应星是穴山独受,无应星,太祖虽美,其注意不在此,有应星不开面亦假,粗而不文秀者,不贵。高大与太祖并峙,尊卑失序,须略小乃颖异。合尖方圆三吉之体,开面端庄,方足证其所受之真贵。杨公曰:“看他辞楼并下殿,出帐耸起成何形,应星生处别生名,此是分枝劈脉证”(楼殿喻太祖山高大,辞楼与玉者,应星也)。吴氏曰:“寻地先须认祖宗,更于离祖察形踪,辞楼下殿峰峦秀,须识前途异气钟”,皆指应星言也(二诗前一首言应星辞楼下殿合尖方圆吉体者,可证龙身之贵,后一首言应星特起特降峰峦秀美者,可证前途结地之大)。
辞楼者,如臣辞君,客辞主。下殿者,自殿顶而下至二簷三簷,直到阶陛也。辞与下者,即特起特降之谓,然必先下而复辞,不特地而降,缓缓牵连而降者,不得谓下殿,必须自山顶下至山麓,方成特降之势,不特地而起,缓缓牵连而起者不得为辞楼,必须离祖数里,顿起大星辰,虽不可与太祖相并,亦须成座尊严,作置地步,堪为次祖,如此龙方有势,前去必成大地,行度之间,亦须特降特起,有一二座峰峦耸拨者,方是贵龙楼殿,惟干龙有之,枝龙即无,然自陟降之势,亦宜如是,若牵连而断不成断,起不成起,起即不起,断不即断,所结必小。              
祖宗远近
经云:“祖宗积累有根,其子孙终须与人别”。所谓积累者,非徒一太祖一少祖也,少祖以上,其间低小星辰,可以无论。凡有高大出众星体,不论多寡,均为远祖远宗,以历代积累根基甚厚,故子孙发达亦长。 祖宗节数多者,力大而久,节数少者,福微而短。干龙长而祖宗多,枝龙短而祖宗少。分挂枝龙,无特起之少祖,况远宗乎。凡远祖远宗开面地步,与太祖同论,但太祖如开创者,所开最大,开面不美,地步不广,便非贵龙,开面地步俱无,即是砂体,远祖远宗,如守成者,关系少轻,面小星粗,无伤大体,惟近祖近宗,星辰丑恶,开面全无,出脉如急牵线、覆鹅毛者,虽远宗甚美,亦不能裕发,后行至此节,不免灾凶。若闻开面星辰,胜于太祖太宗,行至于此节,必致富贵。故远祖远宗,虽关休咎,而近祖近宗,更系祸福也。
  少 祖
将入局数节,特起大星辰为少祖,廖氏谓之主星(高压众山者,堪为方之主),比祖远宗关系犹紧。入式歌云:“若是山家结穴龙,定起主星峰,主星大小合龙格,造化便可测”。言结穴之龙,得特起少祖作主星,合龙格也。上格应大富贵,中格次之,下格又次之,贱格小康,凶格应凶祸。台屏帐盖成座大星,缠护叠叠,上格也。开面尊严,星成大座,缠护不缺,中格也。开面端庄,星成小座,龙不孤单,下格也,牵牵连连,前后相等,无特起特断之星辰,贱格也。虽有特起星辰,粗蠢丑恶,凶格也。星辰高耸而不秀丽,不开好面,亦凶格也。不入格之少祖,可以无论,成格之少祖,在穴后二三节间,其力重大,若离祖太远,则无力,结作寻常,得穴后一二节间,再上起开面好星辰,方能融结大地,入式歌云:“二三节后合星辰,福力实非轻,节数远时福力少,再起主星妙”,语云:“穴坐主星,高尚出贵”,即此意也。
         龙 格

(上篇耑论少祖贵贱,此篇统论龙身以定优劣)
今人见元武后一节之顶,以父母名之,二节之顶以少祖名之,后龙许多节数,俱以远祖远宗名之,并不论分龙长短,星辰吉凶,漫谓之祖宗,无怪大小不明,祸福莫辨也,必须察分龙之长短,方可定祖宗之多寡,观星辰之吉凶,乃可推后代之应验。
如龙身短者,分大龙一二节,即入穴,分龙便作太祖,入首便为元武,而无少祖远宗。盖未分龙之前,虽有许多节数,众龙共之,本山只分其壮气,不得认为已之特起,故曰:“挂祖分受,发福不久”。又如龙身长者,虽有许多节数,若不特起高大星辰,但低小牵连,兄弟相若而来,两边护从少者,不得跨龙长而祖多也,如此者,虽有开面,不过四五等格。又如虽有特起高大星辰,若不跌断成势,对看似成星体,横看牵长一条,亦不得夸祖宗之高大。若此者面必不大,从必不多,亦不出四五等格。又如虽有顿跌星辰,若不能特起特降,开面成座,枝脚横铺广远,但伯仲相若,形如锯齿之齐,枝脚短缩而不扬者,亦不得夸星峰之秀,如此者,虽节节开面,不过三四等格。必有成座特达之星,开大面而出低脉,前后间星,主于其间(雪樵子曰:问星有二:星无变化要间断,有变化要间出,间断者寻常,星辰亦可。间出者,须如鹤立鸡群,一见令人刮目),大小收放,相间而来,送从之山亦起,星峰拥护,方为三等格。中富中贵,翰宛科甲之地。若有开肩展翅,列屏列帐,成座尊严,占地步广阔之大星,主于其间行度处,大者极大,小者极小,收处极收,放处极放,如祖孙父子相间而来,送从之山叠起星峰卫护,有聚E行E坐E之气象者,方为一三等格。凡圣贤仙佛,后妃王侯将相,大富大贵之地规模大抵如是,故辨地之大小,只在星辰极尊不极尊,地步极广不极广,肩臂停匀别之。又有近省城之随龙穴,与出洋之大旺龙,枝枝结果,节节开花,但分得大龙二三节,或只得贴身一挂,护从多而面大者,大富贵。护从少而面小者次之。倘山体小巧细嫩,不能复开大面,而得砂水真向者多,即与大面等。盖后面原是一二等龙身,来自数百十里之远,帐峡多而脱卸净,一节胜彼百节,故龙不必长,一尺胜彼百尺,故面不嫌小。
枝 干
龙以枝干名者,以木喻也,木自根达于巅曰:干。旁出曰:枝。干复分者为小干,枝复分者为小枝。大枝即枝中干,小枝即枝中枝,故有大干小干,大枝小枝之别。古人定枝干法有四:有以水源长短定者,如大江大河,夹送龙身者为干龙;小溪小涧,夹送者为枝龙,或一边大水,一边匝水,或一边小水,一边大水,夹送者亦为枝龙。有以云雾定者,如高峰大嶂,其巅常有云雾者,为干龙,低小而无云雾者,为枝龙。有以星峰有无定者,如浑厚博大,不起星峰者,为干龙,秀岭顿跌星峰多者为枝龙。有以峡中人迹多少定者,如干龙数千里而来,断处多系省郡通衢,峡中人迹繁多,枝龙数里一断,断处为乡村小径,人迹稀少是也。
予定枝干亦有二法:一以峡中所到两边大界水定之,大干龙峡中所到大界水,必数百里而来,小干龙数十里,小枝则里许而已。又以太祖分龙处细审落脉,正干必纵横自如,不顾他人,旁枝必环抱护从,面面相向。枝干之分,二法亦可尽之矣。
然枝干不可以长短论,有枝长而干反短者,盖干龙每从腰落,而旁龙前奔数十里,以作护卫,若不以地步广狭,开面多寡大小辨之,何以别其重轻,分其主从乎。但干龙结穴,有脱嫩而结,亦有不脱嫩而结,其正副嫡支,又混于众枝之中,似难分别,惟以节节开面,纵横收放自如,护从环向多者,为正干龙,分枝挂枝,亦看大小不同,仍以护从多、地步广者为优。又如分枝正落共一龙身,欲识其轻重,亦以此法定之。
                老 嫩

  龙身老嫩,以木喻最肖,盖高山穷谷之中,万山于此起祖,众水于此发源,龙椽者而不结地,如木之根本处无花无果也,迨其行行渐远,至半洋半谷之间,一边大水尚行,一边小水已合,龙身渐嫩,而地亦渐结,如木之分枝处,渐有花果也,其分枝有老嫩不同,轻重不一,只以开面大小,地步广狭衡之。迨行愈行愈远,至大河大江大湖大海之际,万水于此同归,正龙于此大尽,其将尽未尽之间,乃龙最嫩极旺处,结作多而力量大,如木之正干正枝,花果极盛也。盖老山起祖开面方始,未始脱卸,水初发源,少有会合,即有分出嫩枝,力量微薄,及行至半腰,开面渐多,脱卸渐净,有小水可收,渐能结地。若大龙将尽未尽之间,历数百十之帐峡,经千百十之开面,脱卸极净,诸水皆聚,各开好面结地,所谓枝枝结果,节节开花也。但结地处仍以砂水多者为胜,是以山谷之间,必有数十里来龙数十节开面,台屏帐盖,缠护多而地步广者,方结大地。若大龙将尽未尽之处,只有里许,龙身数节开面,或一二节开面,有一二座台屏盖帐者,亦成大地,是一节胜彼百节,小面胜彼大面,一股缠山,胜彼数重关锁,小山砥柱中流,胜彼数重大山,塞居水口也。
  至于枝龙出洋尽处,与干龙结正穴后之余气,虽与山谷间之例有别,若本身不开面出脉,而无穴情者,不可以为脱卸已尽,寸寸是玉而插之。然山谷龙身,节节开面,跌断多者,亦曰:嫩。出洋星体不开面,或偶有开面而无跌断者,亦曰:老(平洋特起高大粗蠢,出开面而无出脉者,系他山用神,如北辰洋门之类是也)。故山谷亦有大贵地,出洋尽多下贱龙也。有等大龙行度,倏变为低小星辰,开面而起伏,而出嫩枝,不数里忽变为高大粗蠢,不开面起伏,而成老山,及至数十里,又变为老嫩,嫩又变为老者,总之,老处分结少,嫩处分结多,老处分结,非数十节不能成地,嫩处分结,数节便成良地。

             内 外

  龙有盘旋之势,即有内外之分,既有内外之分,即有轻重之别(内外者,局内局外也,假如一枝大龙结穴,两边必有帐作包裹,在帐内结者,为局内。在帐外结者,为局外,局内结者力重,局外结者力轻)。
  如大龙左旋,则左为外,而右为内,两边分结地,必左少而右多,左轻而右重,大龙右旋,则右为外,而左为内,两边分结之地,必右少而左多,右轻而左重(此内外就盘旋之势言之,左旋者,以右为内。右旋者以左为内,言其势之所抱向者,为内也)。盖外边如背,逼近大江大河,水浩瀚而风吹散,山亦多祖,内边如面包,含小原小坂,水细小而气聚风藏,山亦多嫩,故内边略挂一枝,胜外边特发数节,外边数十节龙身不及内边数节之力,内边即傍门借户,略有包裹便结,外边非自立门户,数重环抱不可,外边惟恐见大水,只见一线无妨,枝龙不纳干水故也。内边惟恐不见大水,任是洋朝愈妙,自家血脉故也。如杭城之南山右旋者也,江干为外,西湖为内,孤山左旋者也。古荡为外,西湖为内,傍西湖结地者,不止数百处,傍江干古荡结地者,不过几处而已,内边大富贵地,不可枚举,皆是傍借门户,见西湖者,仅多边,惟江丈昭祖地,在眠牛山下者,果为大地,乃自立门户,不见江水,其龙亦自有帐峡特出数节方成。西湖大地,但得一节而结穴者尽多,此内外轻重之徵也。
           开 帐
  廖氏曰:大凡开帐要中出,角落未为吉,左出为轻右更轻,轻重此中分。又曰:十字帐为上,丁字帐为次之。金水帐为上,水星帐次之(十字帐,穿心中出,丁字帐,直来转横,亦中心出脉开肩明显者,为金水,模糊者为水星)。
  蔡氏曰:“开帐穿心,如人之有肩,如弓之有F,阔者数十里,或六七里,狭者一二里,或一望之远最大,龙身分布一二百里,凡此方为正穿心(后龙撞背而来,中心出脉,即十字穿心帐)”。三五丈间,不足为正穿心,不过中心正出之龙,三五十丈者,只谓之小穿心,余止蜈蚣节而已,所谓正穿心,不能多见,数十节间,或止见四五节,或一二节者,其余亦须不离中心出脉,传变不B,气脉不散,而正出之间或盘旋飞走,或抛梭袅鞭,或蜂腰马领,或凤舞鸾翔,或蛇曲蝉脱,或登阶降陛,变换不一,只要龙身真正,不必定泥十字穿心,即间有丁字帐,亦为贵格。
  有等穿心之格,帐梢又起圆峰,高峻丰厚,自带仓库者,主大富。
  又有开帐之前,中间细脉垂下,突起俊秀之峰者,为帐内贵人,主大尊贵。
  又有穿心出脉之帐,两肋高起圆峰,不与本身联属,侍立两旁者,为暗库星,主富盛而多姬妾,然小穿心蜈蚣节,已为难遇,况开帐正穿心乎。至于贵人仓库,犹为罕见。
  或曰:帐有真假乎?曰:在帐中出脉开面者为真,否则是假,但此就统体而论,如后龙祖宗甚美,前而子孙俱开好面,占地步多者方佳,若祖宗不美,昭(即子孙)受伤,中间虽有一二节穿心帐,亦作假论,如玉尺经所谓尹琼瑶姬祖地是也。若横龙分降,借势为帐者,须前途自开好帐,即借势亦为有力,不然,不足恃也。
  或曰:帐字何义?曰:古人以行军帐喻之,谓出了后帐,又开前帐,如行军帐,一定不移也,玉髓经云:帐者障也,谓横开广阔,能障其风,不使吹脉,障住外山外水,不使逼近龙身,即是占地步之广(帐有二义,指间广阔如一字,屏者曰:障,分开大八字而包裹到头背为帐,稍有不同)。
  或曰:帐角结地,能灭正龙之力否?曰:开帐面小,护带少者不能脱卸而去,枝叶自疏,帐角何能结地,如穿心帐开面极大,护带亦多,脱卸而去,枝叶自茂,定有融结,若正龙开帐面小,而帐角反开大面,岂惟灭正龙之力,旁者反为主矣。否则帐角分结,犹见正龙力量之旺,帐角又有帐峡犹见地步之广,其轻重亦随正龙,惟富贵终有正旁之别,初落之帐角分结力尚小,中落之帐角分结力渐大,分枝挂结亦然,小龙小帐,不能有此。
                         盖护枝叶
  龙身所分,开帐之外,总名枝叶,分之则有数名,自逐节分出者,为枝脚桡掉,自祖山分出随龙同行,不到穴而先停止者为送。随龙同行,而先到穴前回旋作护者为迎,横障穴后,不抱左右者,为托乐,又为之屏。特起大星辰,分开大面,肩翅长垂,两角盖过数节数十节者为护盖,盖过龙虎为缠护。护龙起秀丽之条,端拱于穴旁左右者,为来辅,端拱于穴前左右者为侍卫,端拱穴后左右者为天乙太乙,端拱峡之左右,一为天弛天角,日月旗鼓,端拱帐下左右者为暗仓暗库,金童玉女。总是龙之本身分出,所以卫龙穴者也,不自本龙分出者非。然本身已成贵体,得他龙真面相向,虽非本身分出,亦可借用,若背来驼我,或无背无面,即本山分出,亦无益也。
  或曰:护盖枝叶,必宜兼有,或有此而贵彼者,如枝脚短少,无护盖可乎?曰:若逐节枝脚停匀,交互适当而长远者,不必祖山之盖送,如梧桐、芍药、蒹葭之类是也。如自近祖分出两股护砂,能盖过数节者,不必递节,不心长衍,即无枝脚亦贵,如上天梯、串珠龙、芦花鞭金钟、玉斧、卧蚕吐丝、九天飞帛、仙带飘空、金蝉脱壳、玉几上轩之类是也。
又如近祖一边无盖护,一边生枝脚,一边无枝脚者,则无护盖,一边不可不生枝,一边不须生枝,如杨柳长卷廉殿试之类是也。
  又如自本身分出,零星墩阜,如飞花片片,寒鸦点点之形,两旁拥护者,不必显有枝条长垂盖护,亦为贵地。如芦花袅换骨龙落地梅花之类是也。若既有近祖之盖护长垂,又有逐节之枝脚繁衍,非都会之大干龙,占千里之地步者,不能有此。若护盖俱无枝脚又少一边者,公分有亏,两边皆然。神庙之地,有等出洋龙在大田大坂,傍大江大河,既无盖护,又少枝脚,或以高田作护卫,或以水绕当山者,而穴山开面,出脉局曲活动,有矬平呼吸浮沉之动气者,便是富贵云地,如平洋单独龙之类是也。然究其远祖,必有屏台帐盖之格,送从缠护之多,来龙长远,脱卸净尽,方能有此,不然,淮杨一路,平坦无山,何以亦有大地,而平洋单独龙,何以备多下贱者,总宜究其来龙贵贱,送从有无,然后定其优劣,缠龙在山谷,愈多愈贵,托山非横山无降脉者,不须来辅,有龙虎不必待卫,天弧天角,非大贵龙不能有之,既成大地,无亦何碍。
  或曰:龙身短长,枝脚不称,可乎?曰:龙长远,枝脚亦宜长远,龙短小,枝脚亦宜短小,龙高大,枝脚亦宜高大,龙长远,而枝脚短小为结龙,龙短小而枝脚长远为到龙,龙高大,而枝脚低缩为独龙,龙枝脚贵停匀,若偏枯为病,则宜顺护,反背为逆,则宜圆净,尖利为煞,则宜秀丽。丑恶为贱,则宜整齐,散乱为荡,则宜合格。贵形吉形,贱恶为凶,故龙之贵贱不同,其美恶亦形于枝脚,观枝脚之美恶龙之贵贱可知矣。
         过 峡
  古人论峡以出脉偏正定吉凶,正者,两边有护送为吉。偏者,一边无护送为凶,于微论峡则以峡山形吉凶,吉形贵形,夹护皆吉,反此者凶,予但以开面出脉为重。凹面者,虽旁出力轻,犹不失为真龙,不开面出脉,虽中出无生如劐,故山外皆内面者,吉形固吉,凶形不过吉中之疵,如皆来能我,或无背无面,凶形固凶吉形何取,有等过峡起脉之山亦死,落脉开好面者,此行龙脱卸,将尽未尽,必有分枝相落之地,前途可觅。
  阴阳峡者,即雌雄峡也,如匪人雌雄狗二般,一边开窝而落脉者为雌,一边走珠而起脉者为雄(XXXX),或劐落而雄受(雄落者,落脉凸而有脊,雌受者,开窝递脉也),雌边虽有窝穴,葬下未能得福(开高递脉,真气未止故也)。
  或曰:高山之上,并无跌断无峡,可知亦结大地者何,曰古有高山峡之名,尽山上梁中另辟世界,则山上自有平地,其起伏跌断处,即谓之峡,但在下面仰视,则不能见其脉,高山之上有平也,理有跌断,若无帐无峡,不另辟世界,何能结地。
  崩洪夹贡,穿江过涧之石脉也,石脉从水中过,是山与水为朋,水与山为共,故曰:崩洪。惟平洋江河中有之,盖平洋数千里来龙,至大江大河,势不能住,则渡水而过,其过也,必开帐势,两边枝脚,一齐涌来,如鸟之将飞,必先矬其翅而起,石骨过处,水必两分(龙渡河水必在石分流,方是过河之脉,其力自大,石骨形象不拘)。但水面不能见耳。山谷水跌泻溪涧,两边山脚石骨虽远,而彼岸田水不随龙势前行,反流入过龙河中,即在平洋,只以山脚论,并非过龙,谓之崩洪峡者非(龙既渡河,则龙势前行水自随龙脉前去,若反流入过龙河中,仍是山脚相连,非渡水之龙也),然渡水之龙,亦必开面方有一脉透过,中有龙者,其水两旁分流,或上面之水,向一旁流去,而河中水亦必两分,故云非石骨不渡水,但转到无山处,硬土亦能渡,只要中浅旁深,若不开帐作势,枝脚边有边无,来不海涌,水中虽有石骨,彼岸虽有墩阜,只以星散云断论,至于穿田渡水,则以河滨来去为凭,虽在极平处,仍有枝脚墩阜可证。
  玉湖峡者,当脉横生池湖,脉在水中过也。
  天池峡者,峡旁各生一池,或只一边有池,一边低田低地,脉生中间过也。玉池峡者,当脉中心生也,脉在两边过也,其水是龙气停潴,非因雨水积池湖,是造化生成,非人力穿凿,深大力大,浅小力小,四时不涸,清而不浊者贵,忽然干涸浑浊腥臭衰竭之兆,果是相所之祖,台屏帐盖之龙,节节开面,地步广阔,有此更证其实。中等龙见之亦只寻常,下等龙见之何益,故只观其地步之广狭,开面之多寡,龙格之优劣为主。
  古云:峡前峡后好寻龙者,以龙身逶迤,路远将过峡,久勃之势,昂然而起,旺气一聚,过峡后方兴之热,跌然而起,旺气亦一聚,必有旺气透于两边,一开面降脉,即借峡中之迎送为门户,而穴易成,或自立门户更妙,然惟嫩峡有此,老峡则否(节节开面,枝叶旺盛,龙势盘旋,有蜂腰鹤膝者,为嫩峡。牵连小面枝叶稀疏,龙势径直腰硬者为老峡),骑龙穴顺骑固须开正面,穴前周密容聚,俨如前面,不去倒骑,亦须倒开正面,左右砂层层回转,俨如背后生来环抱有情方妙,然峡前峡后,分挂一枝,结地者,十之八九,骑龙结穴者,十之一二。
  或曰:今人见山跌断,即以峡名之,并不问迎送有无,无迎送者,亦能结地否,曰:峡间有迎送者,惟大富贵地如是,小龙止有跌断,何能有迎送之砂,但跌断而得开面,出脉前去,亦结小富贵,地不开面,而跌断方在所弃,正小枝龙并跌断亦无,何能有峡,惟视其开面有无多寡而已,有等大龙来处,过峡重重,俱有迎送,至入首数节,只跌断而无迎送,亦成大地,不可以到头,但有跌断无迎送短之。
  按:骑龙穴居龙脊,后有两砂送,前有两砂迎,似雌雄峡者真,前两股包后,两股在内则顺骑,后两股包前,两股在内则倒骑,出晕在侧,砂必边高边低,或边顺边坐,高枕顺向低败逆,而横骑倒骑四正无偏,则居中骑之斩关,则无穴晕,正脉前行,借峡中迎送,如岩前栽得法,亦发有余枝,前去数节而后止者,亦名骑龙,若前亦只有一节,便大水会合,则为斩关,主山耸秀,亦能催官。然骑龙斩关,以横骑为上,顺骑须凿池截气,开沟散水,倒骑龙高穴者,砂水自真,若低穴倒不能收水,故曰:雌边未能得福。
附雄落雌受峡图
             入 首
  入首者,到头数节也,子微论龙格穿落传变与廖公李氏之论龙格,皆以此数节定吉凶贵贱,盖太祖太宗,犹是远龙,惟此处最为切近,若入首不美,祖宗虽美何益(必有他结),入首既美,祖宗必美可知,故寻地捷径,必以入首数节为主,开面者真,不开面者假(寻地有二法,有自祖宗寻起随龙看到结穴处,有自结穴处逆寻到祖山,然结穴既美,后龙必美,故从结穴处逆寻到祖山者为捷径)。台屏帐盖成座,星辰护卫砂水重重真向者,富贵,牵连小面单砂单水,拱高者小康。
            胎息孕育
  语云:“千里来龙,只看到头一节”,赋云:“入首成胎犹防死绝”。故胎息孕育,止入首更为切要(大成云:主星后一顶为胎,胎下束咽曰:息,主星顶口乃成穴),此处不成,穴必他闪,盖元武后一节为父母(穴山之盖山是也),父母开面出脉为受胎,开面者,阳气发舒之象,出脉者,阴气束聚之形,开面处有垂头,是俯而施之之象,出脉处有还K,是仰而承之之形,阴阳相配,俯仰交孚,则受胎也,胎前跌断细如蜂腰处,谓之息。如母之受胎而养息也(此论父母山阳面出脉),吞武顶前(是穴为顶前),有隐分隐矬之微者,是气之呼而沉,又有前起贴体微泡,为化生脑,是气之吸而浮,化生脑前,亦复有微分微矬之呼而沉,微动微起之吸而沉,谓之孕(此论化生脑,开面出脉孕以化生脑为主,上自穴山顶前下至半山递脉节泡谓之孕也)。如母之怀孕,而孕之呼吸,浮沉,与母息相通也(言孕之前后呼吸浮沉与父终了母山之气脉相联也),孕下起孩儿头(一节临穴之毬簷),开端然之面,又有隐分隐矬,微起之动气,谓之育。如子离母腹,而自其呼吸沉浮之动气,故能育也(此论毬簷开面出脉)。是以胎息孕育,全在开面方成,而生机又在呼吸浮沉之动气也。
附论:古人论胎息孕育,有始于少祖山,有始于父屏山及有以毬簷为胎,而息与孕育亦异者,何也?盖时物之生,莫不有胎,天地亦一物也,太极未分之时,包天蕴地,浑沌即天地之胎,人之胚胎,亦混沌之象,及乾坤定位,而寒暑递更,男女攸分,而子孙相继,即寓息与孕育之义焉。山川亦以二气成形,得扶与凝静之气,高压天下名山,绵亘东西南北,不知几万里者,昆仑是也,万山之派始于是,万山之胎亦成于是,其分枝臂脉,即是息也,各郡各都,特起名山,孕也,建都建邑之地,育也,以龙身发脉论,当以太祖山为胎,分龙为息,小祖山为孕,穴山为育,以行龙入首数节论,当以少祖山为胎,过脉为息,父母山为孕,穴山为育,先生以父母山为胎,出脉为息,穴山化生脑为孕,孩儿头为育者,以真切近也,然此就大山博换,小山出脉结穴者言之,若仅系穴山三分结穴者,则当以穴山化生脑为胎,垂头出脉为息,半山突泡为孕,毬簷为育矣,其以毬簷为胎者,亦可递推,乳突窝钳篇,所谓承胎而葬,堪舆经所谓点穴须浮息是也,胡古人论虽不同,意各有在,先生因其意而申明之,是以切近最要者言而之。
                裀褥唇毡
  裀褥者,坐下之软肉也,唇毡者,穴前之余气也,有裀褥方有唇毡,则唇毡又为裀褥之余气也,分而名之,穴前平仰圆收者为唇,唇下又铺一层平仰肉者为毡,有唇短而毡长,有唇长而毡短,有唇毡长短相等者,总宜有仰起托起之势,两角收上,中央弹出,四体宽平,不欹不削者为真,开口穴唇吐口外,乳突穴唇吐B内,有口无唇为空穴,有唇无B为死穴,B者唇旁之两边砂兜收也,口开阔大而长者,口内应有小唇,突生脐靥而凹者,唇内宜有小口,临田无近案者,唇毡俱全为妙,在山有近案者,只有唇收便佳,高结之穴圆唇非长大平坦而兜起不可,低结之穴与有近案者,只要有兜起之意,稍峻无妨,其唇短而高起者,毡宜阔大,唇长而平坦者,毡短亦无妨,若似反弓鳖裙者,地必假,盖唇毡是裀褥之余气,铺来无唇毡,则裀褥亦假,故所谓裀褥者,不惟穴旁坐下宜有,穴后穴前亦宜有之,穴旁无裀褥,则无胖腮,穴后坐下无之,则不和软(穴后即毬簷之后),穴前无之,则无唇毡,何以成穴,惟有裀褥,自有唇毡,不致欹斜尖削,而见其余气之旺也,余气旺者,虽小地亦发人丁,左边多者长盛,右边多者幼盛,面前多者,众房同盛。
  故曰:每见穴前数尺余气,子孙则多,大片余气,子孙反少,何也?曰:穴前虽有余地,而非本身铺出,或从左或从右铺来,而一边界水,隐隐从穴前割脚过者,或左右俱铺来而两边隐隐界水,从穴前割脚合者,或从本身铺出,而托起平仰之势,如覆鹅毛之削下,龟背之有脊者,或虽托起平仰,而穴后不开面,无矬平者,虽穴前铺出一片余地,皆非余气也。盖气随脉行,脉随气止,气脉凝聚,自然四体融和,精神发越,二边界水割脚而过者,必唇侧而无毡,两边界水割脚而合者,即有口而无唇毡,穴后无气脉也,不能托起平仰者,生气不收也,如覆鹅毛龟背者,阴煞不化也。后无矬平者,即无动脉,脉死气散也,气尚无有,何能有余。真气既无,虽有余气何益。此皆裀褥唇毡不真故也,余气少而下旺者,可不方言而喻矣。
            余 气
         (此篇论龙身余气与前篇论穴前之余气有别)
  古云:“大地多从腰里落,迥转余枝作城廓”,余枝即正结之余气也,盖龙如瓜藤,瓜之结实,多在藤腰,反将尽未尽之间,近根之处,正藤之杪,即有所结不堪为种。真龙结穴亦然,正穴即结,其余气或从龙虎肘外,或从官鬼前后,及缠护禽曜边曲折而去,或山或地,或作水口,或成阴地,阳基有数里而住,数十里而止者(只要真情拱向),无论远近,去而不结者,力小,去而结地者,力大,故省郡之大干龙将尽处,闪落一枝结穴,而以省郡为用神者,封拜之地。经云:“余气不行数十里,定然不是王侯地”,盖小地以砂为用神,大地以正龙为用神。如韩信将兵,汉高将将也,惟分落之小枝,如结瓜之子藤,但得独立门户,自然风藏气聚,不论前去余气有无,然所谓余气者,内观外观,俱要真面向式而后去,去而复回顾者方真吉(有外背内面之真情拱向为有顾恋之意)。内观似向,外观似背,远砂似向,而近砂反背者,乃鬼山也。撼龙经曰:鬼山亦自有真形,形随三吉辅弼类,九星皆有鬼形样,不类本身不入相。故真龙之鬼自有种类,有此龙必有类型之鬼,而小枝龙则另生头面,不与本山类形,是以余气鬼劫小枝龙之鬼气,三者又各有别。
            论地步本于开面
  开面地步,虽分两样,然开大面,即是占地步,无地步,即是不开面,何也?大八字一统罩尽护带数重,两边送从缠护,面面相向,非开大面乎,贯顶出脉,护带全无,兄弟山挨近本身者,非无地步与不开面乎。故开大面,地步自广,开小面,地步自狭,不开面,地步自无,盖面之大小,不专指本身言,亦兼羽翼护卫言之也,羽翼护卫多者,地步广,虽本身之面小,亦为开大面,无羽翼护卫者,地步狭,虽本身之面大,亦为开小面。故开面地步,总是一事,但自身之肩臂眉目肌理之分言之,则为开面,自外层之羽翼护卫言之,则为占地步,论其真假,非肩臂眉目肌理之分不可,固一事而两名者也。
  论开面地步包括形势星辰
  秦汉时,论形势。唐宋时,论星辰,今人止知论势,其次论星与形,予独论开面地步者。盖以山川古今不改,吾人所见不同,总皆发明山川之秘,如狐首青鸟,葬经以形势察性情,以性情察生气,撼龙疑龙玉髓经泄天机之类,以地下山形,合上天星象,以人间庶物,状山川变形,逐类推求,随形模仿,皆格物以明理,非初学所能骤。至于开面地步之说参悟万山性情,总归一贯机窍,意浅言详,人所易晓,况形势星辰,亦皆包括,诚以山龙无关开面地步,即不成形势星辰,何也?未有不开面而能成形势者也,未有不开面而能成尊严降势者也,未有不叠叠辗转开面,而能成飞舞踊跃之势也,未有开面之羽翼,不面面相向,而能成团聚回环之势者也,未有不占地步之广,而能有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势如降龙水绕云从者也,未有不占地步之极广,而能有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势如万马自天而下者也。廖氏曰:胃是脉从顶上柄,星峰不现头,饱是浑如覆箕样,丑恶那堪相。杨公曰:大抵星辰嫌破碎,不抱水身多作落,皆星辰不开面之说也。葬经曰:形如乱衣,妬女淫妻,形如仰刀,凶祸难逃,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又曰: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势如惊蛇,屈曲欹斜,灭国亡家,此皆不开面不占地步之说也。入式歌云:好格面平方合样,面饱何劳相,不开面者,其面能平而不饱乎。撼龙经曰:作穴分金过如线,曰分金者非即开面之谓乎。又曰:高山顶上平如掌,中分细脉如蛇样,平如掌即开阳献面,如蛇样即束阴吐气,中分即隐显之分,又非开面之谓乎,然则古人之论形势星辰,未尝不寓开面地步之意,但不明明道破,予故发其隐微,不言形势星辰,而详论开面地步也。
             
              饶 灭
  饶灭者,多者为饶,少者为灭,即挨加法也,盖晕心标准,左右均匀,挨左则左少右多,谓之灭龙饶虎,挨右则右少左多,谓之灭虎饶龙。又如龙先到而在内,虎后到而在外,龙近虎远,作穴挨近龙边,即是灭龙饶虎,虎先到而龙后到,虎近龙远,作穴挨近虎边,即为灭虎饶龙是也,其龙虎不交抱,而龙山低虎山高者,亦宜灭龙饶虎,虎山低而龙山高者,则宜灭虎饶龙,又落脉饶灭之法,如脉从左落,势必趋右,宜右边受穴,左耳乘龙,棺头宜亲右边,棺脚宜近左边,亦曰:灭龙饶虎,右肩落脉,饶灭亦然。大抵落脉左右之饶灭,与龙虎远近之饶灭,常自相符,当饶而不饶灭者,祸在公分,如左砂先到,当挨不挨,长房必败,左水不到穴前故也,右砂先到,当挨不挨,幼房必败,右水不到穴前故也。又如水自左来,左边是下砂,不挨右而挨左,则青龙顺窜,祸及长房。水自右来,左边是下砂,不挨左而挨右,则白虎顺窜,祸及幼房。
                挨 弃
  挨弃者,挨生处而弃死处也,如脉从左转右,则左死右生,从右转左,则右死左生,双脉短者为生,齐脉小者为生,贴身砂长者为生,痕影水明者为生,A菱伶俐仰处为生,圆唇薄仰平铺边为生,穴腮圆胖为生,牝牡砂先到为生,龙虎湾环靦觍边为生,气脉阴阳变化呼吸浮沉之动气为生,总之,动处、仰处、圆处、有情处、厚者薄处,均为生也,左生发长,右生发幼。
         浅 深
  作穴浅深之法,有以两边界水定者,有以穴前小明堂定者,有以一合水定者,窝钳穴无贴身一合水(一合水即蟹眼水,窝钳穴无一合水者,即堪舆经所谓:蟹眼不分插气穴是也,盖深大窝钳穴结低处,平中取突,毬簷无蟹眼水分下即以贴穴分合为蟹眼水,金盆穴法亦然)。以两边二合水定者,从来议论不一,但两旁界水之浅深(即二合水),与一合水之浅深,相去悬殊,一合水之浅深,与小明堂之浅深,相去亦悬殊(一合水从穴晕两旁分下小明堂,即穴前一合水聚处,故二者深浅不同),且穴旁痕影水(即一合水)浅者止一二尺,葬穴不就、应如是之浅,或两旁溪沟成界,深者数丈,葬穴不应如是之深,即二合水合于圆唇之下,形俯者,或有数丈高低,葬穴亦不应如是之深,然则何以定之,惟小明堂之深浅,与穴高低相等,似可以此其定浮沉,然每因之过浅,则有风吹蚁入之患(风吹则气散土影,故出蚁入之),过深则有水湿黑烂之虞(阴来阳受脉缓者,气浮,阳来阴受脉急者,气沉,况气浮宜浅,气沉宜深,浮沉得宜,全在深浅恰中,为则过深过浅,则气不蓄,即为腐骨之藏,古云:穴吉葬凶者,亦兼乘平浮沉深浅而言也)。况小明堂上下任人指点,增卑损益随意可更,其深浅亦无足据,惟金银炉之浅深,与小明堂界水之浅深(此界水指一合水言),常自相符,宜以小明堂界水浅深尺寸为准则,多留真土托棺,不得凿至炉底,每掘出小孔探之,将到炉底而止,真土者坚而不浮,韧而不硬,干而不枯,润而不湿,明彩而不昏暗,即生气土也,炉底土,比真土稍淡,稍昏,稍干,稍湿,稍粗,稍变,不必过硬,方为炉底。有等真土厚者,比小明堂更深数丈,若因土美深掘,过于小明堂,必有水湿之患(掘弃炉底穴深水入),故必须以小明堂为准,多留真土,托棺为是(地学云:穴之浅深,为葬法牧功一大着,如形粗势大皮厚肉肥者,宜深。山小势微皮嫩肉肥者,宜浅。此可预定,若求真土,必凿而后见,不可预定。凡开穴先去浮沙浮石,真土有范围有盖底,或稍粗土为之范围,盖底之中方是精粹之土。太极之晕,有范围狭小不足容棺止堪容棺者,亦天生自然,不容勉强,顺勿打破外晕,晕有晕心多是碗人自土将透底乃见,见此即止,真土皮浅者,打下数尺见土变粗,或土尽见砂,见石急下真土作底三五寸,然后X棺穿可浮土外,取好土和灰坚X,则客水自消,不可掘穿炉底,术家以九星五星量浅深某山间当深几丈,其说若妄,即量界水则浅深亦未必尽符,动手方知也)。

山洋指迷原本卷四
             平洋论
  山龙以开面占地步者为胜,平洋亦然,盖平洋开口,即如山龙面,山龙不开面为无气,平洋不开口亦为无气,其理一也(水分气行,水合气止,龙不开面,则水不分,平洋不开口,则水不合,故均为无气)。山龙有星体形势帐峡缠护者,为占地步,平洋亦有星体形势,帐峡缠护,其占地步亦一也,但平洋踪迹,与山龙形体略有异同,今亦以纵横收放,行止分合,向背敛割仰覆,枝干大小分晰,龙体穴形,要之不外乎因水验气,古云:平洋得水为先,诚要语也。
               因水验气
  气者,水之母也,水者,气之子也,有气斯有水,有水斯有气,气无形而难见,水有迹而可求,水来则气来,水合则气止,水抱则气全,水汇则气蓄,水有聚散,而气聚散因之,水有浅深,而气之厚薄因之,故因水可以验气也,若池湖荡胸无收,则气不能聚,江湖泼面无案,则势不可当(入怀之水太宽为荡胸,必须退后收小或近收贴穴小水,方可取城,入水当面直冲为泼面,宜有近案遮拦,不致直见汪洋为妙,详后枝干篇)。其易盈易涸,急去急来,倏浅倏深,或环或直者,亦有盛衰之应,惟大水之内又有小水,重重包裹,方见气之藏而聚。大界之内,更有微茫,隐隐分合(贴穴痕隐水),方见气之动而止,故眷(去而回顾)、恋(深聚留恋)、回(回环曲折)、环(绕抱有情)、交(两水交会)、锁(关万紧密)、织(之A如织)、结(众水汇潴)皆气之所在也。穿(穿胸破肋)、牵(天心直出,牵动土牛)、射(小水直来,形如箭射)、反(形如反弓),直(来去无情)、冲(大水冲来)皆气之离也。如反者使之环抱,直者使之曲折,散者可以聚之,去者可以蔽之,挽回造化,亦在人功,但本身血脉有情顾后者(贴穴小水环绕也),务宜按亲,干龙大水,无意留恋者,不可扳援,若山谷之平洋,山多水少,虽见大水无害,总要自家界合为先耳(贴穴界合无论山洋,必不可少)。
            纵 横
  两水夹送龙身直行者为纵,两边枝水插入者为横。大龙奔行数百十里,或数十里,或一二里,两边枝水插入,如八字样者为帐,枝水分流,或数百里,或十余里者为大帐,一二里者为小帐,两边枝水长短不齐,阔狭不一,帐之边多边少,龙之中出偏出,均于此辨之,帐大而多者龙大,帐小而少者龙小,亦有借纵为横,借横为纵者,总以枝叶茂地步广者力大。但平洋纵横,不如山龙易见,枝龙纵横,又不如干龙易见,盖干龙有大江大河为凭,而枝龙惟小河小滨,或低田低地,忽纵忽横,难以体认,非远着足力,细细推求不可,其龙身来去脊脉,只以两边小河小滨插入,或低田低地中,有一段高起处证之。河界田,而田之阔大处是横,滨界田,而田之狭长处是纵,小滨横生处是横,直生处是纵,未分小滨之前是横,已分小滨之后是纵,小河倏而横流,小滨忽而直生,忽而横生,低田低地,亦如是者,都是借纵为横,借横为纵也,总之纵者中尊自主,横者侧体顾人,纵如菜台花心,横如菜叶花瓣,菜叶花瓣,为护其心,枝脚缠护,因卫其主,横者是开为合之机,合者是收成纵之局,故有纵不可无横,有横不可无纵,有纵无横者,即无盖护,有横无纵者,何以成龙,然亦有等龙身,在大江大河之中,或隔十余里,或隔一二里,有圬田浮于水面,如鸥鹭之浴波,或如珪如壁,大小长短相间断续而来,此以小而直长者为纵,大而横阔者为横,察其到头,定有真止,故龙穴皆纵中之事,砂水皆横中之事(龙脉虽多曲折,总居中而贯穴,砂水即有直长,皆在龙穴两旁分肴)。
 
 
             收 放


  收者,束细咽喉也,龙身行度处,以之定峡,到头一节,以之观入首,即所谓束气也。平洋无脊脉可凭,全在收处察其真假,证其来源,放者开枝脚也,帐盖之大小,缠护之短长,均于此定之,大龙有大收大放,盖帐关峡是也,小龙只小收小放,个子蜂腰是也,收放愈多则愈有势,愈大则愈张扬,盖收者如火筒风箱,小其窍而气方健,放者如瓜藤果木,茂其枝而本自大也,然非两边技水插入,不见其收,非两边枝水分开,不见其放(插入言枝水,自干水生入分开言,两水自龙身分开如个字,二者其义一也)。或一边枝水插入,一边无枝水分开,即是边有边无,或一边枝水插入,一边分了数段,方有枝水分开,如不对节之草者,即为参差不齐(此指直龙而言,如横龙旋转者,不以此论),非真收真放也,收放真者,大略与山龙过峡相同,但山龙之起伏高显然可见,平洋之起伏低,殊难识认,总以两边枝水插入为凭,因收处而见其放,放处而见其收也。至龙身行度处,高山以特起为少祖,平洋以特收为少祖,故穴后之收放,比后龙更为紧要,但后龙开帐过峡,有两边枝水插入者,或一边枝水插入,一边但有低田为界者,亦以帐峡论,不过力量稍轻,若在穴后一节,两边枝水插入,固为束气,亦有一边有枝水,一边但有低田低地为界,或两边俱是低田低地,中间高起一段,亦为束气之真(大坂平田两边无枝水插入,又无高低束气之形,宜飞边吊角而插,盖近穴虽无束气,其气必有分水之峡也,然飞边须边上展开堂局,吊角须角上动而有情,即四面有水,甚遥不拘,方圆大坂,中间插进一渎,而弯抱者,亦有结作,若边角俱无,穴情中间又无漕水插入,但得微微起伏有唇口堂砂,殆如隐面山龙,精神藏而不露,不可以无明水而弃之)。其收放之极大者,两边护砂,有金箱玉印,日月旗鼓,琴笔剑笏仓库诸形,或拱龙峡,或护穴场,文具应文,武器应武,堆钱仓库主富,琴鼠凤鹤主仙,形吉者吉,形凶者凶,吉形穴中见之吉,不见犹奇,脊脉之龙,其形多连于本身,或见于低田低地,或见于高田高地,平薄之龙,每于隔河隔滨见之,或见于水面,或见于平田平地,总以向我有情者吉,无情反背者凶。
              行 止
  平洋少骑龙斩关之穴者何,盖平洋以水行证龙行,以水止证龙止,不若山龙有形局可借者比,故曰:到头水聚方能止,水若无收气远奔,然此亦就大合之内有小合者言;若直临大水交襟之处(此大合水处),形必渐小,缠护必短缩,钳局面必不开,以为尽龙而收之,必致衰败。杨公曰:寻到山穷水尽时,地作茅丛容易弃。故须倒寻转去,看有一股下砂小水缠绕处,只收一边之水,或横开钳局,或倒挂金钩,方是真止,平洋龙之横结多,而直结少者,亦形势使然也,口议曰:二水夹出莫当前,宜向左边或右边,神仙倒仗宜横作,下手虽空也进田。又曰:二水夹出莫当中,中心水去十分凶,翻身作向朝来脉,发福绵绵为坐空(二诗前一首申明上文莫开钳局之义,穴宜横作。后一首申明上文倒挂金钩之意,穴宜逆挂)。故大水未合而小水合,得下关水来缠绕者,定有真止,大水合而内无小水缠绕者,不得为止也。若逆水之龙,其来处原是两水夹送顺行,或而翻身逆朝来水(界龙之水流东,界穴之水亦流东,为顺局,若界龙水流东,而界穴水流西为逆局,如龙身顺行有漕插入为后托与逆结同)。雕逆转处最多,不过数节,而其内边小界水,与逆转之龙势相迎,方有真止(如外边龙势左旋,内边枝缝水右旋,方见内界之合,龙右旋者倒推),如内边小界水,仍随龙顺行,必是砂体。经云:顺水直冲而逆回结穴,方知体段之真,逆水真冲而合襟在后,断是虚花之地,此之谓也(平洋坐空朝满,须得低田低地,为明堂,前有明堂,后有束气自有钳口、下砂以证,内界小水环绕,若合襟穴后内无界穴之水,何以成穴,即如裹头水为凶者,亦因内无小水环绕之故)。小界中者,即枝缝中水,故又名枝缝水。
              分 合
  平洋分合之大小真假,何以证之?曰:不拘江河溪流,与龙之枝脚缠护,俱夹收在内者,是大分合(此分指分龙处,合指大合水处是也),即界龙之水,枝脚缠护之内,或低田低地,或小沟小滨,两边夹来,先分后合,以界脉入穴者是小分合(此分指行龙处,合指缠护外水合处),即界脉之水,入首之处,分开枝水,使咽喉束细,而脉清气健(此穴后分水),到穴之处,逆绕下关,使堂局紧收,而脉止气聚(此穴前水合),是真分合,即成龙成穴之水(有真分合可证龙穴俱真,故曰:成龙成穴之水)。有大分合无小分合,是假龙,有小分合,无真分合,是假穴。故真分合,更不可少(以上言水之分合证龙穴也)。平田旁舒两翼,层层湧来,俱有向前之势者,亦是分,圆唇中间弹出,两角收上,如月魄之倒覆转者,亦是合,使无层层扑来之势,何以见其龙之分而行,若无倒收之圆唇, 何以证其气之止而水之合,昔人谓桃花滚滚非真穴,又谓:真气之止,不待临流,而气已先收,皆指此也(以上言砂之分合证龙穴也),盖平田有行龙之象,即有分而无合,圆唇有倒收之形,即有合而气止,况圆唇而为穴之余气,可验生气之有无,有生气吉,则气有余而唇吐,无气则无唇,然有圆唇之合,又不可无本身两砂兜抱其唇,否则内界有合,内堂何能聚,必有大界水扣肋割脚之害,故乘脊者,要钳口兜其唇(有钳口即是两砂兜抱,可证贴穴小水分合),看水绕者,须内界绕其唇(有内界分合,即是微砂环抱),以砂内必有水(承钳口兜其唇言),水外必有砂也(承内界绕其唇言)。故砂水之合,圆唇之合,缺一不可。
  三分三合水
  附 图

  上图(三分三合水图)界龙水,两边如八字分开,是第一分,外明堂是第三合,即大分合也,界脉水八字分开,是第二分,中明堂是第二合,即小分合也,贴穴小水,亦如八字,是第三分,内明堂,是第一合,即真分合之水。赖公曰:大地有三分三水,中地二分二合,小地惟贴穴一重分合水而已(指界穴小水言)。
按:平洋顺龙结,而有脊脉者,官坐高乘气,而插当以前图为式,若顺龙横结逆结,穴后与左右宜低,所以见本身之高且低,则有水以证水,外有砂环抱,其取短漕冲昭者,亦是此意,至穴前虽宜向高,但须明堂低聚,堂外砂高为吉,若前无明堂,不成穴矣。
  向 背
脊脉之龙,看砂之向背为主,而水之向背,自在其中,平薄之龙,看水之向背为主,而砂之向背,自在其中,然砂之向背,又在开口之有无真假,见水之向背,又在大水内小水外有无绕抱之砂见之(平洋正宗云:平洋点穴全在配砂,配得砂来便用得水)。盖平洋有以低田低地作堂作界者,堂界之外,必有高起之砂,可辨其向背,如四面之砂,皆外背内面而相向者,是真口而气聚(真口两砂或长短不齐,须下砂长而外背内面抱唇逆上,方得明堂气聚,如下砂逆转作案,上砂只要面来向穴,略短无妨,上砂顺转作案,得下砂逆上拦住,上砂不使顺窜为吉,两砂均匀者穴居干中,边长边短收先到之砂与山龙铙灭挨弃法同,然逆局不以顺砂为嫌,故平洋犹贵认龙,认龙之法,以水作地看,以地作山看,更以大界水定来龙,小界水看入首,故宽眼界,细心理会则顺逆自无遁形。盖水所以界龙脉龙身顺逆,惟水可凭,若便以水为龙,不明认龙之法,毕竟似是而葬,古人以眼倒星辰竖起看者,即此意也),设有一面反背者,是假口而气散(砂背水亦反也),无口则更无砂可辨,其向背而气亦散(此承看砂之向背言),大水内有小水界开,方有小水交合,可辨其水之向背,如下手边之小水,左转来向,上手边之来水,右转来向,是水绕而气聚(水绕即是砂抱),若下手边之小水,当逆向右边者而反顺行(向左而去),上手边之来水,当趋向左边,与下手左转砂水相逆者,而反趋右,是水不向不绕而气散,大水之内,无小水界开而相合,则更无水可别其向背,而气亦散矣(此承看水之向背言),故内无开口之砂小水环绕相向者,此外虽有砂水相向,总无益也(此申明外有大水内无小水环绕之病,盖小水两边环抱方为开口之证,据其一边小水湾环,一边得低田低地为界,亦是开口,若此有一边小水而直硬者,外有砂水相向亦假)。


图说明:
曲缕钩转结构易晓,若顶来气而对圆唇,则水城 头,左右无砂,不成穴矣,此则开斧撞乘,后水湾环,前水曲出,两砂交锁有情吉。
 

敛 割

或曰:山龙忌敛割,平洋亦忌否?曰:大界水之内,无小水界开,与无钳口之分,即是敛也,到头之处,无砂水真分,圆唇之前,无砂水真合,即是割也,盖无分即敛,敛即必割,敛于入穴之处,水即冲身,敛于两背之间,水即割臂,敛于穴前,水即割脚,故大口之内,有小口分合,大水之内,有小水分合者,方无冲割之患,大水分合,是大口,小水分合,钳局分合,故大水之内,须寻小水,大口之内须寻小口(此数语包括平洋诸书认穴之法)。
 


仰 覆


或曰:山龙忌覆喜仰,平地亦然否?曰:仰属阳,覆属阴,山龙是阴体,当于覆中取仰,故突出处以平为贵。平洋是阳体宜于仰中取覆,故平中以突为奇,然在阴砂开口之中,隐隐如没牛吹气,盏内浮酥,泥中隐鳖者,方不患覆(即微突顶之意)如突大而显者,必须开微薄之面,吐平仰之唇(自突大插坦之意,此指在阴砂开口之中而言),与山龙喜仰忌覆同,若不在阴砂开口之中,又当自开钳局,出唇吐气方可,水乡之府县基,水涨时衙宇阶陂俱没,而正堂水不没者,则至高之处为正穴,低洼之所,必无气脉,故平洋圆胖肥,仰而高于众处者,为气之所聚,城市村落皆然,此即平中取突也,开口之阳基穴,在掌心低处,两边有高砂作护,此即阴砂开口,取微薄之面,平仰之唇也。
 
 
枝干大小

辨平洋龙枝干,在分水处(此即分龙处而言),与合水之处(此指大合水处而言),两边水源俱长大者是干,短小者是枝,一边长大,一边短小者,亦是枝,水源长大,而大合水在数十里,或十余里者,是干水源短小,而大合水在数里,或一二里者,是枝。欲知水源短长,则以两边大界水广狭定之,广阔者水源长,狭小者水源短,长而不广阔,虽干龙而力薄,短而广阔,虽枝龙而力厚。至小枝龙,或一边溪水,一边田源水夹送,或两边俱是小水夹送,会合穴前左右,此辨枝干法也。大干大枝,穷尽处必不结地,惟脱出至小之枝,每在尽融结(大干龙大枝尽处,即是大合水交襟之所,故不结也,若脱出小枝近双小水,以大干大枝余气作护者,仍有融结),枝龙不纳干水,干龙亦以不见大水为佳也,若干龙至将尽处,枝龙傍大水边在肠内(大水小水缠绕之内),收纳界水,而不见大水者力大,如局面开阔而向大水者,必须小界水(即界脉水),来路远内水(即界穴水),缠绕有情,明堂容聚,余气铺张,前砂拦水,穴间只见一线湾环,或如镜圆静照为妙,如面前直见汪洋,定不成地,故地在腹中者,十有八九,在大水边者,十之一二,在大水边而见大水者,百中一二。惟龙长力大之阳基,局势相当,方可直临大水,盖阳基宜铺尽(即开拓之意),不同阴地宜收聚也,然亦须小界分开(小界分开即是入脉之处),束气明白方真(后有束气,前有真结),有等枝龙之水(来源短水者是),因低洼而聚为湖池,其间亦有取裁,但不可太近,亦不可别无小水缠绕,恐有荡胸泼面割脚空亡之患,设无小界水分开,被大界水贴身为割肋(贴身者大界水贴脉直行,此言穴后无分)。无内明堂聚气,被横水扣唇为割脚(无内明堂,即是无钳口,扣唇者,水贴唇前,此言穴前无合),断不成地,池湖旷荡,无近案拦砂,穴小水大,亦为空亡,若辨平洋之大小,去山未远,有脊脉可寻者,宜溯其来历,亦以两边大界水长短阔狭定之,去山甚远之平洋龙,众水交流,无脊脉可见者,只以交会水多寡大小出口处,关锁疏密定之。总之帐峡缠护多,占地步广者地大,单砂单水,缠护少者地小,至于偏全聚散,山龙平地相同,不必复论。

 
渡 劫

或曰:龙有遇水而止,有渡水而过,又有所谓水劫者,何以辨之?曰:龙未到横水(如龙脉自西过东,大河自南流北,故曰:横水),而界水合于田中,即因水合而止,龙已到横水,而横水水底无石骨硬土,彼岸无分水脊脉,则遇横水而止,如龙已到横水边,或将到横水边,而田间两边界水,分落河中,水底有石骨硬土,中浅旁深,彼岸有分水脊脉,则渡横水而过。故曰:龙过千江不过一堂。一堂者,小界水合于田中也,若河中虽有石骨硬土,彼岸虽有分水脊脉,而彼岸田水,不随龙势前行,反倒流入过龙河中,此两岸龙脚相连,非渡水也(如龙脉从西岸穿过横河渡到东岸,东岸田水宜随龙东行若反流入横河,则两岸俱是龙脚,非渡水之龙),但龙只渡横流,不渡直流,如大水自西向东,直流两岸,小水俱自南向北,或俱自北向南者,龙能渡水(大水自西向东,龙脉从南岸渡过北岸者,两岸小水俱宜自南向北,龙脉从北岸渡过南岸者,两岸小水俱宜自北向南,句宜活看)。若两岸小水,亦自西向东,水底即有石骨硬土,亦是两边龙脚,非渡水也,龙能渡大江大河,不能渡山谷之小溪小涧,即溪涧石骨连片,或如一块生成,亦是两边龙脚相连,并非渡水,故云:平洋有两江之脉,山谷无过渡之龙(跌断过脉处,不可例论,此节当与前卷论崩洪峡一节参看)。
或曰:有生成横水,以界龙脉,有开掘河道,以断龙脉,年深日久,何以别之?曰:水倒过一边合流而去者,生成之何也,逆龙之水直流,而横河之流,可左可右者,开成之河也,生成者,能界龙脉,开成者,不能界龙脉也,生成之河,犹能过者,渡水之龙也。开成之河,而龙亦能过者,伤其面而不伤其体也。
然则开河断脉,亦有害乎?曰:脉之阔大处无妨,狭小处有害,离穴数里外者害小,在数里内者害大,未插而断害灭,已穴而断害速。所谓水劫者,应有脊脉处(去山未远,平洋跌断过脉处,宜有脊脉),而无脊脉,左水可过右,右水可过左也,江河流通,与开掘河沟而水过者,均不为劫,大水淹没龙脊而流通者,亦不为劫,惟跌断处无微高脊脉,而水可左可右者,方谓之劫。故跌断处微微脊脉,断不可少。平洋亦有玉湖、玉池、天池诸峡(详前卷山龙论峡篇),四时澄清不涸者,前途定有吉穴。


附说明:
古有迎龙送龙浜之说,大略与山龙过峡迎送砂相同,如龙脉自西岸渡过东岸,西岸两滨水流入横河,东岸两浜,虽亦流入河中,但其内边田水,随龙东去,此系渡水之峡,非龙脚相连。
 
 
龙体穴形

平洋亦有星辰、龙格、体势、穴形,星辰者,平洋之五星九星,所谓波浪水、滚滚浪金、半月金、倒地木、曲尺木、浮脾木、棋盘土、柿蒂土、铺毡土、砖角土、暗火开红、落地金钱是也,龙格者,三台、五脑、九脑、丁字、玉字、玉尺芦鞭、金蛇过水、曲水之玄、单独芍药、蒹葭杨柳等格是也,体势者,龙蛇鱼鳖,晒锦铺茵,或如蛛丝之经行、瓜藤之延续、鸥凫之浮沉、藕丝之牵带、田塍层叠、如波浪之涌来(平洋正宗云:广坂之中四畔水绕,内看田塍动气。有三法:一曰:拱来形如初月,两角向下层叠,横来见直塍之所结穴。二曰:收来亦如初月,两角向上势如叠浪,至方坂动而将静处结穴。三曰:鱼鳞盛如水裂绞状,中有高低至关口处结,或结于方正之所者也)。培缕纷纭(平洋墩阜行龙亦要开肩出面结穴,宜开钳口或旁砂环抱为吉,为用之法坐实向虚与山法同),如风雨之递至,此皆气行地中,故能涌起而成形成势也,其自平洋涌起于低田面之高田高地,必原气脉如江浙水乡之平洋,涌起于水面之上平田地,得尺许高田高地,即气脉也,然气每生在细小处见之,若一片散阔虽有高田高地无益,故入首贵乎束气(此论体势来昧平论入首),入首有高平二体,其与来脉相等者为平,得内界分明,贴身砂头虽不涌起,而本身是高特之阜,亦为真结(此阳来阴受之体,虽贴身无显明之砂,既得内界分明,自有阴砂环抱)。不然,虽有来势而无特起星辰,又无贴身界合,玉尺经云:一片顽皮,将奚取证,入首比来脉处高数尺数寸为高,亦须贴身界合分明,阴砂包裹(此阴来阳受之体,有阴砂环抱方有贴身界合),不然,非他山之用神,即星散之墩阜。雪心赋曰:滚浪桃花,随风柳絮,多是无蒂无根,未必有形有气。此之谓也。盖地形有高有低,砂水有偏胜,脊脉高起之处,砂显而水隐,故论砂之开口,在微茫之界合(承入首比来脉高起一段言),脊脉隐伏之处,水显而砂隐,故水之缠绕于平薄,而开口之形,自在其中(承入首与来脉相等一段言,以下论龙穴形体)。取开口之形者,以砂为主,以水为客,砂胜者开口之形多,如蜈蚣、虾蟹之形,不下数十,水胜者开口之形少,如出水莲花、泊岸浮脾、逆水砂洲,三者可以尽之。然开口之象有四焉,如旁分两股为砂,中含低田低地为堂者,是太阳作蜈蚣虾蟹、金盆钓钩、玉带虹腰、新月合角等形,皆太阳之象也(阴开裹阳为太阳)。旁分两砂,中出一脉,两边界水之外,有钳口者是太阴(中有出脉两边小水界脉而下,钳砂在外界水在内,故曰:界水之外有钳口),作落花浮水,乌鸦伏地,丹凤衔书,黄蛇出洞,仙虾翘首,龟鳖气背,结网蜘蛛,匣中宝剑诸形,皆太阴之象也(而金裹阴为太阴,钳口内龙脉微高而牵连者皆是),太阳开口阔大,起微突于中心者,是少阴,作盏内浮酥,金盆献果,匣内藏桃,釜中煮蛋,龟鳖浮沉,仙虾窥珠等形,皆少阴之象也(太阳开口阔大,中间起突者为少阴,即一块平田较四面微高者亦是),太阴形体丰厚,开微窝于当中者,是少阳,作鸡心口螺靥口仰掌鸡窝,皆少阳之象也(太阴开微窝薄者为少阳,凡突大而显者,开微薄之面吐平仰之辰,俱是),推而广之,出水莲花,泊岸浮脾,是太阴之体,逆水砂洲,是少阴之体,古人论形,因其似穴之口而取之,今人论形,忘其取形之意,则失之远矣(以因开而论唇,因唇口而论堂砂穴形真伪,皆于此辨)。开口者,无形亦真,不开口者,有形亦假,总以砂之钳局,作水之缠绕,以水之缠绕,作砂之钳局(有缠绕之水,即为钳局之砂),均为有口,理归于一也,有口更须论唇,阳口无唇是空口(纯阳散漫),阴口无唇是死面(纯阴裹煞)。有唇还须论砂,无两砂兜抱其唇,则明堂不成,界水不合(无明堂贴穴,穴小水不能会合),有砂然后成堂(两砂环抱之正即是明堂),有堂然后成口,有口不可无唇,故唇口堂砂,不论何形,皆不可少,但直开之口,易晓,横开倒开侧开之口难明,有出脉而随阴口者易晓,无出脉而开阳口者难明,当何以辨之(以下论阳口),脉直来而直结,如蜈蚣盘钳之口者,为直口,脉直来而横结,以来去之身两边相掬为龙虎,如虹腰牛轭之横湾,如玉带瓜藤之颗节者,为横口,脉直来而侧结,亦以来去之身两边相掬为龙虎,如新月稍微窟处,如侧掌之食指节处者,为侧口,脉直来而倒结,以钩转之势为龙虎,如钓钩金钩钩刀之口者,为倒口,山之钩转者,非后有真背不可,平地之勾转者,只要后有微顶,前有薄唇,明堂背后,拖出无妨(山龙横开、倒开、顺开之口,后无鬼乐,必须背辞出,平洋穴后拖出者,亦作鬼论,但面面来转向者佳)。不论何口,只要看其唇之圆处,堂之聚处为主。阳口左旋者,气必略偏右,右旋者,气必略偏左,阴口亦然(此概论阴开裹阳,阳开裹阴之口,以下分论四象葬法)。太阳之口,唇气内含,水胎而葬(胎即毬,注详乳突窝钳篇),少阳之口,唇吐口外,穴在窝下(太阳唇气短缩,故宜承胎,少阳唇气外吐,故宜插窝)。太阴之口,吐气为主,薄处堪亲(厚多取薄),少阴之口,一突为奇,微顶可盖(平中微浮,可作盖穴,若突大宜插顶前微靥处)。若平地之窝,唇吐口外者,不论口之大小,居中气聚(此即少阳之口,宜打窝之中者,以唇吐而脉隐也),金盆无口亦然(此即少阴之体,宜插突之中者,以气聚而脉旺也,紫囊斋云:金盆形在,在有之四围高而水无出处,四时澄清不涸者吉),倘穿凿失踪,不可以四象定者,后以束气为证,前以明堂聚处为凭,而消息之,庶几不差矣。


上图山洋略同,可以参看,盖山龙平地,虽属两途,而阴阳相济,归于一致,如太阳之象,阳之极也。阳多取阴,插顶前微靥处,与山龙横开钳口,无出脉垂下担贴脊而插者相同。太阴之象,阴之极也,阴多取阳,宜亲薄口,与山龙两边龙虎掬抱中垂乳突之形,在簷下平处,插葬者亦相同。太阳变少阴,是阳动而生阴,即山龙无显脉之深,大窝钳宜认阳脉,而插于水平脐结之处。太阴变少阳,乃阴动而生阳,即山龙乳突开口,唇气外铺,宜插窝下之穴法,口有四象,形变多般,一阳三反,总不外乎阳来阴受,阴来阳受,阳多求阴,阴多求阳之理,平洋如此,山龙亦然。




脊脉水绕


平洋方城不同,形体亦异,不先辨明法无所施,今约为二(即乘脊脉者看水绕二法),以概其余。陕、汴、齐、鲁之平洋,得西北地土高厚之气,与各方去山未远之平洋,得山脉未尽变之气,故以低田为坛垛,而龙脉行于其上,如瓜藤蔓延,以高田高地,为龙为砂,低田低地,为堂为界,穴后两边低田低地,如八字头之插入,据为束气,亦有以水浜为内界束气者(近穴界入脉之水,故曰:内界),必有界龙之水在缠护砂水之外(界龙水在界入脉水之后,故在缠护砂水之外),此平洋尚带冈阜之体,廖公所谓:平洋乘脊气是也(此节论去山未远平洋,以脊脉证行龙),江浙水乡平洋,东南地势果薄,去山甚远,冈体甚无者,故以水为坛垛,而龙脉行于其上,如脾浮水面,其平田平地,即为龙为砂,小河小浜,为缠为界穴,穴后两边小浜,如八字头之插入为束气,亦有以低田为内界束气者,界龙之水,在缠护砂水之外,此平洋脊脉,隐伏难寻。杨公所谓平洋有水绕是也(此节论去山已远平洋,以水绕证龙脉),应有脊脉处(此指去山未远,宜乘脊脉而言),而无尺寸之脊脉,必无钳口明堂,虽有砂水,勿为所惑,不能起脊脉处(此指去山已远,水绕平荡而言),而能有已寸之脊脉,即高一寸为山,再得水缠绕更为有据,乘脊气者,非不必以水绕证钳局,而可凭不独水绕,因体以见用也(脊脉为体,水绕为用),水绕者,非不必求脊脉于平薄,而可凭不惟脊脉,因用以推体也(此节论乘脊脉者,以钳局证水绕,脊水绕者,曰:水绕证脊脉。以下二节论穴)。谓之乘者,乘于阴开裹阳,阳开裹阴之口中也,阴开裹阳者,复以脊脉尽处为顶(脊脉尽处,必然微矬,故能见顶),旁分两股为砂,前吐薄口为唇,中含低田低地为堂穴,水不分两边,但团聚于口内为雌雄,内结如蜈蚣之钳,即所谓叉口、禾锹口也,阳开裹阴者,旁分两砂,中出一段,以脊脉微高为顶,以薄唇吐出为面,两旁有微分水痕水外者,微高钳局(界水在内,钳局在外),其水自穴旁分开,而合于唇下,为雌雄外结(雌雄内结外结,注详乳突窝钳篇),如莲花之心,即所谓三叉口合角口也,然亦有太少之象焉(前篇四象兼论龙穴,惟此论穴开口之象),阴开裹阳,是太阳,其开口阔大,中起微突者,是少阴,阳开裹阴,是太阴,其脉体丰厚,中开微窝者,是少阳(详龙体穴形篇),如此穴情,方为的确,明堂方真(有真曰方有明堂)。不然,虽有脊脉何为(此节论乘脊脉者,以钳口形象证穴,若但有脊脉而无钳口亦相真雌),谓之绕者,不禾之内,要小水回环,下砂之外,要活水环绕也,盖大水众所共依,小水穴所独受,小浜界开龙砂之水,活水界真龙脉之水,故大水内有小水缠绕,气水界而穴方真,下砂外有活水阳朝,龙方止而局方紧,然亦有雌雄之辨焉(龙水之合)左旋龙,其性情必趋向右,须右旋水,性情趋向左境者配之,与本身下关砂相逆,共绕下砂外会大合水而去(界龙水),右旋龙,其性情必趋向左,须左旋水,性情趋向右者配之,与本身下关砂水相逆,共绕下砂,外会大合水而去,如是相媾,方谓之绕,不然水倒龙去(如龙右旋,水亦右旋是也),为不媾不绕,虽有水合何为(此节论水绕者,以龙水配合证穴,若山有小水之合而龙水不交者,终假),有等去山未远,河多阔漾,渡水亦多,脊脉在尺寸之间,其内界多是小浜者,得两小浜左右环抱,界成龙虎,浜头插入,据为束气,龙左旋者,自然右浜缠过玄武,龙右旋者,自然左浜缠过玄武,方无流水冲顶之患(此是浜底缠过玄武水会穴前,非水往穴后流去),外面又有活水朝绕,如出水莲花形者,不必本身有开口钳口局,自有真结,然脊脉微高,断不可少(此节论近山平洋,有水绕者不可无脊脉),有等去山甚远,多高田高地,渡水有亦脊脉,可见其内界多是低地低田者,有低田低地,为束气为明堂,高田高地,为拦砂为钳段者,不必本身有明水缠绕,亦成美地(到头一节,以低田低地为束气,即有界入穴之水,宜前有拦砂钳口,可证小水会合,故不必明水缠绕),然大水会合,亦宜不可无(大水指界龙,言丙内无明水,故须大水会合,以证龙,此节宜论山远平洋,虽有脊脉而无明水缠绕者,不可无大水会合)。夫平洋不可不开口,而水乡独不然,藏曰:大界内有小界界开大水内有小水缠绕,则大水之内,有砂可知,其形如出水莲花者,与阳开裹阴之口何异(即太阴之体),然则泊岸浮脾,与逆水沙洲二格,亦有缠绕之口欤?曰:二者皆在四水交会之内(界脉水两边分来界穴水,亦两边分来均至穴前,左右会合,故曰:四水交会),泊岸浮脾,大水绕下砂,龙脉牵连不断,逆水砂洲,大水绕玄武(水绕穴后,仍于穴前会合),龙脉渡水而来,自有缠护,圬田与回转余枝,皆透入水中,而星列于四面界脉之水,必在缠护圬田,与回转余枝之外,界穴之水,必有缠护圬田,与回转余枝之内(外内者,背面之意,言界脉水在缠护砂之背,如界穴水任缠护砂之内面也),其中各自有条,非无分别,只于水涨时,散粗糠于上流,其内分合之形自见(此缘穴形须着足力细细体会),不然,穴星何以见其中尊自主,而四面隔缠圬田如鱼如禽如井田者,又何以见其外背内面相向有情,流水何能不冲其身耶。惟水绕可证其砂,以侧水不冲穴,而见其中尊自主也,于此权之,泊岸浮脾,是太阴之体其隔水缠护圬田,如井田之形者,与中出土脉旁分两砂之钳局何殊,逆水砂洲是少阴之体,其四面缠护圬田,如禽鱼之形者,与太阳开口阔大中起微突之钳局何殊,但太阴少阴之口砂,膀者尽连地面,头露于堂界之内,此二者则在四水交会处,内外看之证其钳局,为少异耳。故曰:平洋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平地水乡,其理一也(此节论水乡开口,申明水绕,即有钳局之意),乘脊脉者,即枕毬簷之意,亦阳来阴受,阴来阳受之意,得有真口穴情方的,以开口为主脊脉为客也,看水绕者,即先看下臂之意,亦即论龙虎之意,故曰:无龙要水缠,左畔无虎要水绕,右边山之龙虎,乃取开口之形,平洋水绕证钳局,亦取开口之形,以开口为主,水绕为客也,故不论高山平地,总以开口为贵,但其口有高低隐显大小阴阳之不同(此篇大旨乘脊脉,若不可无水绕,看水绕者,不可无脊脉,而乘脊脉不宜孤阴纯阳之独求,看水绕终须大水小水之相接,以见阴阳相济方成配偶,更以局证水绕,水绕证钳局,发明开口之义,殊为的当)。



平洋低田

或曰:去山已远之平洋,无脊脉之平田,亦可用水绕之法否?曰:江浙水乡,非无脊脉,但地势卑薄,穿渡复多脊脉低伏而不见,故看水绕以证脊脉,所以无论低田水乡,凡大势皆低者,内有微高之处,即为龙脊,只要收放向背分明钳口唇堂可证,不以有水浸没而弃之。杨公曰:水退同乾地力是也。若去山未远之平地平田,原有脊脉可寻,其间若无脊脉必是无龙虚假之地,纵有水绕,误插必败。


《玄空秘旨》

  不知来路,焉知入路,盘中八卦皆空。
未识内堂,焉职外堂,局里五行尽错。
乘气脱气,转祸福于指掌之间, 左挨右挨,辨吉凶于毫芒之际。
一天星斗,运用只在中央, 千瓣莲花,根蒂生于点滴。
夫妇相逢于道路,却嫌阻隔不通情。
儿孙尽在门庭,犹忌凶顽非孝义。
卦爻杂乱,异性同居,吉凶相并,螟蛉为嗣。
山风值而泉石膏盲。
午酉逢而江湖花酒。
虚联奎壁,启八代之文章。
胃入斗牛,积千箱之玉帛。
鸡交鼠而倾泻,必犯徒流;雷出地而相冲,定遭桎梏。
火克金兼化木,数惊回禄之灾。
土制水复生金,自主田庄之富。
木见火而生聪明奇士。
火见土而出愚钝顽夫。
无家室之相依,奔走于东西道路。
鲜姻缘之作合,寄食于南北人家。
男女多情,无媒妁则为私约。
阴阳相见,遇冤仇而反无猜 非正配而一交,有梦兰之兆。
得干神之双至,多折桂之英。
阴神满地成群,红粉场中空快乐。
火曜连珠相值,青云路上自逍遥。
非类相从,家多淫乱,雌雄配合,世出贤良。
栋入南离,骤见厅堂再焕。
车驱北阙,时闻丹诏频来。
苟无生气入门,粮艰一宿;会有旺星到穴,富积千锺。
相克而有相济之功,先天之乾坤大定。
相生而有相凌之害,后天之金木交并。
木伤土而金位重重,虽祸有救;火克金而水神叠叠,灾不能侵;土困水而木旺无妨,金伐木而火荧何忌。
吉神衰而忌神旺,乃入室而爱戈;凶神旺而吉神衰,直开门而揖盗。
重重克入,立见消亡;位位生来,连添财喜。
不克我而我克,多出鳏寡之人;不生我而我生,乃生俊秀聪明之子。
为父所克,男不招儿.被母所伤,女不成嗣。
后人不肖,因生方之反背无情;贤嗣承宗,缘生位之端拱朝揖。
我克彼而反遭其辱,因财帛以丧身。
我生之而反被其灾,为难产以致死。
腹多水而膨胀.足以金而蹒跚。
巽宫水路绕干,为悬梁之犯。
兑位明堂破震,主吐血之灾。
风行地而硬直难堂,室有欺姑之妇。
火烧天而张牙相斗,家生骂父之儿。
而局相关,必生双子;孤龙单结,定主独夫。
坎宫高塞而耳聋;离位摧残而目瞎。
兑缺陷而唇亡齿寒,艮伤残而筋枯臂折。
山地被风,还生疯疾;雷风金伐,定被刀伤。
家有少亡,只为冲残子息卦;庭无耄耄,多因裁破父母爻。
漏道在坎宫,遗精泄血。
破军居巽位,颠疾疯狂。
开口笔插离方,必落孙山之外;离乡砂见艮位,定遭驿路之亡。
金水多情,贪花恋酒;木金相反,背义亡恩。
震庚会局,文臣而兼武将之权;丁丙朝干,贵客而有耆耄之寿。
天市合丙坤,富堪敌国,离壬会子癸,喜产多男。
四生有合人文旺,四旺无冲田宅饶。
丑未换局而出僧尼,震巽失宫而贼丐。
南离北坎,位极中央.长庚启明,交战四国。
健而动,顺而动,动非佳兆。
止而静,顺而静,静亦不宜。
富并陶朱,断是坚金遇土。
贵比王谢,总缘乔木扶桑。
辛比庚,而辛要精神。
甲附乙,而甲亦灵秀。
癸为玄龙,壬号紫气,昌盛各得有因;丙临文曲,丁近伤官,人财因之耗乏。
见禄存瘟皇必发,遇文曲荡子无归。
值廉贞而顿见火灾,逢破军而多亏身体。
四墓非吉,阳土阴土之所裁。
四生非凶,卦内卦外由我取。
要知祸福缘由,妙在天心櫜籥。

《紫白赋》
紫白赋上
  紫白飞宫、辨生旺退煞之用。三元分运、判盛衰兴废之时。生旺宜兴、运未来而仍替。退煞当废、运方交而尚荣。总以运气为权衡、而吉凶随之变化。然以图之运论体、书之运论用、此法之常也。有时图可以参书、书可以参图者、此又其变也。今考河图之运、以五子分运、则甲丙戊庚壬、乃配水火木金土之序、而五行之运、秩然不紊。凡屋之层与间是水数者、喜金水之运。系木数者、嫌金水之运。其火金土数、可以类推。生运发丁而渐荣、旺运发禄而骤富。退运必零退而嗣。煞运必横祸而官灾、死运损丁、吉凶常半。此以图论、应如桴鼓。而九星遇此、喜惧亦同、木星金运、宅逢贼盗之凶。火曜木元、人沐恩荣之喜。书可参图、亦如是矣。又考洛书之运、上元一白、中元四绿、下元七赤、各管六十年、谓之大运、一元之内、又分三元、循序而推、各管二十年、若九星论临一周、谓之小运。提此三运为主、更宜专论其局、八山上元甲子、得一白方龙穴、一白方砂水、一白方居住、名元龙主运、发福非常。至甲申甲午二十年、得二黑方龙穴、二黑方砂水、二黑方居住、福亦如之、举此一元、而三元可知矣。然二者不可得兼、或当一白司令、而震巽受运之生。四绿乘权、而震巽合运之旺。此方之人、亦有庆也。且先天之坎、在后天之兑、后天之坎、在先天之坤、则上元之坤兑、未可言衰。先天之巽、在后天之坤、后天之坤、后天之巽、在先天之兑、则中元之坤兑、亦可言旺。先天之兑在后天之巽、后天之兑、在先天之坎、则下元之巽、不得云替。此八卦之先后天运、固可言论也。如一白司上元、而六白同旺。四绿居中元、而九紫同兴。七赤居下元、而二黑并茂。即图一六共宗、四九为友、三八为朋、二七同道之意。图可参书、不信然乎。或一白未得运、而局之生旺财方、有六事得宜者、发福亦同、水为上、山次之、高楼钟鼓殿塔亭台之属、又其次也。再论其山、有山之六事、如门、路、井、之类、行运与否。次论其层、层有层之六事、或行大运、或行小运、俱可言其荣福。否则将六事布置、合山与层及其间数、生财则关煞俱避、而河洛二运未交、仅可言其小康也。至若干支纳音之生煞、有统临专临之异、而每太岁入中宫、并详生旺、管山星宿之穿宫、有逆飞顺飞之例、而每岁禽星入中宫、同参生克。八门加临非一、九星吊替多方。如上元一白起甲子十年、已已在中宫、甲戌十年、戊寅在中宫。中元四绿甲子十年、壬申在中宫。甲戌十年、辛巳在中宫。下元七赤起甲子十年、丙寅在中宫。甲戌十年、乙亥在中宫。每年先以中宫纳音、复以所泊宫星、与八山论生克、所以谓统临之君也。何谓专临之君、即六甲旬飞到八山之干支也。三元各以本宫所泊、随宫逆数。数至本山、得何干支、入宫顺飞、以轮八山。生旺则吉。退煞则凶。统临专临皆善、吉莫大焉。统临不善而专临善、不失为吉。统临善而专临不善、未免为凶。然凶犹未甚也。至于统临专临皆不善、祸来莫救矣。至于流年干支、亦入中宫顺飞、以考八山生旺、如其年不得九星之吉、而得岁音之生旺、修动亦吉。禽星穿宫、则当先明二十四山入中宫之星。各以坐山所值之星为禽星。入中宫顺布、以论生克。但山以辰戌分界、定其阴阳。自干至辰为阳山、阳顺布。自巽至戌为阴山、阴逆轮。星生宫、动用与分房吉。星克宫动用与分房凶。其流年之禽星、则以值年星入宫飞方。阳年顺行。阴年逆行。而修造之休咎、于此可考。八门加临者、干山起艮、坎山起震、艮则加巽、震则从离。巽从震、离从干、坤坤、兑兑、以起休门、顺行八宫。分房安床、独取开休生为三吉。又有三元起法、上元甲子起干、顺行四维、干艮干顺、周而复始。中元甲子起坎、顺行四正、坎震离兑。下元甲子起艮、顺行四维、艮巽坤干。论流年系何宫起休门、亦论其山之阴阳顺逆布之。如寅甲为阳、阳主顺、乙卯为阴、阴主逆。但取门生宫、宫门比和为吉、宫克门次之、宫生门则凶、门□宫则大凶。九星吊替者、如三元白星入中宫飞布、俱谓之吊、而年替年、月替月、层则替方、门则替间之属、皆以名之。如上元甲子年、一白入中宫、轮至子上、乃岁支也。系六白即以六白入中宫、飞布八方、视其生克、而支上复得二黑、是年替年也。又如子年三月、六白入中宫轮至辰上、乃月建也、系五黄、即以五黄入中宫、轮至辰上、乃是四禄、此月替月也。如二层屋下元辛亥年、五黄入中宫、六白到干、以六白入中宫、轮布八方、以论生克、是层替方也。又如三层屋、二黑居中、而开离门、则六白为门星。下元辛亥年、五黄入中宫、轮九紫到门、克原坐六白金星矣。复以九紫入中宫、轮数八方、而六白到坤、及第七间、是门替间也。此河图之妙用、循生迭起、运合灾祥、无不可以预决。
紫白赋下
  四一同宫、准发科名之显。七九穿途、常遭回禄之灾。二五交加而损主、亦且重病。三七会临而盗窃、更见官刑。盖一白为官星之庆、牙笏文章、四绿为文章之祥、天辅太乙。还宫复位固佳、交互相逢为美。是故三九、九六、六三、岂惟干离震攀龙有庆。而二五八之间、亦可蜚声。一七、七四、四一、岂但坤艮附凤为祥。而四七一之房、均堪振羽;八二、二五、五八、固在兑巽坎、登荣足贺。而三六九之屋、俱是荣显。遇退煞以无嫌、逢生旺而益利、非独运宅局可以参观、抑且年与运尤须并论。运有相逢分大少、岁交加会辨三元。但住宅以局方为主、层间以图运为君。当考坤局兑流、左辅运临、而科名独盛。艮山庚水、巨门运至、而甲第流芳。下元癸卯、杴局之中宫发科。岁在壬寅、兑宅之六门入泮。故白衣求官、秀士请举、推之各有其法。而下僚求升、废官思起、作之亦异其方。第以煞旺求生旺、或小堆大塔、龙极旺宫加意。然而制煞不如化煞、或钟楼鼓角、局山生旺施工。若夫七赤为先天之火数、九紫为后天之火星、旺宫单遇、动始为殃、煞处重逢、静亦肆虐。或为廉贞相加、都天再临、须分动静、赤紫廉火维钧。是故干亥方之水路、宜通不宜闭、通而闭之、登时作祟。右弼方之井池、可凿不可填、凿者填之、随手生嗔。庙宇刷红、在一白煞方、尚主瘟火。楼台耸阁、当七赤旺地、岂免灾凶。建钟楼于煞地、不特亢旱常遭。造高塔于火宫、须知生旺难拘。但逢二星、同七九到、必然万室齐灰。巽方庚子造高阁、坎艮二局尽毁、坤局之界无侵。巽上丙午兴杰阁、离兑巽中皆烧、艮在远方可免。须知明证、可以避祸。五黄正煞、不拘临方到间、常损人口。二黑病符、无论小运流年、年生疾病。五主孕妇受灾、黄遇黑时出寡妇。二主宅母多病患、黑遇黄至出鳏夫。运如已退、贞逢处灾非一、总是避之为良。运若未交、巨门交会病方深、必然迁之始吉。夫蚩尤碧色、好勇斗狠之神。破军赤名、肃杀剑锋之象。是以交剑煞兴多劫掠。斗牛煞起惹官刑。七逢三到生财、岂识财多被盗。三遇七临生病、那知病愈遭官。运至何虑穿心、然而煞星遇旺、终遭□贼。身强不畏反吟、但因坐神一去、遂罹官灾。要知息刑弭盗、何须局外搜求。欲识病愈延年、全在星中讨论。更言武曲青龙、喜逢左辅善曜。六八主武科发、不外韬略荣身。八六文士参军、或则异途擢用。旺生一遇为亨、死退双临不利。九紫虽司喜气、然六会九、而长房血症、七九之会尤凶。四绿固号文昌、然八会四而小口损伤、三八之逢更恶。八逢紫曜、婚喜重来。六遇艮星、可以尊荣不次。如遇会合之道、尽同一四之荣。若欲嗣续、惟取生神加紫白。至论帑藏、尤看旺气与飞星。二黑飞干、逢八白而财源大进、遇九紫而螽斯蛰蛰。三碧临庚、逢一白而丁口频添、交二黑而青蚨阗阗。先旺丁、后旺财、于中可见。先旺财、后旺丁、于理易详。木间逢一白为生、八白同临、而添丁不育。火层遇木运得财、水局年来、而官灾不免。但方曜宜配局配山、更配层星乃吉。间星必合山合层、尤合方位生光。在方论方、原有星宫生克之用、复配以山之生死、局之衰旺、层之退煞何如、而曜之得失始见。就间论间、固有河洛配合之妙、再合以层之高低、山之父子、局之财宫奚若、而间星之制化聿彰。论方者以局、零神朝揖、门路合度、详其内外维均、而富贵可许。论间者以运、年星叠至、星来生宫、征其旺气不失、而福禄永贞。如八卦干位属金、九星则八白为土、此号宫星之善。入三层、则木来克土而少财。入兑局、则星来生宫而人兴。更逢九紫入木土之元、斯为得运、而财丁并茂、兼主科名。如河图四间属金、洛书四绿属木、此图克书局、入兑方、则文昌被克而出孤。入坤局、则土埋金而出寡。若以一层入坎震之乡、始为得气、而科甲传名、亦增丁口。局为体、山为用。山为体、运为用。体用一元、天地动静。山为君、层为臣。层为君、间为臣。君臣合德、鬼神咸钦。局虽交运、而关八方之六事、亦惧戊已廉贞相加。山虽逢元、而死退方之恶煞、犹恐灾罹天罡加临。吉原由星判、而隆替实本运分。局运兴、屋运败、可从局论。山运败、局运兴、休以山凭。发明星运之用、迪启后起之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阳宅天元赋》

第一要诀看宅命,动处乘空实处静;空边引气实边收,命从来处天然定。
第二要诀看宅体,端圆方正斯为美;前后修长蓄气专,若然匾阔分途轨。
第三要诀看生向,坎离震兑针尖上;得乘正卦合天心,若交杂乱生魔障。
第四要诀辅粥星,他官左右审虚盈;辅若虚时地之煞,弼虚两卦受灾惊。
一重辅弼一重福,若是重重福不轻;有人识得辅弼诀,选宅安身事事宁。
第五开门引路诀,正卦装门莫偏泄;入门之卦空元神,元神衰旺此中别。

一门正卦气无偏,前后门通两路接;若有旁门破卦身,纵然旺气非清洁。
既辨门时更辨路,内路外路须兼顾;路在生方致百福,煞方引路多灾祸。
宅中天井多宽旷,宅外回风不可当;时煞难明更凶猛,只言合元兔灾殃。
添房动作察秋毫,不在年神在卦交;吉凶偶然驾煞位,伤丁破产不相饶。
层层进进说高低,莫谈福德与天医;只要高低匀且称,偏破昂陷不相宜。
桥梁衢市最喧闹,若在生方反不嫌;能知避煞迎生法,转咎为祥反掌间。
一空三闭是豪家,三空一闭乱如麻;若通闭里求空法,立地珍珠满鹿车。
此是单言排宅法,不是水神分气诀;若逢临水又不同,宅气还凭水气接。
宅神宽大可吞波,收拾水神无漏泄。

我为指出双龙格,一宅之中分顺逆;其中超避有玄机,八卦看来理如一。
巽水迢迢六白龙,后湖九紫气还锺;前宅中元卿相贵,下元后宅庆财丰。
双兑交流入异宫,碧方真气室居束;百二十年朱紫贵,祖孙父子受皇封。
坎杂之水二龙交,立宅中间甲第高;轮转三元无替谢,儿孙世世产英豪。
二水交流是其干,两枝花蕊一时鲜;运到满门朱紫贵,衰时片瓦不招椽。
二水离方入坎宫,尽头一宅夹其中;双龙气脉来相会,此宅三元贵不穷。
二水同流坎上来,傍南作宅是离胎;下元一发如雷疾,兄弟双双近鼎台。
我为指出兼龙穴,八卦正偶同一诀;此中秘密有玄机,千里毫厘细分别。
离宫丙水字兼巳,行到中元贵无比;下元衰气四十秋,官禄无闻宅半毁。
离宫丁水字兼未,行到中元期富贵;此宅三元永不衰,微微左右分官位。
四水归朝会四龙,居中作宅是仙宫;不分元运时时发,瓜瓞绵绵奕叶重。
一宅之内循环转,寄语时师须检点;若然地是匹偶形,坎离震兑格更精。
下元流水在西南,屋近坤方良气酣;上元旺相在东北,屋近艮水二黑足。
中元干异与中宫,三位之中瑞气浓

朝南之宅正门开,此是离宫紫气来;宅深七赤下元旺,匾浅中门未足胎。
离门中道路重重,直引离风至寝宫;此宅下元多旺气,更无瑕玷损春容。
正门离上路偏东,转入深闺巽气浓;下元家道虽然旺,闺内须防灾病重。
离门两路夹东西,并引离风两不倚;只要宅深收气足,下元此宅发无疑。
屋向西南宅艮坤,门开左畔是离神;只要宅方真紫气,若然深长作坤论。
屋向东南宅干巽,开门右畔紫气宜;亦取宅力与七运,如逢深远绿宫全。
前门坤位后门坎,两气俱从一路转;上中鼎盛不须言,行到下元行一半。
正门杂九便门三,此宅元元失主垣;只有分房亲切处,一枝花发一枝寒。
前门离位后门艮,两气俱从七赤进;千元无数锦添花,行到上元君莫问。
一宅修长正向南,两门前后对相穿;只看内房何处住,三元旺衰有多般。
房居前面兴中上,后面为房利下元;此是移宫灾气法,逐年移住始安然。
东北分明门在艮,如何下元终不应?只缘此宅东西润,门变甲方常守困。
四隅之宅艮坤长,前后通门两口张;亦取内房分旺替,移宫换气不专常。
下元端的居坤位,中上深闺在良方。
七赤元中门在坤,如何此宅少灾屯?只因间架东西阔,兑气绵长仇变恩。
朝南之宅兑门行,如何下元终不明?只为内房多在后,门兼坤气不分明。
一样兑门宅正方,如何此宅比彼强?只为面西房在震,兑气清切少参商。
兑宅之门南北长,漫说朝西七赤强;必定内房偏左右,乾坤夹带气两分。
一宅朝南门正西,下元于此灵清奇;只因宅相东西阔,内屋迢迢兑气齐。
共宅同门地势偏,一林花木各时鲜:只缘门路宫宫变,细把青曩理数研。
中架居中离气正,下元方得喜更宜;东左变坤一白发,西方变巽发中元。
阳基形势贵量裁,仆妻儿孙各有房;一步一星随地变,门窗街路要推详。
天光落处看风色,此事精微莫显扬;一宅之中灾福异,管生管死在微茫。
入宅依此论衰旺,此诀分房是的传。
 
《天元歌》
 人生最重是阳基,却与坟莹福力齐。宅气不宁招祸咎,骨埋真穴贵难期。
建国定都关治乱,筑城置镇系安危。试看田舍丰盈者,半是阳居偶合宜。
阳居择地水龙同,不厌前篇议论重。但比阴居宜阔大,不争秀丽喜粗雄.
大江大河收气厚,涓流滴水不关风。若得乱流如织锦,不分元运也亨通。
宅龙动地水就裁,尤重三门八卦排。只取三元生旺气,引他入室是胞胎。
一门乘旺两门囚,少有嘉祥不可留。两门交庆一门休,大事欢欣小事愁.
须用门门都合吉,一家福禄永无忧。三门先把正门量,后门房门一样装。
别有旁门并侧户,一通外气即分张。设若便门无好位,一门独出始为强。
门为宅骨路为筋,筋骨交连血脉均。若是吉门兼恶路,酸浆入酪不堪斟。
内路常兼外路看,宅深内路审门阑。外路迎神并界气,迎神界气两重关。
更有风门通八气,墙空屋缺皆难避。若遇祥风福顿增,若遇杀风殃立至。
矗矗高高名峤星,楼台殿阁亦同评。或在身傍或遥应,能迥八气到家庭。
峤压旺方能受荫,峤压凶方死气侵。

冲峤冲路莫轻猜,须与元龙一例排。冲起乐宫无价宝,冲起囚宫化作灰。
宅前逼近有奇峰,不分衰旺也成凶。抬头咫尺巍峨起,泰山压倒有何功。
村居旷荡无关锁,地水与门一道编。城巷稠居池水润,路风门峤并同权。
一到分房宅气改,一门常作两门推。有时内路作外路,入室私门是握机。
当辨亲疏并远近,抽爻换象出神奇。

论屋神祠祖最严,故人营造庙为先。夫妇内房尤特重,阴阳配合宅根源。
八宅因门坐向空,一元衰旺定真踪。运遇迁移宅气改,人家兴废巧相逢。
天医福德莫安排,岂是周公真八宅? 无极大士传流的,谁见游年获福泽
逢兴鬼绝更昌隆,遇替生延皆困迫,太岁神杀若加临,祸福当关如霹雳。
门内房房有宅神,值神值星交互测。此是游年剖吉凶,不合三元总虚掷。
九星层进论高低,间架先天卦数推。虽有书传都不验,漫劳大匠资心机。
山龙宅法有何功,八面山门亦辨风,或有山溪来界合,兼风兼水两相从。
若论来龙休论结,论结藏穴不藏宫。纵使皇都与郡邑,只审开阳不审龙,
俗言龙去结阳宅,此是时师识见庸。但取阳居酿家福,山居不及泽居雄。
阴居荫骨及儿孙,阳宅氛氤及此身。偶尔侨居并客馆,庵堂香火有神灵。
遇者三元轮转气,吉凶如响不容情。透明此卷天元宅,一到人家识废兴。


《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 著
 
序言
朱序
吳子師青,既以青烏術擅名當世,當世之士,聽其議論之著明,與其談言之奇中,莫不群相揣測,以為必有私藏秘本,為當世所不見,而吳子獨見之者,乃能至是予始聞焉而未察也;今年夏吳子出其所謂鐵骨秘者,以相示且曰,地理之書,幽沈欠矣,是書之作,蓋將以導煙鬱發幽秘,使吉凶悔吝之旨,瞭然如指諸掌,或亦謀趨避者所不廢歟,予媿於堪輿家言,素未講求,不知吳子此書於古之作者何以然,以向者世人之所震驚,而揣測者今乃果獲是書,則是書之價值又焉可誣耶,吾因之重有所感矣,世固有委心任運,忘懷得失,粹然以自求福為歸者,彼誠知所處已,若其擾擾於目前,營營於身後,寡廉鮮恥以求達其所大欲,卒其所至,得失樊然,曾不能有加於其本來毫末,而徒然自陷於蠅營狗苟之為,以釀成風氣之憂者,吾又不安得一舉吳子之說,使之廢然思返也哉,因序此書,聊相與發憤言之
民國十三年潮陽朱葛民序

自序
甚矣,地理之晦而不明也欠矣,自唐而後,顛倒卦例,業堪輿者不究青囊寶照天玉之玄妙,而從滅蠻玉尺之荒謬,雖有人焉作辯正疏,辯正直解,辯正再辯,辯正補辯,正翼以發明青囊天玉寶照之義,而真旨不明,妄肆臆斷,愈辯而愈晦,愈改而愈謬,正義一失,吉凶無準,遂使堪輿之家,為人視作江湖糊口之輩,鳴呼,豈不痛哉,僕憫焉,於是有鐵骨秘之作,天下後世人讀是書者,可以明黃楊二公之旨,可以知天地山川之氣,可以福他人,可以尊自己,師青之意如斯而已。
凡 例
是書以鐵骨秘為名者,緣楊公正教先賢,秘而不宣,後人不解者多矣,故予作此書求合經意,非有異也,不過補前人未言之隱微,闡先賢秘中之秘云爾。
讀是書,必先取辨正大文讀過後,讀此篇更覺會心,易於得益。
是書不可草閱之,如視為易,則無益也,必將廿四章中,句句揣磨,方得其義,何異千書萬卷乎。
是書卷後編成四十八圖,內共有一千一百五十二局,每圖只有五局可用,共計二百四十穴,其餘之穴皆主貧賤,絕嗣之應。
是書第十八章,九星斷房分之法,必兼師青心法斷之始應,亦須兼零正山水互決之。
是書用羅經之法,必以地盤為主,格水之法,亦必以碑頭高低所見為主,如以時術,立而格之錯矣。
是書格龍之法,必以城門訣為主腦,如子龍入首,水必出午,若不出午,或朝來亦應,但係分枝之龍,可知然龍欲對待為貴,若不對待天心,怕非吉地,雖能發一二房分,亦必受初葬之凶。
是書卷後編成九十六局,計水龍四十八局,山龍四十八局,乃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下臨地輿幹旋元運吉凶之理,此訣前賢秘密久矣,予則編發,使後學一見了然,自能趨吉避凶,蓋生旺以入首為重,如入首得生旺,不但能驟然興發,且能獲富獲貴,而世世榮昌,是經所云:“得山運者福力淺,得龍運者福力大”之謂也。
 
一至廿四章


師青樂道不知憂,綠水青山任優遊,
兩眼無花明氣象,小心有術辨休囚,
玉書九卷家藏秘,鐵骨三星手自修,
欲解倒懸傳此訣,天驚石破鬼神愁。
乾坤艮巽子午卯酉天元宮
甲庚丙壬辰戌丑未地元龍
乙辛丁癸寅申巳亥人元宗
右第一章 首言作者之意,而仍歸重於道統也
堪笑時師術未精,妄將正義浪批評,大鴻一勺宜賓輩,大素九州亦弟兄。
右第二章 申言首章之義,而辨諸書解說之非
惟有挨星法最元,先尋入首後流泉,依經立向無差別,不是明師卻是仙。
右第三章 指明挨星之旨,而以龍向水為主腦也
挨星妙訣本非煩,向對來山水上翻,順逆陰陽須記取,任他深谷與平原。
右第四章 言山原本無二法,但龍有順逆之異也
龍上山山趨破軍,向中吉凶細心分,右廉破武貪狼位,疊疊挨加破左文,
破巨祿存星十二,時師此訣未曾聞,師青廣發慈悲念,救世金鍼度與君。
右第五章 指明挨星次序
陰陽順逆有因由,須向雌雄兩路求,支偶干奇當辨別,右旋左轉不同流。
右第六章 言挨星法,有雌雄之別,有左右之分
壬子為雄子癸雌,個中消息有誰知,干支兩路君須記,二十四山掌上推。
右第七章 指明雌雄兩路,總以二十四山掌訣為用
壬子同行癸丑宮,艮寅甲卯乙辰龍,巽兼己兮丙午中,丁未辛戌乾亥通,
庚酉坤申一路脈,天盤造化合天宮,干神十二夫和婦,山水相交氣象雄。
右第八章 指明雄龍一路共十二局
子癸午丁天元龍,卯乙酉辛夫婦宗,亥己壬丙一同到,寅甲申庚兩路逢,
丑艮未坤山屹屹,戌乾辰巽水溶溶,支兼干出人盤脈,知得是雌師不庸。
右第九章 指明雌龍一路共十二局
子壬午丙號翻天,卯甲酉庚理亦然,已巽亥乾寅與艮,申坤並到福綿綿。
右第十章 指明翻天龍八局,乃雄中之雌也
癸子兼行艮丑宮,巽辰丁午合元空,坤偕未出乾和戌,乙兔辛雞倒地龍。
右第十一章 指明倒地龍八局,乃雌中之雄也
分房最忌見逆龍,丑癸未丁定主凶,辰乙同行多斷絕,戌辛並走亦殄凶,
庚申壬亥均須避,丙己甲寅也莫逢,若要福人先福己,好將此訣羅心胸。
右第十二章 指明逆龍八局,乃狂之龍也
丑癸、未丁、戌辛、辰乙四局,是翻天而不可翻天,係雄中之逆雌;壬亥、丙已、庚申、甲寅四局,是倒地而不可倒地,係雌中之逆雄也。
雄龍雌向干維順,逆走支山定穴場,雄向雌龍支反右,干維挨左法為良,
雄龍雄向俱從逆,雌向雌龍順路裝,此是挨星真正訣,心傳口授本青囊。
右第十三章 指明挨星之法
有雌雌、雄雄、雄雌、雌雄共四樣,順逆挨排之法本,陳希夷陽入陽宮、陽入陰宮、陰入陰宮、陰入陽宮之義也,此訣前人秘密久矣,師青一口說破,其遭天譴歟,抑叨天之春歟,均未敢秘也,讀者鑒之。
貪毓斯文武發財,更生武貴福頻來,巨門定產忠貞品,輔弼應兼將相才,
五吉向中宜指點,七凶位上莫徘徊,有人識此神仙訣,掌握乾坤任剪裁。
右第十四章 略言五吉應驗,神斷別有秘本也
破軍四煞最難當,作賊充軍犯法場,定主夭亡並自縊,兩人合共一妻床,
祿存亦出徒流罪,抱養生離雪撥湯,快請明師改吉向,千災萬禍轉禎祥。
右第十五章 指明破祿二星凶應
文曲主雞生四足,被人毆打坐宰獄,歸來又見死妻兒,三代單傳嗣不續。
右第十六章 指明文曲凶應
廉貞回祿賊傷人,板爛亡魂受苦辛,寅午戌年火災至,勸君速改莫逡巡。
右第十七章 指明廉貞凶應
貪與長子巨與中,武發三房財祿豐,輔弼兩宮分左右,東西二卦定雌雄,
破廉孟伯貧寒定,文絕季孫祿仲窮,分房此訣真靈驗,陸地神仙豈易逢。
右第十八章 指明九星房分(須兼形氣斷之方準)
  公位玄機妙不窮,斷山斷水豈相同,流神一訣君知未,孟白仲青季在中
右第十九章 指明水法公位而斷水(別有秘本也)
  山砂房分剖君知,孟子龍蟠季虎棲,惟有仲房當面立,左肩四叔一同推。
右第二十章 指明砂法(公位一四七房居左之類)
充棟山書孰與儔,荒唐大半又虛浮,三星五吉從頭斷,驚得東君血汗流。
右第二十一章 總結上文,重言三星五吉之驗也

甲子從頤比解殊,分金配卦總糊塗,羲文周孔演經義,未見坎離震兌無,
當將八八附穿山,子父財官不等閒,中依大衍虛一位,天根月窟任循環。
右第二十二章 辨明 

戌龍丑龍,乾龍艮龍
亥龍寅龍,壬龍甲龍
子龍卯龍,癸龍乙龍
丑龍辰龍,寅龍巳龍
甲龍丙龍,卯龍午龍
乙龍丁龍,辰龍未龍
巽龍坤龍,巳龍申龍
丙龍庚龍,午龍酉龍
丁龍辛龍,未龍戌龍
坤龍乾龍,申龍亥龍
庚龍壬龍,酉龍子龍
辛龍癸龍,艮龍巽龍
羅經六十四卦,配六十分金,妄將坎離震兌刪除之謬,今改正之。
時憲書中理法精,子時八刻欠分明,擬將夜子初三刻,甲子當從丙子評。
右第二十三章 言子時尚未精
細數百年間,惟子時宜用下四刻,不知上四刻著落何處,今改正之。
浪跡江湖十幾秋,平生有志未曾售,書傳鐵骨贈知己,大地憑君及早收。
右第二十四章 深贊得此訣者,遍地皆春矣,旨哉秘哉
師青曰:點穴之道,全在中正和三字,立向之道,貴在同宗同道為,朋為友為妙,雖曰篇簡文陋,庶幾易則易知,簡則易明,將數篇中句句揣磨,心會其理,書云:識得陰陽顛倒顛,便是大羅仙;又何必千書萬卷乎,若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縱使楊公復生,口口相傳,亦不能明其道矣。
以下四十八圖,共有一千一百五十二局,每圖只有五局可用,共計只二百四十穴,其餘九百一十二穴,非犯破祿文廉,則礙陰差陽錯,屢驗此穴,非貧則夭,誠可痛哉,今將楊公抄圖秘本,選出吉穴,如海底尋珠,編成局則,又燦似星日,天珍地秘,洩露殆盡,捉龍尋穴,考之古墓無差,庶幾登山涉水,一目了然,唯願後人,幸勿妄傳,亂洩天機秘也。
楊公抄圖秘本四十八圖
歌曰
支山右弼與武貪,右倒左兮血氣行,輔巨倒右運阡陌,須憑入首發何元。
干山弼武與貪狼,左水倒右福非常,輔巨還從右轉左,砂圖仙訣永傳揚。   
捉龍點穴歌
支龍順走結千山,干龍逆佈支山求,尋取五吉三元位,此是真穴不差途,
五星更帶祿馬貴,為官指日上皇都,捉龍點穴真妙訣,楊公那肯度凡夫。
城門訣
五星一訣非真術,城門一訣最為良,識得五星城門訣,立宅安墓大昌。
城門者,山龍之血脈俱從此出,坪洋則通潮水流入原陽也,如潮水從巳而入,依水立向,當立丁向,又可立乙向,江南龍來江北望者,山上來龍必是亥,左隔四位立癸山,右隔四位立辛山,山龍水龍並可通用,最重入首勿出卦,窮通得失,須知入首得運則興,失運則廢。
師青心法
堪輿之學其說有二,曰巒頭,曰理氣;巒頭論龍穴砂水,以察生氣,體也;理氣言元運方位,以著應驗,用也;無體則用無所施,無用則體不靈異,世之業此術者,言巒頭則詆理氣為虛渺,言理氣則嗤巒頭為粗疏;心法之作,理寓於氣,氣囿於形,使巒頭與理氣,彼此貫通融會,庶不致有偏廢之紛歧耳。
第一 破軍回轉倒騎龍,灣勾反凹捲簾同,形孤穴露天白重,縱然有托不氈唇,三四長房人夭折,寡母雙悲損妻凶,此穴之中休下葬,破損財丁主孤窮。
第二 右弼金水半橫生,倒插回龍看少宗,玉枕金勾來下葬,長房富貴旺兒孫,點穴中心就龍耳,前迎山水後迎龍,天虹貫日形相似,眠象迴勾螺共同。
第三 廉貞穴下君莫裁,龍虎深坑穴掛坪,行龍枝爪無真結,水殺淋肩水浸骸,一葬長房人破敗,好賭貪花日在懷。
第四
破軍山穴葬不祥,左右空窩凹殺傷,孤寡少亡人進舍,兩人共同一妻床,三歲孩童人謀死,棺骸破爛水穿棺,下砂空壙屍山現,縱遇真龍一旦亡,申子辰年寅午戌,一門凶禍主藥亡。
第五 武曲結成蛇,坐祖橫龍穴半斜,左右高山來包護,向對朝山作祖佳,三房一葬人丁旺,二房富貴享榮華,祖山高大旺四五,右邊砂腳帶尖斜。
第六 貪狼大貴星,太祖三台作後屏,鶴膝串珠三梟脈,草蛇灰線結平真,秀水歸東三富貴,左水倒右長二盈,亥卯未生申子辰,文出三台武狀元。
第七 破軍來見定不祥,三房一犯主殺傷,形孤穴露兼風殺,龍虎擎拳砂似鎗,遭軍遭賊因人命,殺兄殺弟坐牢亡。
第八 左輔榮昌福非常,池湖氈托看三陽,太陽太陰星出面,蘆花三嬝氣雄強,玉枕星辰並金水,池湖毓氣二房祥,北龍來結長房好,西逐東南三長房。
第九
文曲知曉是惡神,行龍結穴不分明,掃蕩孤陰金開腳,右肩煞凹帶廉貞,男出單毰婦太陰,娼妓淫亂動情深,申子辰年寅午戌,生埋炮打死非輕,不怕五星形體秀,骨骸泥水滿金埕。
第十 破軍形成老陰頭,結在高山莫圖謀,形孤穴露兼風殺,天白茫茫損骨愁,巳酉丑年寅午戌,殺帶滿身出賊頭。
十一 巨門後人多忠信,結在高山土覆金,土角流金穴可作,玉尺文星結其神,四圍八國來包裹,池湖界水有分明,一看西南龍作祖,舉子入朝點翰林。
十二 祿存山巒結半崗,後座低空白虎鎗,探頭側面生淫賤,不成星體出顛狂,定出覡公並和尚,屍骸暴露水穿棺,亥卯未生人夭折,抱兒過繼出蘭房。

壬龍破甲 祿文廉無 卯龍破酉文丙 不犯祿無文
子龍文寅甲 無破廉 乙龍破癸 不犯文廉祿
癸龍破乙文乾 無祿廉 辰龍 無祿
丑龍破未 無祿文廉 巽龍破艮祿亥 無文
艮龍破巽文亥 無祿廉 巳龍破亥 無祿文
寅龍 不犯祿文廉 丙龍文卯 無祿廉
甲龍破壬文 癸不犯祿子無廉 午龍 不犯祿文廉
戌龍 無廉 丁龍祿艮文巽 無廉
乾龍 祿乙文甲 亥龍 破巳祿巽坤廉艮文
未龍破丑廉乙 無祿文 酉龍破卯 無祿文廉
坤龍祿甲廉亥 無文 辛龍 無祿文廉
申龍文乾 不犯廉祿無 庚龍 無祿文廉

子癸午丁天元龍,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宮,取得輔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龍
此節子午卯酉行龍,世人莫不曰只結乾坤艮巽而已,若如此論,則半字無可辭矣,不知子午卯酉行龍,又可結壬丙甲庚,以為貪狼順結之局也,而乾坤艮巽行龍,不單可結子午卯酉,又可結寅申巳亥,以為貪狼順局也,則半字下來最確最明,蓋辰戌丑未之龍,又可結乙辛丁癸之山,以為貪狼順局也,亦不只結甲庚丙壬四山而已,蓋寅申巳亥之龍,依辦正止結乙辛丁癸四向而已,不知擺立向,又可結乾坤艮巽,傍父母之力也,庶根深蒂固,而福力攸久。

此節貪狼之局,與上文“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正龍崗”,今舉坎宮一卦論之,何不言子癸亦是共路兩神,只言壬子、子壬為貪狼,蓋子癸為淨陰,故云“認取真神路、定陰陽”也,餘卦倣此。

貪狼格  壬龍立子 子龍立壬 丙龍立午
午龍立丙 庚龍立酉 酉龍立庚 乾龍立亥
坤龍立申 申龍立坤 巽龍立巳 癸龍立丑
丑龍立癸 丁龍立未 未龍立丁 乙龍立辰
辰龍立乙 辛龍立戌 戌龍立辛
以上貪狼立穴,祿存去水,順結直流之格也。
寶照經曰:“貪狼原是發來遲,坐向穴中人未知”,按此盡屬地人二元,非天元父母,行龍者比若不傍父母之力,龍穴俱是子息,必然遲發也
寅申巳亥人元龍,第四句云:“寅坤申艮御門開,巳丙宜向天門上,亥壬向得巽風吹”,此數語有帶奧謎,卒不能解,今特補之,以便後學可也。
寅坤者,為水口起破,右算至坤上為貪狼,實是申龍以坤為貪狼為父母也,故云:脈取貪狼云云。
申為出口起破,右順算至艮為貪狼,實指寅龍之父母也。
巳丙者亥龍也,亥以乾為父母貪狼,故云:巳丙宜向天門上。
亥壬者巳龍也,巳以巽為貪狼,故云:亥壬向得巽龍吹,至甲庚、丙壬、辰戌、丑未、乙辛、丁癸尋貪狼,亦倣此類推。

江東一卦句
東者,甲也,甲卯乙辰,辰隔四位至丙,丙隔四位未,未隔四位庚,庚隔四位戌,戌隔四位壬,壬隔四位丑,丑隔四位又轉甲,不離乎甲庚、丙壬、辰戌、丑未、為地元卦也,以辰戌丑未之山,甲庚丙壬之龍,甲庚丙壬之山,辰戌丑未之龍,如辰龍甲山,甲若兼寅,則為出卦,甲若兼卯,則為帶刃,只取辰兼巽龍來,依貪入首,傍父母之力,以收其氣也,其餘丑未戌地元之水,不可兼乙辛丁癸,又不可兼寅申巳亥、乾坤艮巽,蓋地不可兼天也,只辰為入氣,單收戌丑未三水,依排龍立向,只有三吉而己;何為三吉,如辰龍來結,甲山為坐,坐武向巨,得二吉也,茲辰兼巽來至卯為左輔,三吉也;向上酉水,蓋地不收天元之水也,此山亦可立作乙辛兼卯酉。
又舉寅龍兼艮,立乙山辛向,為坐輔向弼,二吉也,兼艮之龍,坤上起破,右逆算至卯上,為武曲向巨門,為四吉也,蓋寅龍貪狼在艮,不能收貪狼之氣,故只四吉而己。
辰兼巽龍來,係後兼龍,甲山坐武向巨,兼卯係左輔,此局甲山庚向,向上宜水,未上宜龍不宜水,壬上不宜水來,甲亦不宜水,與辰龍同元也。
此局寅龍兼艮,是前兼龍神,立乙山為坐,輔向弼兼艮龍,算至卯上,為坐武向巨,穴宜兼卯,合四吉也。
 

此局乾兼亥龍,為後兼龍神,宜立子山兼癸,為後兼向也,坐武向巨為二吉也,兼亥龍算至癸上,為坐輔向弼為四吉也,乾龍貪狼在亥,立子山兼壬,為坐輔向弼,又得貪狼在亥與壬同宮,以收五吉氣也,若子山為父母卦,能包三卦,故兼左兼右均可。
乘氣

更有淨陰淨陽法,前後八尺不相雜,斜正受來陰陽取,氣乘生旺方無煞,
來山起頂須要知,三節四節不須拘,只要神龍得生旺,陰陽卻與穴中殊。
十二陽山:乾亥壬坤申庚巽巳丙艮寅甲
十二陰山:子癸丑卯乙辰午丁未酉辛戌

如上天元龍,乾兼亥為陽龍也,陽來陰受,不可雜他氣;前後八尺者,為入穴之陰陽也;斜正受來者,頂脈之陰陽也,如子山兼癸,八尺棺頭以上放羅經,指定乾亥方之頂,及斜正受來之脈亦可,餘卦倣此類推;陰陽二字,看零正坐向須知病,若遇正神正位裝,撥水入零堂,零堂正向須知好,認取來山腦,水上排龍點位裝,積谷萬餘倉,陰者屬山,陽者屬水;坐向須知病者,如乾龍立子山,在下元子為零神,在山則為病矣,而午為下元正神,是向水又病矣;正神正位裝者,下元乾兌艮離宜在山,坎坤震巽宜在水,上元坎坤震巽宜在山,乾兌艮離宜在水,又引曾公序曰“識得陰陽玄妙理,知其衰旺生與死,不問坐山與來水,但逢死氣皆無取”,舉此如三元氣運,生旺為生,衰敗死兼以零正參看,自見其理;地理之道,有山運龍運之分,以挨星為法,有山龍水龍之辨,得山運者福力淺,得龍運者發福大,如乾龍子山,在上元為得山運,挨星以巨門到乾,然乾非巨門所居也,祿在於兌,文在於坤,自上元甲子年起,至中元癸巳年止,若在上元運葬,到癸亥年共有六十年,不過小福而已,若在文曲運葬之,一二十年即發大福,此訣在上元宜山龍為準,在下元宜用水龍方驗,何也?得入首乾上武曲之星來也,若發九十年後,又宜尋山龍之局矣。

挨星訣補正

依辨正古歌云“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今將補正,蓋挨星以貪巨祿文武破輔弼為序,用八宮掌,如坤屬巨門,乙則順數至坤得九位,壬則逆數至坤亦得九位,故從坤為巨門,艮為八白輔星,辛則順數至艮得九位,丙則逆數至艮亦得九位,故從艮為左輔,巽為中上元文曲,辰從巽為文曲,亥則逆數至巽得二六一十二,故從巽為文;乾為中下元六白武曲,以戌從之巳,則順數至乾,得二六一十二,故從乾為武曲,至酉屬七赤破軍,丁順數至酉得六位,從兌為破,丑則逆數至酉得九位,亦從兌為破,子屬一白貪狼,甲逆數至子得六位,申則順數至子得九位,故從子為貪狼,卯屬上元三碧祿存,癸則順數至卯得六位,未則逆數至卯得九位,故從卯為祿存,離屬下元九紫右弼,寅則順數至離得九位,庚則逆數至離得六位,故從離為右弼;以上非九則六,理有所依,今將補正歌曰“甲子申貪狼一路行,坤壬乙巨門從頭出,癸卯未二三祿存到,巽辰亥盡是文曲位,巳戌乾武曲一星聯,丁酉丑三山破軍守,艮丙辛位位是輔星,寅庚午右弼從頭數”。

九項挨星
一曰排龍立穴 二曰前兼龍神 三曰後兼龍神
四曰山龍從坐 五曰水龍挨星 六曰逆水倒排
七曰三元氣運 八曰五子運  九曰紫白氣運
 
以上排龍立向,併前兼後兼,在城門訣既明,若四項之山龍從坐,五項之水龍挨星,還須識得干維乾坤艮巽壬與寅,陽順星辰輪,支辰坎離震兌癸與辰,陰卦逆行取,分定陰陽歸兩路,順逆推排去,知生知死亦知貧,留取教兒孫。
如辛山乙向戌兼乾,入首水出辰口,將坐山輔星加在辛,其龍右來宜順行,武曲在離,先天乾居離位,正當旺運,至破輔亦科甲多人,上元貪巨祿文之星,雖有文科武甲,不如下元之富貴也。

又如申山寅向兼坤分金,其龍辛兼酉來,右弼在酉,左輔在乾,右來龍也,申屬陽山,將坐山之貪狼,從申逆排至寅上為武曲,層巒聳秀科甲多人,若輔運到乾,亦發文甲,看弼到入首,鹿鳴飲宴者還多人也,若水龍挨星,貪狼翻在乙位,武曲至辛,武本屬乾,九紫運中,先天居之,決有厚望也。
 
子午卯酉四山龍
師青曰:午上金龍來,宜立巽向,合四九為友,江南龍來江北望,江北之脈子龍也,而立乾山,合一六共宗,子與午,乾與巽,同宗為友,兩兩相對也,子來乾向亦然。

又如卯上金龍來,立艮向作三八為朋,江西龍去望江東者,必酉龍而結坤山,又合二七同道,又為兩兩相對也,主出王侯宰輔,為第一格龍局也;其餘戍壬、壬戍、亥癸、癸亥、辰丙、丙辰、巳丁、丁巳、丑甲、甲丑、未庚、庚未、寅乙、乙寅、辛申、申辛,較上午巽等為次一格也,江東篇內云“地畫八卦誰能會,山與水相對”者,即此也。
地理十不葬

挨星之術既精且明,而應驗如神,但不可輕為人卜葬,為不當與而與之以地,是妄洩天機,轉折損自身之福祿,故先賢有十不葬之誡,不可不三致意焉。
一 素不孝悌者不葬,凡不孝不悌者,其人必天良已泯,既不於生前奉甘旨,復不於生時表友于徒,於已死之骸骨覓地安葬,其將以若是者,非謂欲得佳城以安親,實欲藉吉壞以佑本身之發達,則其心已悖逆天理,斷不可與言地理矣。
二 積世怙惡者不葬,怙惡不悛之人,固已喪盡陰德,況復累世積惡之家,其不自隕滅者,既邀倖矣,尚敢不顧天譴,而予之以地耶。
三 身為不善者不葬,世有陰險反覆,忘恩負義,巧取豪奪,誆騙奸淫,無惡不作,一善莫為之人,此即禽獸其行,蛇蝎其心,倘予之以地,則何以彰天罰而昭世,戒也哉。
四 心術不測者不葬,其有口蜜腹劍,佛口蛇心,外飾偽善之貌,內懷險毒之腸,陰施陷害,架殃飛禍,心地已自虧損,吉地焉可指予。
五 為非作歹者不葬,不畏法而偏違法,不講理而偏蔑理,棄信背義,不仁失德,如此為非作歹,悖禮逆情者,焉可使得善地,以損吾德耶。
六 古墳舊墓者不葬,見他人之古墳舊墓,見其子孫之富貴興盛也,欲於墓傍隙地,附插其己墓於側,既妨磚於舊壙,更破壞其原塋,如此損人利己之心,實有害於天理,殊不可予之以同意。
七 私用公山者不葬,公山者公有之山地也,爾以為斯吉地慾葬吾親人,亦曰斯公地吾亦有份,吾亦可葬吾親,不獨引起爭奪,且將觸發事端,雖土面生植草木,安知地下無枯骨朽骸,庸師術士,切勿奢言佳吉,致啟訟累。
八 來歷不明者不葬,遇有酷信風水之家,欲知其祖宗之德澤若何,其本人之品格若何,如果不明其行善行惡,自以婉辭其邀請為宜。
九 信任不專者不葬,挨星法相地,其所棄取與諸法不同,即立向消水亦大相懸殊,苟其人朝信此而暮信彼,昨聘甲而今聘乙,其游移不定,猶疑莫決,信任不專,辭之而已。
十 接待無禮者不葬,今人求師葬親,每便道相邀,或邂逅相約,或片語投機,即乞指地,凡斯皆抱其生人發達之念,更非為其卜吉安葬之孝,且無尊師重道之心,不知孝子葬親,孰為輕重,雖千金致贈,亦不屑予以地也。
地理之學,繼有人定勝天之驗,然而欲葬其親,以卜吉壞者,不思積德行仁,而惟佳城之是求者,見其徒事心勞耳,果若此無德不仁者,而可以得吉地獲佳兆,則青囊一書,反為作惡者成符護,有是理哉!此十不葬者,先賢之所以垂炯戒,而復寓賞善罰惡之旨於其間,世之操此術者,其慎旃哉。
 
求真釋謬
溯自元宗追書邱公受職,迨及開元地理廢已,唐楊氏筠松公,出作奧語天玉都天,門人曾子述其教地理之道,燦若日星,第其中之翻倒排星格龍立向乘氣消砂趨吉避凶,辭雖約而義,該訣雖隱而理顯; 蔣氏平階先生,得目講嫡傳於康熙十八年,刻地理辨正一書,辨明楊公正教,予見其追幽察隱,探奇索玄,雖吻繼瀾翻,不能無偏,如天玉開章,“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應無差”章,不過將二十四山,演出天地人三卦,為天玉作用,蔣註以一為地卦,單用二為人卦,雙用南北八神共一卦句,為天卦廣大,一卦可兼三用,查青囊無此用法,都天收五吉,僅有取貪一局,亦無子壬三用之消納,且本註又云,天卦突然而起,不經位數,夫經四位與隔四字,一生一成,天地人各從其類,自然之理也,蔣註不知何所本而云,然“天卦江東掌上尋,知了值千金,地畫八卦誰能會,山與水相對”章,天卦父卦也主水,地畫母卦也主山,山與水相對者,定雌雄也,掌上尋者,傳掌訣也,江東者指水龍而言也,即江東江西江南北之謂也,蔣註以為略指一斑,洩漏春光,不知指何斑,洩何春光;
“關天關地定雌雄,富貴此中逢,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章,是發明倒排父母之正文,都天收五吉之大作用,蔣註指作言雌雄交媾之關竅;
“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正龍岡”章,是申言仙人收山出煞定陰陽,正龍岡不過認取真神路,避鬼路,方可收五吉,蔣註指作配夫婦,更為父母;
下三吉三般卦第一章,父母指挨星內雌雄卦之父母,三吉指天機訣內之三星,三般卦者,天卦地卦雌雄卦也,更看者別有所指之辭也,稱第一者青囊之總訣也,蔣註指作歸結語,申言上文三般卦理;“二十四山起八宮,貪巨武輔雄,四邊盡是逃亡穴,下後令人絕”章,是將二十四山,分出四吉四凶之星,為趨吉避凶之用言,稍一失挨,則四邊盡是破碌廉文之逃亡穴已,蔣註辭作闢邪說之謬;
“惟有挨星最為貴,洩漏天機秘”章,是傳曾公安,安天機配九星四十八局之挨法,下章干維壬支神癸與,夫甲庚丙壬俱屬陽,乙辛丁癸俱屬陰,同為九星雙起雌雄異,加玄加關之正訣也,蔣註不知是訣,以為不出三般卦,為天機安內;
“天地父母三般卦,時師未嘗話,玄空大卦神仙說,本是此經訣,若還不信此經文,但覆古人墓”章,是申言上文諸多妙用,與東西父母三般卦不同,故曰未嘗話,蔣註以為名異而實同,若於字義分疏則支離;
“分卻東西兩個卦,會者傳天下.學取仙人經一宗,切勿亂傳空,五行山下問來由,入首便知蹤”章,是傳仙人經收內陽水法,與曾公安之辭也;“都天更有內陽坐穴法,神機出處覓仙方”即此訣也,蔣註以為言入首龍;“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章,是略舉仙人經收巨武水之一局而言也,四局類推,蔣註不知是訣,語多游移,此天玉經上中下卷之有偏者也,若夫都天寶照經,是傳挨星訣與黃居士,演成掌訣,看出身,看到頭,定入首,下經盤,審過峽,子字出,子宮尋,勿差錯,字字珠璣,句句是訣,蔣註錯解;
“子癸午丁天元宮,辰戍丑未地元龍,乙辛丁癸人元來”三章,是傳天地人收五吉之訣,蔣註不明;“更取貪狼成五吉”四句,是申言天地人元龍,僅收四吉,欲收五吉,必取貪狼,故曰“更取所以有貪狼,原是發來遲,坐向穴中人未知,立宅安墓過兩紀,方生貴子好男兒”之斷,蔣註謂不當正卦;
“主人有禮客尊重,客在西兮主在東”章,是言龍為主,向為賓,主客登對,不可有差,此尋祖脈之法也,蔣註指作言山水之交姤;“天機妙訣本不同,八卦只有一卦通”章,是申言天罡訣內,子媳星之落在何宮何地何位,以收五吉,為天罡訣之妙用,故曰“星辰流轉要相逢”,蔣註一卦通指作大五行之一卦,不知指何五行,山水指作水路之交馳,不知是何交馳,此都天上中卷之有偏者也;
下篇二十一章,每章各言一事,文似無統,屬然各有取承,無容贅解,至章末,“發龍多向支神取,若是干神又不同”章,再舉坎卦為例,指出是夫婦是鬼龍,以申結上文挨星訣,即“認取真神路,仙人定陰陽,正龍岡”之秘訣也,蔣註未明,又以天玉開章四個一為地卦單用,不知都天有“辰戍丑未地元龍,乾坤艮巽夫婦宗”;兼宮之訣,以二為人卦可雙用,不知都天有“寅申巳亥騎龍走,乙辛丁癸水夾流”單用之訣,以天元宮廣大,一卦可兼三用,不知都天收五吉,僅有子癸、午丁、卯乙、酉辛,未有子壬三用之訣,又以人地兩宮不可兼.
不知都天有“亥壬聳龍興祖格,巳丙旺相一般同”相兼之訣,青囊收五吉避七凶,與夫坤壬乙之挨星四十八局之順逆子,蔣氏俱未能解說者,誤以江南來龍江北望,分別山龍水龍之法為翻倒卦,誤以格龍立向之玄空卦為元運卦,誤以龍宮之父母卦,為八卦之中爻卦,以分定子孫十二位之訣,為闢邪說之謬,更不知二十四山之雙雙起,二神當四神,奇又不知青囊之五行用何五行,四大尊神是何尊神,以及反吟伏吟,前兼後兼,聯珠勿相放,排定陰陽算,蔣氏又一無能知之者;
予為之逐一拈出,每章各自加批,非好辯也,非爭席也,誠以辨正不刻,青囊失傳,挨星不明,青囊無法苟震於其名,徒拾牙慧,知其言而不為之釐正,何貴乎青囊!何貴乎讀青囊!此求真之所以不得不作也,一片苦心,識者鑒之。

吳師青兄好學土地。以其精於青烏之術,而翻掩其好學之名。然而師青兄向不輕易為人鑑別牛眠,蓋凜於十不葬之誡,惟偶施其術於忠厚之家,則輒見驗。於是益自慎重珍惜,不願苟行其道,世愈尊其品而神其術。其所著鐵骨秘一書,成於民國十三年,以其早年身歷,徵於古人遺言,實有其獨得之秘,風傳當時,並經採入潮州志藝文類,具見其書之可寶矣!昔郭景純作葬經,葛稚川傳青鳥,楊筠松作天玉奧語都天,今師青兄著鐵骨秘,皆足以傳世而行遠。師青兄避地來港,廿餘年來,求其術者多,而百無一諾,鑑於當世多躋於十不葬之列,非以懷術鳴高也。況隱於商事,久矣乎不操其術。而忠於謀人,信於交友,更非以奇術自秘。余知師青兄深,雖不願以術傳人,獨懼其書之將絕響也,乃勸其付梓,使後之研斯術者,為參究發微之助,且為科學時代應並存之另一學術云爾。因書此以為覽是書者告。

中華民國五十年五月   鄧肇堅敬跋
[全文完]

《沈氏玄空学》阳宅三十则
1、城乡取裁不同
乡村和都市房屋的建筑景观不同。乡村位宅大多为独屋独院、空旷,有实山实水,“气”比较散漫,所以要山水兼得,山要文秀清丽,水要弯环明净。至于城市房屋大多比邻,入口集中,马路广阔,没有明显的实山实水,因此要注重屋形是否端正,以及邻方、对方之屋的高低凸凹、街道的交叉处与其广狭、宽窄、直曲、高低,水沟(内、外)之来去。巷道大门是在中、在右、在左.或是旁开,房屋内部的隔间配置床位、卓位,于宅主的命运(八字或年卦命)、入宅、开业的时间等因素。
2、挨星
以门向最重要,必须把大门开在向星的生旺方或合于“城门诀”的方位。因为“门”犹 如人的鼻、口;是纳“气”的关键,是“权“之所在---操一宅之生杀,决一宅贫富、贵贱、寿夭。门外若见水“放光”,其应愈速愈重,比路还重要。
3、屋向门向
新建的房屋,其屋向和门向的角度同样重要。欲知一宅之盛衰,先看门向的挨星去判断“发事”之得失,若与事实不符,再从门向判断。若屋向已验,就不必再参考门向;反之,若应验在门向,也就不必再参考屋向。
4、堂局环境
看阳宅须先看山脉和水路是否合局(城市须看地面的高低与水沟、排水路的流向),而后再看路与周围的建造,以及邻家屋脊、牌坊、电杆、古树、坟墩、旗杆等物,落在那一宫,其山向飞星为何,辨其衰旺、卦意,即可论断吉凶。
5、大门旁开
普通阳宅是以门向首所收纳的气来论吉凶,若是大门开在旁边,则须以旁开的大门向与正屋向挨星,综合论之。若外凶内吉,难除暇疵;内吉外凶,只许小康。
6.屋大门小
房屋的大小和门的大小,其比例须适当,若房屋很大门却很小,不吉。但是屋向和门向的挨星皆旺,屋大门小就没有妨害。
7、乘旺开门
若是老房屋,其旺运已过去,或已行尽(入囚)欲开门来补救时,须从建造之初的元运去换星,看现在向盘的飞星之旺气(当运之星)在那个方位,从其方开门则可引进旺气。
8.新开旺门
老房屋若已另开旺门,在论断共吉凶时,可以只论门向,不用屋向去挨星。至于打窀、作房,也要用门向来定方位合。要注意:这是指旺门大开,原来的大门已堵塞或紧闭不用而言。若是只开便门以通旺气,则取同完一气,仍以起造时的屋向来挨星。
9、旺门蔽塞
新开旺门的房子,若是门的前面有别的房子蔽塞,气不能直达,从旁边再开一个低小的便门以通旺门。小门只算“路气”,不必作挨星盘。
10、旺门地高
旺门之外,本以有水(河流或池塘、湖埤)最佳。若是门基高于屋基,即使有旺水也不能吸收;门基高于屋内之明堂(庭院空地)时,也同样不能吸收旺气,若门外的路高,那就另当别论,不其旺气,反而成了障碍。
11、里同
凡是房子里面有巷道,若无太阳光照射,显得阴暗,作为“阴气”论,逢到年、月飞星的二黑、五黄加临,家里就会闹鬼怪。即使不逢二、五两星飞临,也是不吉,难疾病灭厄。因二黑为病符,五黄为五鬼,皆为邪气与煞气。
12、造窀
古式的窀,以火门为重,火门宜向挨星(向里)的一白方,为水火既济,向三碧、四绿为木生火,皆吉。向八白,为火生土亦吉,向九紫,则火太旺,稍有缺点,若向六白、七赤为火克主,主出逆子,得肺病、高血压。向二黑为病符,终年疾病,向五盆为瘟蝗,主得癌症、皮肤病、中毒、恶疾。挨星以房屋起造时的元运为主。一般人论窑位都用“金光斗临经”(八宅明镜)的东西宅配东西命之方法,那是不可靠的,有吉、有凶。现代住宅多用瓦斯炉,没有火门(因其火门向上)所以只要论坐,不能向。瓦斯炉、瓦斯桶和排油烟机的出口,不可以放于生气方和旺方。在上元宜八白方、九紫方,中元宜一白方、三碧方、四绿方,下元宜一白方、八白方、四绿方。至于工厂的锅炉,安放法亦同。
13、粪窖牛池
现代住宅的厕所、浴室多系化粪装备,有化类池和水沟,宜使秽臭之物从退气方排出,上元宜七赤、八白、九紫之方。中元宜一白、三碧之方,下元宜四绿、六白之方。忌二黑、五黄之方,因此二方若逢流年星之二、五飞到、重叠,多主疾病、瘟病。又挨星的一四、一六、六八、四九同宫之处不可有厕所,主子弟不读书,无功名。俗以“龙怕臭”谓住宅在边不可建厕所,那是无根据的,除非是左旋龙,龙脉从左方来,否则是不忌的。
14.隔运添造
多栋房屋(尤其是三合院、四合院式)同时建造,固然以正屋为主。如果后来的元运中,再增建前、后进屋,或侧屋,没有另开大门,仍照当初建造的元运论之。若新增建的房屋另开一门独自出人,方作两运挨星。如是因后来的元运增建新屋而更改大门,全宅才可以照后运论。
15.分房挨星
凡在某运起造之屋,至后运分作两房居住者,仍以起造之运为主,而以两边私门为用。各以所住之局部星气,推断其吉凶即可。
16.数家同居
若一个大家院内有数家或数十户同住在一起,其断法是以各户的私门为主,诸住户往来出入之路为用,看路之远近衰旺,即知其气之亲疏得失。其起运以初建时为准。
17、分宅
个住宅划作内室,另立私门者,从私门算。若是全宅通达毗连,仍作一家排,不从两宅断。
18、逢囚不囚
向星入中宫之运为“入囚”,地运尽。但二、四、六、八进之房屋,因中间有天井明堂、气空,可以作水论,向星入中逢空入水,主囚不住。若一、三、五、七进之屋,中间填实,入中便囚,若向上有水放光,亦囚不住(因向首之气通中宫)。
19、店铺
以门向为主,其次再看柜台、事务桌。财神(福德正神)。门向吸受衰旺吉凶之气,攸关事业之亏盈成败。柜台、事务桌、财神掌管人事员工之和不和、生产工作、交易之顺不顺。皆宜生旺。
20、吉凶方高
现代住宅之建筑,有的不是各方等高,而是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周围邻屋亦有高低参差不齐。有的住宅内还增设水塔、电杆等高物。住宅之间,以山星挨排,若吉方高耸,逢流年之飞星来生助则愈吉,来克泄则不吉。反之,若凶方高耸,逢流年之飞星来生助则愈凶,克泄反吉。
21、竹木遮, 蔽
阳宅向星之旺方,若有茂密之乔木遮蔽,旺气被挡,不吉。竹子遮蔽,若疏朗则无妨碍,因竹子能通气。衰死方有树木遮蔽反吉。
22、一白衰方
上元二、三运,一白方为衰气,若其方有邻屋之屋脊、兽头冲射,主服毒自杀、食物中毒死亡。
23、财丁秀
财气从房屋之向水或旁水,看旺在何方,加太岁流年而断之。功名从向上飞星之一白、四绿方,看周围峰峦或水流三叉交会,流神屈曲处,加太岁、合年命断之。丁气当从坐下及当运之山星断之。
24、流年之衰死重临与旺星到向
若住宅向星不当旺,衰死到向是某字,逢流年星到向又是某字,岁运星并临,主伤丁。旺星不到向之衰宅,逢流年之旺星到向,亦主转为发祸。(若生气到向或有城门诀可用者例外,阴宅同断。
25、鬼怪
房屋的外面之衰死方,若有高山或屋脊,在室内不见者,谓之“暗探”,若屋运衰落,阴卦方位(二、四、七、九)主出鬼,阳卦方位(一、六、八、三)主出怪。太岁、月、日、时之飞星加临即应;闹时,主人精神失常、染怪病、药石罔效。枯树冲射。屋运衰时亦同。可于当今之旺方开一编门解救之。
26、路气
路是吸引“气”进入房屋的关键,“气”之衰旺随之吸引 ;离屋远者,力小;但也忌斜直冲射(名“叫”穿砂,有凶无吉,阴阳二宅皆忌)。路近房屋,与房屋中的内路,其力较大。内路宜取向上飞星之生旺方,或合“三般卦”者,为吉。而外路,亦须论一曲之首尾,察三弯之两头,看其方位落何星卦。弯曲之处为“来处”,横直之处为“止气”(从门向上所见者挨排)。
27、井
井为有源之水,光气凝聚而上腾,在水里龙神之生旺方,作文笔论。若落在衰、死、克煞之方,主凶祸。
28、塔
塔是挺秀之形,名曰“文笔”,若在飞星之一四、一六之方,当运主科名,失运亦主文秀。若在飞星之七、九、二、五之方,主与灾作祸,克煞同断。现代有高压电塔,若在远方不可逼近),其形亦如文笔。
29、桥
现代之桥多为钢铁、水泥桥,其力大。竹、木便桥力小。都市中有天桥、路桥,郊外河川上有过水桥。在生、旺方能受荫。落衰、死方则招殃。
30.田角
要向内兜抱有情,不可向外反背尖射。


《宅 经》

卷 上
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而能悟斯道也。就此五种,其最要者,唯有宅法而真秘术。凡人所居,无不在客,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训,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犹药病之效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兹说。上之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村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
目见耳闻,古制非一。《黄帝二宅经》、《地典宅经》、《三元宅经》、《文王宅经》、《孔子宅经》、《宅锦》、《宅挠》、《宅统》、《宅镜》、《天老宅经》、《刘根宅经》、《玄女宅经》、《司马天师宅经》、《淮南子宅经》、《王微宅经》、《司最宅经》、《刘晋平宅经》、《张子毫宅经》、《八分宅经》、《五兆宅经》、《玄悟宅经》、《六十四卦宅经》、《右盘龙宅经》、《李淳风宅经》、《五姓宅经》、《吕才宅经》、《飞阴乱伏宅经》、《子夏金门宅经》、《刁县宅经》。 已上诸经,其皆大同小异,亦皆自言秘妙,互推短长,若不遍求,即用之不足。
近来学者,多攻五姓八宅,黄道白方,便皆违犯.大经,未免灾咎,所以我犯修动,致令造者不居,却毁阴阳而无据效,岂不痛哉!况先贤垂籍,诫勖昭彰,人自冥蒙,日用而不识其象者。日月乾坤,寒暑雌雄,昼夜阴阳等,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人,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经之阴者,生化物情之母也;阳者,生化物情之父也。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测否,何异公忠受爵,违命变殃者乎!今采诸秘验,分为二十四路,八分九宫,配女男之位,宅阴阳之界,考寻休咎,并无出前二宅,此宝养生灵之圣法也。
二十四路者,随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十二支乾艮坤巽,共为二十四路是也。乾将三男震坎艮悉属于阳位,[即从西北乾位之震为阳明矣]坤将三女箕离克悉属阴之位。[即从东南巽角顺之戌为阴明矣]是以阳不独王,以阴为得,[阳宅为宜修阴方]阴不独王,以阳为得。[如上说]亦如冬以温暖为德,夏以凉冷为德,男以女为德,女以男为德之义。《易诀》云:阴得阳,如暑得凉,五姓咸和,百事俱昌。所以德位高壮蔼密即吉。重阴重阳则凶。阳宅更招东方北方,阴宅更招西方南方为重也。[是东面为辰南、西面为戌北之位,斜分一条为阴阳之界]
凡这阳宅,即有阳气抱阴,阴宅即有阴气抑阳。阴阳之宅者,即龙也。阳宅龙头在亥,尾在巳,阴宅龙头在巳,尾在亥。[其状在龙者,阴龙青,阳龙赤,各有命坐,切忌犯也]凡从巽向乾,从午向子,从坤向艮,从酉向卵,从戌向辰移[巳上移转及上官所住,不计远近,悉入阳也]从乾向巽,从子向午,从奶粉向坤,从犯向酉,从辰向戌移,]巳移转及官上悉名入阴]故福德之方,勤依天道貌岸然天德月德,生气到其位,即修,令清洁阔厚,即一家获安,荣华富贵。[天之福德者,宅之财命也,财命既壮,何愁不禁,故须勤修]再入阴入阳,是名无气,三度重入阴阳,谓之无魂,四入谓之无魄。魂 魄既无,即[有破逃散,子孙绝后也。[经云:连犯不止,灭门绝嗣。此之谓也]
若一阴阳往来,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设要重往,即须逐道住四十五日、七十五日,往之无咎,仍宜生气福德之方始吉。更犯五鬼,绝命刑祸者,尤不利。诀云:行不得度,不如复故。斯之谓也。
又云:其宅乃穷,急翻故宫。宜拆刑祸方,舍却益福德方也。又云:翻宅平墙,可为销殃。[宅之行年不利或口舌疾病等,即宜翻刑祸,添益福德,改移墙壁,即消灾,致其大吉昌也]夫辨宅者,皆取移来方位,不以街北街东为阳,[不妨是阳位作阴宅,居之即吉]街南街西为阴。[不妨作阳宅居之吉]凡移来不勒远近,一里百里千里十步与百步同。又此二宅悠扬造,唯看天道天德月德,生气到即修之不避,将军、太岁、豹尾、黄播、黑方及音姓宜忌,顺阴阳二气为正,此诸神杀及五姓六十甲子皆从二气而生,列在方隅,直一年公事,故不为灾]凡诸刑杀在刑祸方者,设天德月德到,亦须避之,若神杀在宅福德方,即待天德月德生气到其位,便须修之,用功多即善,故不避也。若不明阴阳之气,到其位便须修之,用功多即善,故不避也。若不明气中小数,故不能制其大纲]
又云:刑祸之方缺复荒,福德之方连接长,吉也。[又云:刑祸方墙舍位宜狭薄,诫之高壮也,福德方及墙舍人家宜连接壮实也]又云:刑祸之方缩复缩,犹恐灾殃枉相逐;福德之方拓复拓,子子孙孙受荣乐。[刑祸之方戒侵拓也,不得太缩,缩即气不足,不足则财禄;福德之方宜侵拓也,亦不得太过,太过即减福会,至微太消,厚福所监也,。凡事足太过,所侵拓之数过于本宅,名曰太过]
又云:宅有五虚,令人贫耗;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少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六畜多,四实;宅水沟东南流,五实。双云:宅乃渐昌,勿弃宫堂,不衰莫移,故为受殃。舍居就广,未必有欢,计口半造,必得寿考。[宅不宜广]又云:其田虽艮,薅锄乃芳,其它虽善,修移乃昌。
《宅统》之宅墓,以象荣华之源,得利者所作遂心,失利者妄生反心。墓凶宅吉,子孙官禄,墓吉宅凶,子孙衣食不足,基宅俱吉,子孙荣华,墓俱凶,子孙移乡绝种,先灵谴责,地祸常并,七世亡魂,悲忧受苦,子孙不立,零落他乡,流转如蓬,客死河岸。《青乌子》云:其宅得墓二神,渐护子孙,禄位乃固。得地得墓,龙骇虎步,牧业滋川,财集仓库,子孙忠孝,天神佑助。子夏云:墓有四奇,商角二姓,丙壬乙辛,宫羽微三姓,甲庚丁癸。得地得宫,刺史王公,朱农紫缓,世贵名雄。得地失宫,有始无终,先人受苦,子孙当凶。失地得宫,子孙不穷,虽无基业,衣食过充。失地失宫,绝嗣无踪,行求衣食,客死篙蓬。子夏云:人因宅而立,宅固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
凡修宅次第法
先修刑祸,后修福德即吉;先修福德,后修刑祸即凶。阴宅从巳起功顺转,阳宅从亥起功顺转。刑祸方用一百工,福德方用二百工压之即吉。阳宅多修于外,阴宅多修于内。或者取子午分阴阳之界,误将甚也。此是二气潜通,运回之数不同,八势九宫,分形列象,配男女之位也。[冬至巳夏至亥是阴阳起盛之极处,不同圣人于地面上画八分,列女男之宫。官者,宅也,巽为长女,性阴,乾为天,天为阳明矣]其有长才深智,悯物爱生,敬晓斯门,其利莫测,且大犯即家破逃散,小犯则失爵亡官,其余杂犯,火光口舌,跋蹇偏枯,衰殃疾病等,万般皆有,岂得轻之哉!犯处远而慢,即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始发,犯处近而紧,即七十五日四十五日或不出月即发。若见此图者,自然悟会,不问愚智,福德自修。灾殃不犯,官荣进达,财食丰盈,六畜获安,又归天寿,金玉之献,未足为珍,利济之徒,莫大于此,可以家藏一本,用诫子孙,秘而宝之,可名《宅镜》。
又宅书云:拆故营新,爻卜相伏,移南徒北,阴阳父分,是和阴阳者,气也,逐人得变吉凶,化也。随事能兴,故天地j运转无穷。人畜鬼神,变化何准。
《搜神记》云:精灵鬼魁,皆化为人。或有人自相感变为妖怪,亦如异性之木,接续而生,根苗虽殊,异味相杂,形碍之物。尚随变通,阴肉虚无,岂为党定?是知宅非宅气,由移来以变之。
又云:宅以形势这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伊雅,乃为上吉。
《三元经》云: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又云:人之福者,喻如美貌之人,宅之吉者,如丑陋之子得好衣裳,神彩尤添一半,若命薄宅恶,即如丑人更又衣弊,如何堪也。故人之居宅,大须慎择。
又云:修来路即无不吉,犯抵路未当安。假如近从东来,入此宅住后更修拓西方,名抵路,却修拓东方,名来路。余方移转及上官往来,不计远近,准此为例。凡人婚嫁,买庄田六畜,致营域上官求和等,悉宜向名福德方往东。久久吉庆;若为刑祸方往来,久久不利。又忌龟头月在午地向北冲堂,名曰凶亭,有稍高竖屋亦不利。决云:龟头午,必易主。亦云妨主。诸院有之亦不吉。见宅午巳东巽巳来有高楼大树,皆不利,宜去之吉。
又云:凡欲修造动治,须避四王神,亦名帝车帝略帝舍。假如春三月,东方为青帝,木王,寅为车,外为略,辰为舍,即是正月二月三月不得东。《户经》曰:犯帝车杀父。犯帝略杀母。犯帝舍杀子孙。夏及秋冬三个月防此为忌。
又天: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生气死气之位。但修月生气之位者福来集,月生气与天道月德合其吉,路犯月死气之位为有凶灾。
正月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三月生气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四月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五月生气在辰巽,死气在戌乾;六月生气在已丙,死气在亥壬;七月生气在午丁,死气在子癸;八月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九月生气在申庚,死气在寅甲;十月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十一月生气在戌乾,死气在辰巽;十二月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巳丙。
卷 下
凡修筑垣墙,建造宅宇,土气所冲之方,人家即有灾殃,宜依法禳之。正月土气冲丁未方,二月坤,三月壬亥,四月辛戌,五月乾,六月寅甲,七月癸丑,八月艮,九月丙巳,十月辰乙,十一月巽,十二月申庚。
天门阳首,宜平稳实,不宜绝高壮,犯之损家长,大病头项等灾。[五月丁壬日修吉,北方不用壬子西巳日]亥为朱雀、龙头、父命座,犯之害命坐人。[三月丁壬日修]壬为大祸,母命,犯之害命坐人,有飞灾口舌。[修已亥同]子为死丧超级大国右手,长子妇命座,犯之害命坐人,失魂伤目、水灾口舌。[修已壬同]癸为罚狱、勾陈,次子妇命座,犯之害命坐人,口舌斗讼等灾。[七月西壬日修,三月亦通,宫羽姓不宜三月,七月即吉日]丑为官狱,少子妇命座,犯之鬼魁盗贼火光怪异等灾。[修已癸同]鬼门宅壅气缺薄空荒吉,犯之偏枯淋肿等灾。[八月甲巳日修吉,东方不用甲子已巳日]寅为天刑、龙背、玄武,庶养子妇长女命座,犯之伤胎第狱、被盗亡败等灾。[六月甲巳日修,角姓六月凶,十一月吉]甲为宅刑,次女孙男等命座,犯之害命座人、家长病头项诸伤折等灾。[修与寅同]卯龙右胁、刑狱,少女孙命座,犯之害命坐人,火光气满、刑伤失魂。[修与寅同]乙腾蛇讼狱,客命座,犯之害命坐人、妖怪、死丧口舌。[十月巳日修吉,惟宜屋低小仍不得重]辰为自虎龙右足,主讼狱,奴婢六畜命座,犯之惊伤跛蹇、盘急等灾,亦主惊恐。[修与乙同]风门宜平缺,名福首,背枯向荣二宅,五姓八宅,并不宜高壮壅塞,亦阳极阴首。[十一月丙辛日悠扬吉,南方不用丙子到辛巳日]巳天福、宅屋,亦名宅极。经曰:欲得职,治宅极,宜壮实,修改吉。[九月丙辛修,唯用功多良]丙明堂、宅福,安门牛仓等舍。经云:治明堂,加官益禄大吉祥,合家快活不可当。[修已巳同]午吉昌之地,龙左足。经云:治吉昌,奴婢成行六畜良。宜平实,忌高及龟头厅[修与巳同]丁天仓。经云:财砂亡,治天仓,宜仓库、六畜,壮厚高拓吉。[正月丙辛日修,用功多大吉]未天府,高楼大舍,牛羊奴婢居之,大草息,仓而利。[修与西同]人门龙肠,宜置牛马厩堂,置牛马屋,其位欲开拓壅厚,亦名福囊,重而兼实,大吉。[二月乙庚日修]申厩堂,置牛马屋,主宝贝金玉之事,壮实开拓,吉。经曰:治玉堂,财钱横来,六畜肥强。庚宅德、安门,宜置车屋鸡栖碓 ,吉。甚至开拓连接,壮两净洁吉。[修与申同]酉大德,龙左胁,客舍,吉。经曰:治大德,富贵资财成万亿,亦名宅德,宜宅主。[修与申同]辛金医天井,宜置门及高楼大屋。经曰:治金医,大富贵,宜财,百事吉。经曰:青龙壮高,富贵雄豪。外巽之位,宜作园池竹箪,设有舍屋,宜平而簿。外天德及玉堂之位,宜开打侵修,令壮实,大吉。经曰:福德之方拓复拓,子子孙孙受荣乐。唯不得高楼重舍。外天仓与天府之位,不厌高壮楼舍,安门仓库牛舍及奴婢车屋,并大吉。[南方宜侵拓吉]外龙腹之位,与内院并同,安牛马牢厂,亦名福囊,宜广厚实,吉。外坤家置马厩,吉。安重滞之物及高楼等,并大吉。外玉堂之院,宜作崇堂及郎君孙幼等院,吉。客厅即有公客来,若高壮侵拓及有大柜重屋等,招金玉宝帛,主印绶,喜。外大德宅位,宜开拓勤修泥,令新净,吉。及作音乐饮会之事,吉。宜子孙女妇女等院,出贵人,增财富,贵德望逼,振。外金匮、青龙两位,宜作库藏仓窖,吉。高楼大舍,宜财帛,又宜子孙出豪贵,婚连帝戚,常令清净,连接丛林,花木蔼密。
乾天门,阴极阳首,亦名背枯向荣。其位舍屋连接长远,高壮阔实,吉。[五月丁壬日修吉,北方不用壬子丁巳日]亥为天福龙尾,宜置猪栏,亦名宅极。经云:欲得职,治宅极。宜开拓,吉[亥东三月丁壬日修吉,宫羽姓即七月吉]壬宅福、明堂,宜置高楼大舍,常令清净及集学经史,亦名印授宫,宜财禄。[大吉,修与亥同]子吉昌,龙左足,宜置牛屋。经云:奴婢成行六畜良。平实,吉。[修与亥同]癸天仓,立门户客舍荤厕,吉。经云:财砂亡,治天仓。安六畜,开拓高厚。[七月丁壬日修吉]丑天府,高楼大舍,牛羊奴婢居之,大孳息,仓厕并吉。[修与癸同]艮鬼门龙腹、福囊,宜厚实重,吉,缺薄即贫穷。[月甲巳日修吉,东方不用甲子日八]寅玉堂,宜置车牛舍,主宝贝金玉之事,宜开拓。经曰:治玉堂,钱财横至,六畜肥强。大吉。[六月甲巳日修吉]甲宅德、安门,宜置碓 ,开拓连接壮观,吉。清净,灾殃自消。[修与寅同]卯大德,龙胁、客舍。经曰:治大德,富贵财成万亿。亦名宅主,主有德望。[修与寅同]乙金匠、天井,宜置高楼大舍,常令清净,勤修泥,尤增喜庆。[卵巳南十月修]辰地府,青龙左手、三元,宜子孙,当宜清净。经曰:青龙壮高,富贵雄[修与乙同]巽风宜平稳,不宜壅塞,亦名阳极阴前,背荣向枯,宜空缺通疏,大吉。[十一月丙辛日修吉。南方不用丙子吉]巳朱雀、龙头、父命座,不宜置井,犯害命坐人、口舌飞祸、吐血颠狂、蛇畜作怪。[巳酉九月丙辛日修吉,至午地徵音并忌,正三四月吉]丙大祸,母命,不宜置门,犯之害命从人、飞祸口舌。[修与巳同]午为死丧,龙右手,长子妇命座,犯之害命坐人、失魂伤目、心痛、火光口舌、盘急。[修与巳同]丁罚狱、勾陈,次子妇命,犯之坐人、口舌斗讼疮病等灾。[午日西用正月丙辛日修吉,未地五姓并吉]未为官狱,少子妇命座,犯之害命坐人、鬼魅、火疮、霹雳、盗贼、刀兵、流血、六畜伤死、家破逃散。[修与丁同]坤人门,女命座,不宜置马厩,犯之偏枯淋肿等。此地宜荒缺低薄,吉。[二月乙庚日修]申天刑、龙背、庶子妇长女命座,犯之失魂病胁,刑伤、牢訇、气满、火怪。[申北十二月乙庚修至酉吉,商姓十二月凶,四月吉]庚宅刑,次妇长孙命座,不宜置门,犯之害命坐人、病右胁、口舌、伤残损坠。[修与甲同]酉刑狱、龙右胁,少妇孙命坐人,犯者害命坐人、失魂刑狱、气满火怪。[修与申同]辛为腾蛇讼狱,客命,犯之害命坐人、口舌妖怪、死丧灾起。[酉北至戌四月乙庚日修]戌白虎、狱讼、龙右足,奴婢六畜命座,犯之足踞破塞、偏枯盘急。[修与辛同,从乾顺行至戌,一周二十四路]外乾院,与同院修造开拓,令壮实,高冈陵大树,并吉。宜家长延寿,子孙荣禄不绝,光映门族。乾地广阔,外亥天福与宅极之乡,宜置大舍,位次重叠,深远浓厚,吉。与宅福、明堂相连接壮实,子孙聪明昌盛,科名印绶大富贵。外天仓,宜高楼重合,仓禀库藏,奴婢六畜等舍,大孳息,宜财帛五谷。其位高洁开拓,吉。外天府,宜阔壮,子孙妇女居之,大吉。亦名富贵饱溢之地,迁职喜,万般悉有矣。绝上外龙腹、福囊之位,宜壅实如山,吉。远近连接,大树长冈,不厌开拓,吉。若低缺无屋舍,即贫薄不安。外玉堂,宜子妇,即富贵荣华,子孙兴远。其位雄壮,即官职升腾,位至台省,宝帛金玉不少。若陷缺荒残,即受贫薄,流移他地。外宅德,宜作学习道艺,功巧立成,亦得名闻,千里四方来慕,亦为师统,子孙居之有信,怀抱义,壮勇无双。外天德、金医、青龙,此三神并宜浓厚实,大舍高楼,或有客厅。卿相游宴,过往一家,富贵豪盛,须赖三神,尤宜开拓。若冷薄荒缺败陷,即贫穷也。外青龙,不厌清洁,焚香设座,延迟宾朋,高道奇人,自然而至,安井及水读,甚吉。

《陽宅指南》
蔣大鴻
第一要訣看宅命,動處乘空實處靜;空邊引氣實邊收,命從來處天然定。
第二要訣看宅體,端圓方正斯為美;前後修長蓄氣專,若然匾闊分途軌。
第三要訣看生向,坎離震兌針尖上;得乘正卦合天心,若交雜亂生魔障。
第四要訣輔粥星,他官左右審虛盈;輔若虛時地之煞,弼虛兩卦受災驚。
一重輔弼一重福,若是重重福不輕;有人識得輔弼訣,選宅安身事事寧。
第五開門引路訣,正卦裝門莫偏泄;入門之卦空元神,元神衰旺此中別。
一門正卦氣無偏,前後門通兩路接;若有旁門破卦身,縱然旺氣非清潔。
既辨門時更辨路,內路外路須兼顧;路在生方致百福,煞方引路多災禍。
宅中天井多寬曠,宅外迴風不可當;時煞難明更凶猛,只言合元兔災殃。
添房動作察秋毫,不在年神在卦交;吉凶偶然駕煞位,傷丁破產不相饒。
層層進進說高低,莫談福德與天醫;只要高低勻且稱,偏破昂陷不相宜。
橋樑衢市最喧鬧,若在生方反不嫌;能知避煞迎生法,轉咎為祥反掌間。
一空三閉是豪家,三空一閉亂如麻;若通閉裡求空法,立地珍珠滿鹿車。
此是單言排宅法,不是水神分氣訣;若逢臨水又不同,宅氣還憑水氣接。
宅神寬大可吞波,收拾水神無漏泄。
我為指出雙龍格,一宅之中分順逆;其中超避有玄機,八卦看來理如一。
巽水迢迢六白龍,後湖九紫氣還鍾;前宅中元卿相貴,下元後宅慶財豐。
雙兌交流入異宮,碧方真氣室居束;百二十年朱紫貴,祖孫父子受皇封。
坎雜之水二龍交,立宅中間甲第高;輪轉三元無替謝,兒孫世世產英豪。
二水交流是其乾,兩枝花蕊一時鮮;運到滿門朱紫貴,衰時片瓦不招椽。
二水離方入坎宮,盡頭一宅夾其中;雙龍氣脈來相會,此宅三元貴不窮。
二水同流坎上來,傍南作宅是離胎;下元一發如雷疾,兄弟雙雙近鼎台。
我為指出兼龍穴,八卦正偶同一訣;此中秘密有玄機,千里毫厘細分別。
離宮丙水字兼巳,行到中元貴無比;下元衰氣四十秋,官祿無聞宅半毀。
離宮丁水字兼未,行到中元期富貴;此宅三元永不衰,微微左右分官位。
四水歸朝會四龍,居中作宅是仙宮;不分元運時時發,瓜瓞綿綿奕葉重。
一宅之內循環轉,寄語時師須檢點;若然地是匹偶形,坎離震兌格更精。
下元流水在西南,屋近坤方良氣酣;上元旺相在東北,屋近艮水二黑足。
中元乾異與中宮,三位之中瑞氣濃。
朝南之宅正門開,此是離宮紫氣來;宅深七赤下元旺,匾淺中門未足胎。
離門中道路重重,直引離風至寢宮;此宅下元多旺氣,更無瑕玷損春容。
正門離上路偏東,轉入深閨巽氣濃;下元家道雖然旺,閨內須防災病重。
離門兩路夾東西,並引離風兩不倚;只要宅深收氣足,下元此宅發無疑。
屋向西南宅艮坤,門開左畔是離神;只要宅方真紫氣,若然深長作坤論。
屋向東南宅乾巽,開門右畔紫氣宜;亦取宅力與七運,如逢深遠綠宮全。
前門坤位後門坎,兩氣俱從一路轉;上中鼎盛不須言,行到下元行一半。
正門雜九便門三,此宅元元失主垣;只有分房親切處,一枝花發一枝寒。
前門離位後門艮,兩氣俱從七赤進;千元無數錦添花,行到上元君莫問。
一宅修長正向南,兩門前後對相穿;只看內房何處住,三元旺衰有多般。
房居前面興中上,後面為房利下元;此是移宮災氣法,逐年移住始安然。
東北分明門在艮,如何下元終不應;只緣此宅東西潤,門變甲方常守困。
四隅之宅艮坤長,前後通門兩口張;亦取內房分旺替,移宮換氣不專常。
下元端的居坤位,中上深閨在良方。
七赤元中門在坤,如何此宅少災屯;只因間架東西闊,兌氣綿長仇變恩。
朝南之宅兌門行,如何下元終不明;只為內房多在後,門兼坤氣不分明。
一樣兌門宅正方,如何此宅比彼強;只為面西房在震,兌氣清切少參商。
兌宅之門南北長,漫說朝西七赤強;必定內房偏左右,乾坤夾帶氣兩分。
一宅朝南門正西,下元於此靈清奇;只因宅相東西闊,內屋迢迢兌氣齊。
共宅同門地勢偏,一林花木各時鮮;只緣門路宮宮變,細把青曩理數研。
中架居中離氣正,下元方得喜更宜;東左變坤一白發,西方變巽發中元。
陽基形勢貴量裁,僕妻兒孫各有房;一步一星隨地變,門窗街路要推詳。
天光落處看風色,此事精微莫顯揚;一宅之中災福異,管生管死在微茫。
入宅依此論衰旺,此訣分房是的傳。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过路阴阳.风水断语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