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功 练此功,得气快
佛家久练此功,可以不饮不食,练此功,得气快,而且不会出偏差、无论男女老少,身健或体弱,均可习练。
一、预备式。
歌诀:脚跟并拢身首直,两手旁垂两下肢。微笑垂帘鼻息缓,一切杂念俱抛掷。
解说:脚跟并拢,头正身直。双手下垂于体侧,身体放松,心情安静,排除一切杂念,面带微笑,两目垂帘,用鼻缓缓自然呼吸。
二、万念放下,立地成佛。
歌诀:(1)左脚摆开与肩宽,重心稍后腰微前,脚尖微成内八字,力在足跟意丹田。
(2)意从丹田移百会,万道霞光生泥丸,光环绕顶热无尽,气沿任脉到涌泉。
(3)百会承光气接天,涌泉连地江山川,任督交通七周转,忘我成佛在此间。
解说:第二式开始时,身体重心稍偏右,腰微向前弯曲,左脚摆开,与肩宽相等,双脚内扣成八字形,重心在两足跟。重心从丹田(脐下二寸)慢慢引导至头顶百会穴,意想百会穴上一轮太阳放射出万道金光,自觉头部边缘呈现出一圈又一圈环形佛光,并感到百会穴上有无穷无尽之热量。光与热,烛照温馨着整个世界,然后,意念从百会穴把头部的光环放射出的热量,一股股地顺任脉沿两腿前正中送至足底涌泉穴。百会穴不断地采集日月星辰之光华;涌泉穴缓缓地吸引着大地万物及山川秀气。再将意念沿督脉引至百会穴,如此反复七次,使任督两脉交通,阴阳交合,诸病皆消。
此后,万念放下,忘却光环,热量、百会、涌泉,达到忘我成佛之境界。
三、拔救“地狱”一切“饿鬼畜生”。
歌诀:五脏六腑七窍孔,是为地狱十八层,意送气血达内脏,拔除饿鬼与畜生。
解说:双手经身体两侧缓缓上拾至肩平。将抬臂动作分成18等分,但不停留,动作均匀,气息细长。臂上抬时,如同有股气将手撑开;停臂时,呈肩挑重担之状。肩部要放松,不要抬高。
此时,慢慢吸气,意念专注于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上焦头部、中焦胸部、下焦腹部)及七窍(眼、耳、鼻、口)之部位、哪个部位患病,意念则可着重于患处。
本功法把五脏六腑和七窍中隐藏较深的疾病喻为18层地狱。病魔如饿鬼、畜生,它使肉体疼痛不适,精神苦恼。要求练功者用意念观想脏腑,做到意到、气到、力到(血到)。无病者可增强脏腑的功能,防止疾病;有病者显现病状,以气功来治愈,如同尊者用法力擒服病魔一般,所以说,“拔救地狱一切饿鬼畜生”。
本功法在运行中观想五脏六腑七窍的一切变化,达到内明,与其它功法守窍固定一处者,有所不同。因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内观五脏六腑,安定神、魂、魄、意、志,使五脏藏精气而不泄,六腑转化物而不藏,就能达到精神、物质的统一,做到意念观想,功医结合。
四、观十佛。
歌诀:闭目侧首五屈指,力锁心狠意马归,开心见佛佛光照,大光明生大智慧。
解说:上势体姿不变,头慢慢转向右侧,仍微闭目,右手从小指开始至拇指依次弯曲。拇指在内紧贴劳宫穴,四指在外,呈“锁心猿、拴意马”的握拳式。然后,右握拳不动,头缓缓转向左,左手动作同右手。
每观一佛,吸气一口,手指弯曲一次。意念心中有一尊佛的美好善良、神圣慈样的形象。
五、结印。
①结莲花手印,升九品莲台。
歌诀:手印东西南北中,华光升起至心胸,端然九品莲台坐,日似金盘月似弓。
解说:始如上势,头转正,双手沿身体左右两侧缓缓下沉至大腿部;手放松.转掌心向上,两手食指与小指伸直相对,中指与无名指向上,拇指朝外,结成东西南北中的莲花手印。升起九品莲台,将此手印从腹部缓援升起至胸部。
双手下沉时,呼气,意念右手似太阳,左手似月亮,将意念导至十个指尖上,结莲花手印时,意念手印犹如一朵金光闪闪的莲花,练功者本人盘膝坐在莲花上,升起九品莲台时,吸气。
⑦转掌按胸,深呼吸七次。
歌诀:金色莲花至胸前,手按胸肋胃皖间,深沉呼吸共七次,呼向后移吸向前。
解说:接上式手印不变,内旋翻掌使中指及无名指按在胸部肋骨之间或胃脘部,深呼吸七次。呼气时,含胸内扣,足尖踮起,身体前倾,手肘前伸,手指轻轻内按,意念在印堂。吸气时,身体后移,足跟落地,手肘下落,舒胸拔背,意念引至下丹田。
③结供奉印。
歌诀:双手结印在胸前,两臂高举供奉天。眼随手落供人道,吸采地气到关元。
解说:深呼吸七次后,双手自然按摩胸或胃脘部,正常呼吸一会儿,然后双手在胸前以右手五指搭在左手五指掌背侧、双食指朝上相搭,双拇指对胸结成供奉印。吸气,两手臂上举伸直。供奉天道;两眼从拇指与食指向逐望天空,接通天气。稍停,呼气,双手肘下沉,手印不变,眼随手走,至印堂穴暂停,供奉人道,再下沉至关元穴,供奉地道。双手分开,自然放松下垂于体侧。
供奉天道时,意念在双手食指尖,接通天气,与宇宙相连。供奉人道时,意念印党穴生发慧眼,放出金光,供奉地道时,意念在劳宫穴,吸采地气,与大地相通。因而使天、人、地相应,融为一体、生化万物,生生不息。
六、扒开地狱。
歌诀:两腿直立趾前伸,膝头内夹力自深。屈膝外展掌外向,双手扒开地狱门。
解说:双腿直立,双膝用力内夹;同时两手内旋前伸臂,使手背腕关节相靠,屈膝下蹲,双膝外展,双手用力向外扒开。
此式意念是默想双手劳宫穴,犹如扒开两座火山之势。
七、婆卢吉谛,室佛啰楞驮婆(大悲咒)。
歌诀:大悲经咒诵真言,字字分明莫纠缠,举手投足皆妙相,得大任意自在天。
解说:重心稍起,双手外旋使掌心转至两劳宫穴相对,两手右外左内由下向上划弧至头部,两手分开微屈肘。掌心向上与肩平;左脚提起,左足背搭在右大腿上,屈膝如金鸡独立之势;同时口念大悲咒:婆卢吉谛,室佛啰楞驮婆。
动作与咒语须同时进行,咒语要念出声来,字字清楚,句句分明。
八、上顶九天,下插地狱。
歌诀:督脉如火上顶天,任脉似冰插地间,阴阳交通气血畅,头正身直意无偏。
解说:右膝慢慢伸直,用百会与尾椎沿督脉上顶。翻掌,手背相靠,十指从印堂沿任脉下插;同时左脚尖点地,重心落在右脚上,要求头正身直。
上顶九天时,吸气,意想督脉犹如—股火柱向上顶;下插地狱时,呼气,意想任脉犹如一根冰柱往下插。督脉率一身之阳,任脉统一身之阴,任督交合,阴阳交通,气血调畅则生化不息。
九、再扒开地狱。
歌诀:掌心向外手背连,右腿后抬见涌泉。目自左肩方下顾,右脚收回再向前。
解说:双手腕背相靠,右脚后抬使涌泉穴对天,头向后自左肩下看一眼涌泉穴,然后收回右脚,再上前半步,足跟落地,两手用力向外扒开,重心右移成弓步。
意念与上第六式同。
十、显护法神形象。
歌诀:面恶心慈护法神,威慑病魔正道伸。内练精神德圆满,外练皮骨功力深。
解说:双手相合,手背相对,两个合谷穴沿任脉由腹贴胸上提至两乳间,双手向前缓缓伸直,分开平划一弧形后,左手收回至左腰间,拇指紧贴左裤缝,右手转掌心朝下;同时左脚收回,双脚拼拢,体左侧倾,然后,左脚左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时用腰发力将左掌推出,翻掌至头顶上,手背对
百会,右手向前伸直,大吼一声:“哈!”
要求形象如护法神,面恶心慈,威慑病魔。练功者意念自身如护法驱魔之天神。
双手沿任脉上提时,吸气,双手分开时,呼气;手收回至两肋时,再吸足气;作“哈”声吼时,体内宿痰浊气则排出体外,故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十一、接天气,再吸地气。
歌诀:水为精血风为气,地水火风深一体,掌心向上采天罡,印堂对准足三里。
解说:右手内旋翻掌,掌心向下吸采地气,念“地”;左手掌落下拍在右手背上,念“水”,双手同时收回至左季肋翻掌往前,念“火”;右手心,左手心先后依次拍右、左大腿,念“风”。双手往后,掌心朝天,前俯身使印堂对准足三里。
意念中,印堂吸地气,劳宫吸采天气,练就地、水、火、风,形成一体。
大地生养万物,犹如入之形体,水是流动的液体,性属阴,喻为人体的津液、精血;火为一种热能,可以腐熟水谷,性属阳,代表人体的阳气;风由快速流动的气体所形成,代表人体的各种正气,如真气、元气、水谷元气等。如果地、水、火、风四者分离,阴阳相背则人亡,练就地、水、火、风四大合成,浑然一体,则阴阳交融,循环如常,有益健康。
十二、吸采天气,再吸地气。
歌诀:地水火风大无边,天地阴阳气相连。我以清净身、语、意,合成四大再造天。
解说:身体慢慢直立,重心在右脚,手形不变,移动至掌心向下用劳宫穴吸地气、百会穴吸采天气,身体直立时,用鼻吸气。
十三、回头是岸。
歌诀:业重障深福慧浅,一朝觉悟回头岸。甘露灌顶智慧开,三世孽根一刀断。
解说:重心移左脚,右脚尖向右摆成八字步,身体下沉,右手向下向右向上绕一弧圈,作“哈”声,以腰带膀,相右手向前甩出,右手前臂斩在左掌心上,成左弓步。
练此功时,决心将一切恶念、恶行彻底抛掉,回头是岸,与恶心一刀两断。
十四、莲花化生。
歌诀:业障离身甘露来,金色莲花处处栽。千手千眼观音现,八万四千毛孔开。
解说:接前式,手心朝内放松,右手向左向上,左手向右向前向左再向上交叉抖动各划一弧形,同时慢慢下蹲,立起。收左手出右掌时念嗡”,收右掌向外再向内抹平圆,同时伸左掌向外向内平抹再向前伸时念“啊”,体右转收并左脚下蹲再左转立起,同时双手交叉上举亮掌念“吽”。
双手抖动时,意念金光闪闪之莲花不断放出万道霞光。念“嗡”、“阿”、“吽”时,发音如钟声,由强变弱,由大渐小,钟声余音袅袅,意念出现千手千眼观音像,意想自己周身八万四千毛孔打开并放射金光。
十五、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憎。
歌诀:体解大道皈依佛,深入经藏皈依法,一切无碍皈依僧,皈依三宝善根生。
解说:亮掌动作不变,身体有转90度,双手放松屈腕。左指尖下沉对准左脚足跟,如被线提拉一般将左脚提起,体微右转,左脚再轻轻落地,然后右手经胸部前伸,身体左转90度,左手收至右腋下,念“皈依佛”。念“皈依法”动作同前,唯左右相反。念“皈依僧”动作同“皈依佛”。
十六、达摩秘诀:
歌诀:达摩东来一字无,佛法心传得真如。善根知有秘诀在,精进无逸“三戒”除。
解说:双手腕放松,在胸部交叉划弧形,再打开呈“一”字形,重心移成右仆步,要求右李肋贴在右大腿上,念“达摩”,手形不变,重心移向左脚,左手上提,右脚拖地收回;右手食指顶左手劳宫穴,念“秘”。
接做右式,动作同左式,念“诀“。
双手呈“一”字形时,深吸气,念“达摩秘诀”时,呼气。
十七、仙人行路。
歌诀:仙人行路自非凡,身正臂垂手背前。双手夹脊至腋下,翻掌虚步腕如绵。
解说:身体转正,两手下垂,掌心朝后;吸气,双手合谷穴紧贴双环跳穴,沿华佗脊往上提至腋下,呼气,翻掌,上右脚成右虚步。吸气,上体后仰,双手从两侧向上向下各绕一圈后松腕垂掌,左脚上前成左虚步。
十八、心香乍热。
歌诀:一瓣心香指尖连,右足双手作弧圈。呼气下蹲坐左踵,左变右时手掌翻。
解说:双手外旋翻掌划小弧使中指尖相对,掌心朝前,左脚提起,与两手同时向后分划弧形,左脚收至右脚后。双手掌心相对下落,呼气,下蹲成右歇步,两手背、肘相靠、双手尺骨鹰嘴放在大腿上。提气,慢慢站立。右式动作同左式,唯变手背相对为手心相对。意念由魄门上至印堂。
十九、童子拜观音。
歌诀:童子合十拜观音,举止活泼性机灵。俯首贴耳虔诚意,心念慈容气和平。
解说:身体立起,左脚退后,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观音合掌,指尖对印堂。屈膝弯腰,以腰带掌,从右到左拜观音,然后翻掌,经手背相靠呈反合十,身体立起,抖腰,摇头摆尾,双手迅速打开,似童子天真活泼之相。
动作活泼于腰,灵机于顶,心乎气和,意想观音慈祥之相,自己如童子之依慈亲,以返老还童。
二十、三皈依(皈依佛、法、僧)。
歌诀:十指秘印结蓬花,左右弧形现光华。声随气动目随手,万籁和谐智慧发。
解说:双手拇指与中指相捏,结成莲花手印、左手向右再向左划弧,眼随手走,向前出左手、左脚,念“皈依”,屈左膝落脚,左手先前引复回收,出右手,念“佛”,慢慢下蹲成左歇步。
皈依法动作同皈依佛,唯动作左右相反,念“法”。皈依僧同皈依佛,念“僧”。
每划一次弧形,意念为一道佛光,念“佛”、“法”、“僧”三字时,要做到字明气长,气动则声发,气息与声音的长短强弱要密切配合,练功者的意识追随至发音的部位,产生共鸣,开发特异智慧。
二十一、戒贪、嗔、痴。
①力排浊气出。
歌诀:中指百会三点齐,百会往上顶至极。胸腹吸尽混浊气,清者自留浊者离。
解说:手势同前,慢慢站立,足尖踮起,双手上抬,两中指尖与百会穴三点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百会往上顶至极,尽量吸气,灌满脏腑及三焦,突然口念“哈”字,双手翻掌下压,同时,足跟也往下压。
由蹲及站立提气时,意念在两手中指尖及头顶百会穴,念“哈”字时,意念将周身一切浊气随声音、毛孔及五官九窍(阳窍七,阴窍二)徘出体外。
②刀削贪、嗔、痴。
歌诀:左手如刀砍右肩,左脚后退左手前,削去贪嗔痴三戒,心地光明气血连。
解说:左手掌似刀砍右肩,紧贴右手臂下削,右手回抽握拳,合谷穴对右腋下,尽量往后拉;同时退左脚成右弓步,此动作为“削贪”。右式动作与前同,仅左右相反,此为“削贪”、“削痴”动作同“削贪”。
贪、瞋、痴为“三戒”,要求练功者不贪,即不贪爱五欲:不瞋,不瞋恚无忍;不痴,不愚痴无明。“戒”即戒止恶行。练此功者,守此三戒,意与力台,紧贴手臂用力往下削,不仅气血通畅,诸恶不作,且身心清净,功自精深。
二十二、定慧。
歌诀:“定”能生“慧”信其然,唯“定”能深断疑端。右手剑指是为“定”,“慧”心踮起右脚尖。
解说:左手从下往上随体左转向左划弧变剑指;体右转上左脚,出左手,重心在右脚,握拳的右手变成剑指,掌心朝下前伸,同时重心移在左脚,收左手为“定”。
右手剑指不变,向左下向上划弧指向右下侧,左手向下向上划弧举过头顶;同时侧上右脚,左脚尖踮起为“慧”。
人心愚昧,则无慧起;定心专注,慧于是生,意念在双手剑指上,要求动中能发定力,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开发大智慧。
二十三、普贤菩萨行愿诀。
歌诀:大行菩萨称普贤,智慧妙德皆周圆。至今留得行愿誓,助我精勤法无边。
解说:此式以普贤菩萨行愿誓语为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慎勿放逸。“身、语、意”三者紧密配合,方见功效。
承上势,右、左、右脚依次交叉往左退三步,同时右剑指在右侧随腰摆动由大至小沿顺时针方向划三个圆圈。双手剑指不变,双臂左下右上在胸前交叉,身体向左旋转360度。
①“是”:交叉的双手在胸前打开,体右转90度,右手握拳,拳心朝下置右侧;然后体左转正,用右肘击左掌,念“是”。
②“日”:握拳的右手背下击左掌,念“日”。
③“已”:右膝上提,右手上举,左手掌心击右膝,念“已”。
④“过”:右足后蹬落地,左掌心击右手肘,念“过”。
⑤“命亦随减”:双手向下划弧,经两腋同时向前伸出,念“命亦随减。。
⑥“如少水鱼”:向左后倒腰,双手往左划弧,然后向右前翻掌倒腰,念“如少水鱼”。左脚从前绕至右脚旁:左手插至右腋下。向右旋转360度。
⑦“斯有何乐”:双手平开再合十对鼻尖,指尖转对下,沿胸下至胃腕,提气,双手再由丹田升合至十原位,翻掌呈反合十,指尖转对下,沿胸下至腹。双手合谷穴贴任脉往上擦至咽喉部,双脚尖踮起,念“斯有”;向前翻掌,同时双脚跟下压,念“何乐”。
⑧“大”:左手翻掌在上,右手在下,两手劳宫穴相对,左手掌心对地往下压,右手往上托,与百会穴呈水平状,掌心对天,吸采天气,同时提起右脚向右前迈一步,左脚屈膝后起,左脚向右脚后落步,左手起,右手下;然后慢慢蹲下,以腰带动右手腕旋转180度,指尖朝后,念“大”。
⑨“众”:由蹲式慢慢站立,接做右式、动作同左式,唯左右相反,念“众”。
注意:向下蹲时,呼气;向上站立时吸气。
⑩0“当勤精进”:承上势,由蹲站起。双手食指伸直,拇指与其它三指相掐成手印状;侧身左倒,两臂右外左里交叉。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侧身右倒,同时双手在胸前分开,十指尖对耳。左脚退插右脚后缓缓蹲下;两手右上左下交叉,念“当勤精进。,双耳仔细听双食指尖发出的不同声响。
⑾“如救头燃”:身体慢慢立直,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上步与右脚平。右手摸左臂,双手往下放松,掌心紧贴小腹;弯腰直腿,手掌由上至下横按胫骨至足背。转掌、沿跟腱、承山、委中、环跳、肾俞、从腋下上前,沿两肋、两乳上至咽喉、面部、百会、再将掌转至脑后,双手掌心将两耳蒙紧,十指尖相对横放于脑后。
⑿“慎勿放逸”:掌心紧蒙耳,双手指敲响脑后两次,“咚咚”作声,谓之“鸣天鼓”,念“慎勿”。掌心蒙双耳,紧不透气,双脚尖踮起;猛然双手离开双耳,脚跟落地念“放逸”。
⒀“若人欲了知”,双脚盘膝或右脚在后,作左歇步下蹲;双手慢慢下沉,翻掌,掌心相对,在小腹部以右手食指、中指分别钩住左手食指、中指、拇指朝前,无名指与小指顺手势自然弯曲对劳宫穴,此二指不断抖动,整个手势如同大雁在小腹前飞出飞回,念四次《蒙山施食文》: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现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注:飞出念施食文一遍,飞回把所观意境体会,导引至小腹部,可反复念多次。
⒁“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姿势不变,双手停在小腹前,称圣号,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21次。以一念代万念,要求由杂念→静念→纯念→离念→不念而念→念念不忘。
二十四、收势。
歌诀:脚跟并拢手放松,双臂划弧到顶空,手沿任脉无障碍,身心并练圆满功。
解说:由盘膝或歇步下蹲动作提气(用鼻吸气)缓缓站立,双脚跟并拢,双手放松,手臂下垂于体侧,双手慢慢从体侧由下至上划一道佛光,至百会穴上,两中指尖相对。
双手上提待气吸足后,缓缓将气从口里吐出;同时,两手掌心随吐气而沿任脉下按,至小腹分开,自然放松,置于体侧。
注意:吸气切忌过猛,吐气应均匀细长,中间不能换气,吐气后周身放松,恢复自然呼吸。
练功注意事项
1、注意节制房事,禁止酒后练功。
2、练功的时间、方向、地点不限、室内外空气新鲜处均可。
3、每次练功时间可长可短,20至40分钟不等,可因人因时而异。
4、练功中途若有急事,可以中断练功,不会因此而出偏差。
5、练功必须刻苦,认真做好每个动作,初学者先把动作记热,再配合意念与呼吸。
6、年老体弱多病者作下蹲动作有困难时,不必勉强,意念下蹲动作即可,其效果相同。
7、不要急于求成或只满足于会比划动作,刻苦练习,不厌其烦,持之以恒,配合好意念和呼吸,再仔细领悟其中奥妙,定会出现各种满意的效果。
8、练此功法者,须先熟记歌诀,领会动作要领及佛教的道德观点,以便身心并练、性命双修,达到功医结合、使动作一招一式交待清楚,又做到24式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