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氏禅修入门
凤氏禅修入门
(凤氏这名字,是为区别其他禅修方法刚起的)
云中凤
在打坐前,我们须完成八套瑜伽动作,这个拉开筋脉的时间也就5分钟,然后就可以上座禅修了。此时,有一个关键动作,就是眼睛是半闭还是全闭?对此,笔者是全闭的。笔者也曾尝试过半闭,但感觉尺度掌握不好,也不习惯,虽然理论上半闭眼睛是佛陀的修法,能保持觉识清醒,但如果掌握不好的话,还不如全闭眼睛为好。但是闭眼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容易发生昏沉,甚至坐着就睡着了,那么,用什么方法能有效阻止这种障碍呢?
笔者体验,用呼吸控制法就可有效制止昏沉的出现。修法是这样的:坐下之后,首先要调整坐姿,以坐舒服为益。然后深呼深吸三口气,这三口气要能让自己全身出汗最好,证明你体内的灵热---也就是拙火已经发起。这三口气是这样呼吸的:用鼻子吸尽吸满一口气,然后闭住气,数数,从1数到100,一般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可以不数到100,就用嘴将已经吸入的气全部吐光,稍缓,再如法炮制,总共三口气。然后进入平缓的呼吸状态,将意识专注于人中穴位置,也就是鼻子下面出入息的地方。
首先要告知大家,打坐起始的这三口气,就是藏密所说的宝瓶气,大家在吸入这三口气时,要尽量吸足吸满,呼气时,要尽量吐净吐干,呼气之前要闭气,闭气时,要尽量延长时间。久之,以闭气7-10口为宜,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你明显的变了:精气神充足了,脸色红润了,疾病消失了,身体壮实了,霉运不见了,不惧寒冷了。。。总之好处实在太多了。然后就是在专注于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进入禅修了。不过你又会很快发现,呼吸被忘记了,头脑陷入各种杂念的纷扰之中了。但是不要紧,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你要立即将跑掉的意念拉回到关注呼吸上来,这个意念就是所谓的正念。如此反复训练自己,从1分钟到五分钟不等,以至更长的时间。初始不必坐的时间太长,次数可以多,但时间可以短,一旦出现厌烦心态就立即起坐,如此行持,按古德所说,可保持禅修的兴趣不毁失。还有,就是禅修中的坐姿,一定要脊柱笔直,挺胸平视(闭眼)姿势,头上的百会穴与下身的会阴穴要成一条线,以保证身体内气机的运行通畅。一旦进入禅修,气机是会自动调整坐姿的,笔者每次打坐,都是这么办的,感觉效果很好。
修行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上述修法,是笔者每日必做的内容。笔者的禅修每天共分三次,一次在晚睡前,一次在晨起前,一次在早课后。每次坐前的瑜伽动作均不可免,除非你的气脉已通,身体柔软,坐久了也不会疼痛,是可以免除坐前瑜伽操的。但据笔者观察,起码笔者还没发现这么有坐禅功夫的人,也许笔者福报不够,没有遇上禅修大德吧。。。
以上是笔者所讲的凤氏禅修第一步:入门。请禅修有道者斧正。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